俄罗斯与拉美转型期国家关系的演变_拉美国家论文

俄罗斯与拉美转型期国家关系的演变_拉美国家论文

转型中的俄罗斯与拉美国家关系的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拉美论文,关系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拉丁美洲曾是苏联对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地区,它在那里既有许多政治和经济利益, 又有重要的盟友和贸易伙伴。苏联与拉美国家曾开展过比较密切的联系与交往,也在这 一地区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苏联解体以来,由于其对外政策重点的转移和国内局势 的恶化,俄罗斯对拉美国家实行了冷淡和疏远的政策,使它同拉美国家的关系一度处于 停滞状态。叶利钦执政的中后期,随着俄罗斯外交战略的调整而实行新的拉美政策,俄 拉关系也渐趋活跃。普京执政以来,大力推行维护国家利益的务实外交,调整了俄罗斯 对拉美的政策,使其与拉美的关系有了明显的进展。

一、冷战后俄罗斯对拉美关系的调整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基本上沿袭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对拉美的政策 ,同时又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一度放弃了苏美曾激烈争夺的拉美地区,使它对 拉美的影响几乎丧失殆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对第三世界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决定实行战略收缩,由过去实行的对第三世界国家注重意识形态的激进政策转而采取不强调意识形态、比较注重维护国家利益的务实的外交策略。俄罗斯把对第三世界的政策放在有利于其国内改革和苏美缓和的总方针下予以考虑,试图着重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政治、经贸和文化关系。

面对这一阶段美国的强硬政策和对苏联不利的战略态势,苏联在拉美采取了避免同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而实行战略退却的做法。1987年5月,戈尔巴乔夫在接见墨西哥外长时明确表示,苏联不主张在拉美提出某些激进的做法,不主张破坏历史上业已形成的美国与拉美的经济联系,并公开否认苏联要在拉美发动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阶段,为力求避免在美国力量占优势的拉美地区冒同其发生冲突的风险,苏联有意减少了对其盟友古巴和尼加拉瓜的支持,把同这两国的关系置于苏美缓和的轨道,而只是更多地利用美国的失误,试图削弱美国的影响而扩大自身在拉美的影响。

在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在一段时期内奉行向西方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无意加强对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和交往。这时的俄罗斯正在失去对拉美的兴趣,“致使该地区逐渐淡出其外交视线,走向边缘。”(注:B.M.Давыдов,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на Лат иноамериканск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Внешняя  по литика Ру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992—1999,Московск 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международ ных отномениий,2000,стр.296.)

双方的政治交往、经济交流与合作大为减少,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就俄罗斯方面来讲,“新俄罗斯人”对拉美尤其不感兴趣。忙于同西方国家打交道和进行国内斗争的俄罗斯政治家无意发展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他们只是把拉美地区看成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好玩的”地区。(注:Yuligefu,Russia Neglect Latin America,Miami Pioneer,Augest 7,1995.)到1994年年底为止,俄罗斯领导人尚未访问过拉美。在俄罗 斯看来,此时它可以从欧洲和亚洲进口其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资而不必舍近求远到拉美 化缘。而对那些俄罗斯投资者来说,拉美的地理位置与俄罗斯相距遥远,在拉美进行投 资成本高,收益慢。尽管俄罗斯的远东市场能得益于拉美,但由于缺乏相互了解,直接 交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拉美问题专家所剩无几。在1992~1995年 的3年中,俄罗斯未出版过一本关于拉美的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过去从事拉美经 济和政治问题研究的学者已改为从事更为有利可图的和贸易机会较多的地区(如欧洲、 阿拉伯国家、远东地区等)的研究。而对此时的拉美国家来讲,它们的贸易伙伴(如日本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能向其提供远比俄罗斯所能提供的更 好的贸易条件。尽管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和阿根廷的一些高级官员曾访问过俄罗斯, 但这些访问未能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双方缺乏剩余资金以及对建立 合营企业的前景表示悲观。因此,在这一时期,由于缺乏资金和对拉美不感兴趣,俄罗 斯难以改变其忽视拉美的政策。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与拉美国家能维持较为成功的合作是军事合作。俄罗斯就出售军 火与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进行了谈判,并达成了相关协议。但俄罗斯 与上述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合作水平已大大低于苏联时期,而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军火贸 易、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在拉美国家看来,此时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不稳定,它 们不能将自己的军事利益完全捆绑在像俄罗斯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国家身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古巴的关系的疏远导致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大为削弱,对俄拉关系和俄古关系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俄拉 关系来讲,经贸关系、军事交流与合作的中断使双方都失去了大笔的外汇收入,对双方 的经济发展都不利。此外,俄罗斯对拉美的冷淡也使其失去了对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 上的支持。就俄古关系而言,在经历了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沉重打击后,古巴不仅在 政治上和军事上失去了传统盟友的支持和依托,而且由于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渐趋停止 ,致使它失去了巨额的经济援助和传统市场,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俄古经济联系的中断 不但给古巴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而且也使俄罗斯经济遭受打击。俄罗斯的许多糖厂因古 巴的原料供应不足被迫停工,国内的消费市场也失去了许多廉价的古巴商品。此外,古 巴是前苏联最大的债务国,在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俄罗斯自然无法收回古巴 欠它的约270亿美元的债务。

由于在这一时期俄罗斯采取了冷淡与拉美关系的行动,致使它原来在拉美地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几乎荡然无存。这一现实深深地刺痛了俄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直对此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加强了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批评攻势。与此同时,主张恢复与拉美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外交战略的转变而开始实行“全方位”外交,俄罗斯对其拉美政策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与调整。

二、俄罗斯与拉美关系的新进展

叶利钦总统执政后期,特别是普里马科夫就任外长后,重视恢复和发展俄罗斯与旧盟友的传统友好关系,加大了对拉美的外交力度,俄拉关系改善的进程由此加快。普京执政后,欲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大力推行“全方位”外交,更加重视恢复和发展俄罗斯对拉美等第三世界的传统影响力,俄拉关系进而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一,俄罗斯与拉美关系的改善

苏联解体后的几年内,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向西方倾斜的倾向,结果非但没有达到获得西方援助的初衷,反而使其经受了种种的挫折和屈辱。这时的俄罗斯越来越认识到,要想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其应有的地位,必须保持其对外战略和方针上的 平衡性。俄罗斯一改前期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转而开始实行“全方位”的外 交战略。为解决国内沉积的各种问题,创造条件扩大经济贸易联系,俄罗斯在处理包括 拉美在内的全球事务时变得更加务实。在这一政策原则的指导下,俄罗斯转变了对拉美 国家的态度,从全面收缩变为有条件地积极恢复和发展与拉美国家间的关系。

在政治上,从90年代中期起,俄拉高层互访逐渐增多,双边关系渐趋活跃。1995年10月,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率团相继访问了古巴和哥伦比亚并获得了成功。以此为标志,俄拉关系逐渐走出低谷而向正常化的方向迈进。1996年普里马科夫任外长后公开宣称,拉美是多极世界中一个有影响的地区,俄罗斯要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恢复和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1996年5月19~25日,普里马科夫先后访问了墨西哥、古巴 和委内瑞拉3国。这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外长第一次访问拉美国家,因而颇受世界媒 体的关注。在访问古巴期间,双方发表了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原则的声明。普里马科夫明 确表示俄罗斯在拉美地区优先发展与古巴关系的重要性。在访问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期间 ,双方除表示愿意发展政治和文化关系以外,还着重讨论了关于发展包括高科技领域在 内的经贸和科技合作的问题。俄墨两国签署了在研究与和平利用宇宙空间方面的合作的 协定;俄罗斯与委内瑞拉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俄罗斯首次同拉美国家签署这样的 条约。普里马科夫拉美之行获得了巨大成功,堪称俄拉关系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这次访问不仅为俄拉双方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且是“俄罗斯企图在一向 被称为美国‘后院’的拉美重新发挥积极作用迈出的新的一步”,(注:《俄罗斯和古 巴重新敞开大门》,拉美社哈瓦那1996年5月20日电。)有助于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 在全球的影响力。

1997年11月普里马科夫再赴拉美,相继访问了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古巴。他同中美洲各国及多米尼加的外交部门领导人举行了俄拉关系发展中史无前例 的多边谈判。在访问哥伦比亚期间,普里马科夫还同专程前来波哥大的巴拿马外长举行 了会谈。与此同时,莫斯科也接待了委内瑞拉(1996)、墨西哥(1996)、智利(1997)、哥 伦比亚(1998)、哥斯达黎加(1998)、秘鲁(1999)等国的外交首脑。危地马拉外交部长第 一次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1999),古巴外交部长对莫斯科进行了数次访问(1997年3 月、1999年1月和2000年1月)。(注:B.M.Давыдов,Внешнеполи ти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на Латиноамерика нск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Рус 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992—1999,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 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мениий,2000,стр.307.)此外,阿 根廷总统(1998)、委内瑞拉总统(2001)、巴西总统(2002)也相继访问了莫斯科。(注:《 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第121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江时学主编:《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3(2002~2003)》,第17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的高层互访大大促进了双边关系的恢复和发展。

2000年1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哈瓦那进行了11年来俄罗斯总统对拉美的首次访问。这是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对拉美的首次访问,是俄拉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他的访问无疑对俄古关系和俄拉关系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注:之所以如此,一是俄罗斯(苏联)领导人时隔11年之后对拉美的首次访问,二是涉及的议题包括恢复10年前被中断了的、对俄罗斯和古巴来说都很重要的关系。1989年访问古巴的戈尔巴乔夫是最后一位访问古巴的苏联领导人。普京在动身赴哈瓦那前夕发表声明指出,在后苏联时期中断 同古巴的关系“是历史性的错误,应该尽可能快地把它纠正过来”。(载[俄]罗伊·麦 德维杰夫著:《普京时代——世纪之交的俄罗斯》,第219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访问期间,普京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举行了会谈,双方 就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合作进行了磋商,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交 换了看法。他们重申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好感情和1996年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和古巴 共和国相互关系原则声明》的有效性,并根据会谈结果达成了重要的原则性协议:俄罗 斯与古巴从高水平的关系出发,依靠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的友好感情和相互理解, 准备彼此进一步开展积极合作。两国元首对两国的政治对话和在各方面积极开展的双边 接触所达到的水平表示满意,并强调促进贸易和发展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双方再次谴责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古巴感谢俄罗斯在联大对有关决议所给予古巴的 支持。俄罗斯强调愿意提高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政治对话水平,扩大合作,加强与这 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和一体化组织的协作。普京的这次访问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苏联解体 后,俄罗斯在外交上撤出了古巴和拉美地区,而现在俄罗斯又重新开始关注拉美。普京 的访问标志着“在修复苏联解体后业已冷淡的两国关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是“显示 俄罗斯地位的新外交的开始”,标志着欲“改善与旧同盟国关系的‘普京新外交’的正 式启动”。(注:[日]石乡冈健:《普京的‘等距离’外交正式启动》,载《每日新闻 》2002年12月19日。)普京这次访问是一举多得,它不仅为俄罗斯重塑其拉美外交的新 形象开辟了道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旧盟国恢复关系将显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 的地位,有利于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注:[日]石乡冈健:《普京的‘等距离’ 外交正式启动》,载《每日新闻》2002年12月19日。)将大大增加俄罗斯在与美欧等国 家外交谈判中的砝码。这为俄古、俄拉双方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全面恢 复俄古、俄拉关系铺平了道路。2001年12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了巴西和委内 瑞拉,这是俄拉关系史上的第一次总理出访。

在军事上,俄罗斯对与拉美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强烈的兴趣。从1994年起,俄罗斯积极打入拉美的武器市场,其中向巴西出口价值300多万美元的一批“针”式防空导弹,这是俄罗斯与拉美国家之间最大的一笔武器出口贸易。此后,它对拉美 的武器出口逐年增加。1995年10月,在访问哥伦比亚期间,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 茨同哥伦比亚军方领导人讨论了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问题。1998年8月,俄罗斯重申其 对拉美武器市场的立场,强调不仅通过出售最新式武器,而且通过合资建厂以加强其在 拉美武器市场上的地位。经过不懈努力,迄今为止,俄罗斯已同巴西、哥伦比亚、古巴 、厄瓜多尔、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鲁、阿根廷、智利和委内瑞拉签订了军事合作协定 。它不仅向上述这些国家出售武器,而且还提供武器生产许可证和相应技术。尽管目前 俄罗斯对拉美的武器销售额还不很高,但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向拉美出口武器的世 界第一大国。俄罗斯认为,它对拉美的武器出口前景看好,“对我们来说那是一个非常 有吸引力的地方。”(注:在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于1995年10月10日率团访问 古巴和哥伦比亚之前,俄罗斯武器和技术兵器进出口公司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上述言论。 其实在他访问拉美国家之前,一个俄罗斯军事代表团已访问了古巴和哥伦比亚。与此同 时,巴西军事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这表明,俄罗斯欲恢复原已丢失的拉美武器市场的 阵地。参见《克里姆林宫争夺拉美武器市场》,埃菲社莫斯科1995年10月10日电。)在 访问古巴期间,普京总统表达了俄罗斯愿意同古巴继续进行军事合作的意愿,“莫斯科 和哈瓦那都希望建在古巴洛尔德斯的俄国防部电子侦听中心能继续工作。”(注:《普 京说,俄古未针对第三国结盟,没有理由为俄美关系前景担忧》,俄通社—塔斯社哈瓦 那2000年12月15日俄文电。)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对拉美的武器出口稳中 有升,双方军事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双边军事合作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在经济上,俄拉的经贸合作和科技合作在经历短暂的衰退之后,重新开始得到恢复与发展。其一,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俄罗斯对一些拉美国家的出口结构有所改变。随着经贸关系的发展,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1993~1997年间,俄拉双边贸易额年均增 长30%;1999年贸易额达到近30亿美元。(注:《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参见[俄] 伊·伊万诺夫著:《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第124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 002。)巴西、古巴、阿根廷、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拿马、智利和秘鲁等国是俄罗斯在 拉美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从1998年起,巴西取代古巴成为俄罗斯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 易伙伴,1999年双边贸易额为9.06亿美元,占当年俄拉贸易总额(25亿美元)的36%。随 着俄拉贸易的不断发展,近几年,俄罗斯对一些拉美国家的出口结构有所改变,机器设 备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已达20%~25%,大大高于俄罗斯除独联体以外的出口结构中机器 设备和深加工产品所占的比重(9.6%~9.8%)。其二,科技合作大大加强,并进行了一定 的实业合作。一是俄罗斯同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古巴和秘鲁等拉美国家签署了科技 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的政府机构、科学院、科研中心、科研所、高等院校和私人 公司之间可以直接建立科技联系(包括签署协定、合同和设计方案,互相提供研究资料 、科学仪器和设备,交换学者、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交流科技信息和转让技术等); 二是俄罗斯同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建立了政府间经贸和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专门 负责促进和监督科技合作协议的执行,向有关组织和公司提供技术援助等;三是俄罗斯 同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等国家签署了在宇宙空间方面进行合作的协议。俄罗斯用俄制火 箭帮助巴西和墨西哥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还准备帮助智利发射卫星。俄罗斯同巴西联 合生产小型农用飞机,共同研制超音速战斗机,帮助巴西装备阿尔塔拉宇宙发射场,并 转让一系列技术和资料。俄罗斯向墨西哥提供了航空技术设备,包括24架“米—8MTB” 直升机、4架“米—17”和6架“安—32”飞机。在军工技术领域,俄罗斯同一些拉美国 家进行了合作。其三,建立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开始进行生产合作。吸引外资,建立 合资企业,进行生产合作,是俄拉发展经贸—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1991年,俄罗 斯的24家企业拥有拉美资本,到1994年年初俄资企业增至64家,其中18家为拉美独资企 业。到1997年年初,俄罗斯的80多家企业拥有拉美资本,其中20家属于拉美独资企业。 俄罗斯对拉美国家的主要投资伙伴分别是巴西、古巴、厄瓜多尔、阿根廷和智利,与它 们之间的各个投资项目目前正在落实之中。(注:以上数据引自孙桂荣:《浅析近十年 的俄拉经贸—科技合作关系》,载《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6期第26~27页。)此外, 2003年6月26~28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俄拉贸易洽谈会,俄罗斯200多家企业和拉美100 多家企业和公司的代表与会。这次洽谈会不仅为有关企业签订投资项目提供了良机,也 为消除俄拉之间的贸易障碍、积极进行双边未来的直接贸易创造了条件。(注:Russia- Latin America Business Frum To Gather In Moscow,Promote Trade,Research(http: //english.pravda.ru/diplomatic/2003/06/28/8386.html))

第二,俄罗斯与拉美关系改善的成效

9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不懈努力,俄拉关系基本得到恢复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双边高层互访和外交接触的日益频繁,双方在政治领域和国际问题上的相互支持和 配合日益增多。在解决诸如建立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公正而稳定的世界秩序等方面,俄拉 配合默契,相互支持。此外,在共同维护联合国和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 作用、保持战略稳定、共同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等方面,俄拉之间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 。(注: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要求拉美国家重塑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拉美国家当 今共同的呼声是要求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在众多拉美国家的积极支持下,墨西哥强烈要 求对联合国进行改革:缩小安理会的作用;扩大联大与秘书长的权利;取消大国的“一 票否决权制”;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成员,其中应有拉美国家的代表。对拉美国家 欲成为当今世界正在形成中的多极世界中的中心之一,俄罗斯给予积极支持。这也决定 了它们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以及能在解决这些国际问题的过程中彼此联手。K. Khachaturov,An Emerging Power Center In Latin America,International Affairs, Number 1.1999,pp.5~6.当第55届联大表决由俄罗斯提出的关于维护1972年战略稳定条 约基石的议案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5个国家投了赞成票。其中不仅有墨西哥和哥伦 比亚,还有洪都拉斯、巴拿马和加勒比岛国。俄罗斯对这种支持予以高度评价。载《俄 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第122页。)与此同时,俄罗斯同里约集团的政治接触有 了新的内容。从1997年起,双方在联大期间举行外长定期会晤。俄罗斯与伊比利亚美洲 国家首脑会议建立了外交接触。在与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开展对话和接触、在 俄罗斯获得加勒比国家联盟常设观察员地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目前,俄罗斯在拉美的外交努力集中于一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其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域,活跃经济、文化、教育、人员交往等方面的合作,为开创新世纪的俄拉关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经济上,俄罗斯已恢复同古巴、墨西哥、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政府间的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1998年,俄罗斯与拉美国家建立了经济促进委员会。它的建立为俄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俄拉关系的条法基础得到明显增强。1992~2000年间,双方共签署了140多项文件,其中包括关于相互关系基础与相互协作原则的“新一代”条约与宣言,关于开展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进行文化交流、研究和开发太空方面的合作、打击毒品交易方面的合作的协定,等等。(注:《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参见[俄]伊·伊万诺夫著:《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第121~122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上述文件的签署不仅为加强和扩大俄拉政 治、经贸、科技与军事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它们在21世纪开展新的合作开辟了 广阔的前景。

三、俄拉关系的前景展望

近几年来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俄罗斯要全面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还存在着许 多不利的因素和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一,影响俄拉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俄拉关系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仍然是非常缓慢的。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发挥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作用,是因为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

首先,深受冷战时期苏美对抗而在拉美地区竞相扩张的影响,大多数拉美国家仍对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怀有某种程度的戒心,特别是对俄罗斯欲恢复与古巴的紧密 关系怀有警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拉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此外,随着俄罗斯外交 战略的调整,它虽然把拉美地区列入对外政策的优先地区,“今天的拉丁美洲已成为俄 罗斯制定对外战略和对外经济方针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发展与该地区的关系,是现 代俄罗斯外交实践的重要内容”,(注:B.M.Давыдов,Внешнепол ити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на Латиноамерик анск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Ру 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992—1999,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 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мениий,2000,стр.311.)但在优先 的次序中拉美排在后面,这无疑会影响俄拉关系发展的进程和步伐。普京总统访问古巴 时,尽管一方面强调要大力修改叶利钦政府不重视古巴的外交方针,但另一方面又表示 不再与古巴建立需要提供巨额资金的经济援助关系和军事同盟关系。2001年10月17日, 时隔访问古巴不到1年,普京总统宣布,俄罗斯将关闭设在古巴的洛尔德斯无线电监测站 。这一监测站是苏联在古巴建造的无线电情报中心,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 是俄美关系战略平衡的一部分,而且是普京关于建立全欧和全世界反火箭防卫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抓住与美国改善关系的“机遇”,以节约 军费为由,决定从古巴撤出洛尔德斯无线电监测站。此举引起古巴政府的强烈不满,“ 这是对美国的让步,对古巴安全的严重威胁。”(注:新华社联合国2001年10月18日电。 转引自《古巴共和国官方声明》,载古巴《格拉玛报》2001年10月18日。)

其次,俄罗斯经济实力有限及俄拉之间发展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首先,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由于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下降和国内持续的经济困难,使它对许多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尽管俄罗斯在力图恢复和发展俄拉关系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因受制于自身的经济困境,在许多情况下它只能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如何解决一些拉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债务问题也是摆在双方关系间的一大现实难题。到2000年年底为止,欠俄罗斯债务的拉美国家主要有古巴(270亿美元)、尼加拉瓜(35亿美元)、秘鲁(11亿美元)和乌拉圭(4200万美元)。(注:参见[墨西哥]《对外贸易》1995年3月第45期。)2000年12月普京总统访问古巴前夕,针对古巴希望俄罗斯免除其全部债务的立场,俄罗斯方面明确指出,“莫斯科不会按巴黎俱乐部的标准对债务实行重组,今后也不会在债 务问题上作出让步,这是俄罗斯对所有债务国的立场。”(注:《俄古关系短期内难有突破性进展》,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0年12月13日电。)债务问题是发展俄拉关系 的重大障碍,它将直接影响“俄罗斯在这些国家的投资。”(注:《俄古关系短期内难有突破性进展》,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0年12月13日电。)因此,俄罗斯与拉美国 家的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将因俄方的经济困境以及俄罗斯与一些国家间的债务问题短 期内无法解决而达到较高的水平。再次,国际贸易伙伴的激烈竞争,也将影响俄拉之间 的经济合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急剧收缩了俄拉经济关系。为拓展生存空间,一些拉 美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国际实业伙伴。加拿大、欧盟成员国、中国等国家的一些公司将其 资本先后投入拉美。以古巴为例,1995年,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 、委内瑞拉、巴拿马等30多个国家的公司将其资本投入到古巴,在古巴的对外贸易总额 中,欧盟约占42%,拉美国家占21%,中国占14%,而俄罗斯则占11%~20%。(注:[俄]《 国际生活》1998年第7期。)鉴于俄罗斯目前经济虽有起色,但仍然困难重重,资金短缺 ,外债累累,(注:到2001年为止,俄罗斯的外债为1342亿美元。Washington Post,Aug .14,2002.)竞争力大大下降,加上具体经济部门行动迟缓,俄拉之间的经济合作势必受 到影响。最后,俄拉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远隔重洋。如此遥远的距离,不仅会对双 方的经贸合作产生某种心理障碍,而且会直接影响双方实业界会晤的次数和货物的运输 费用。

最后,来自美国的竞争和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拉美经济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拉美地区日益成为一个广阔的市场,而作为近邻的美国更是首当其冲。为推进本国产品向拉美地区的出口,美国不惜采用政治压力和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1994年4月,巴西陆军的有关部门同俄罗斯鄂木斯克汽车联合公司草签了一项协议,巴方拟购买30辆俄制“T—72”式坦克,每辆价值120万美元,但这笔交易在美国力求保持其传统的军事技术销售市场而施加的压力下没有成交。(注:江时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 报告№3(2002~2003)》,第18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世纪90年代初, 正是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俄罗斯冷淡了同古巴的关系,致使1993年两国的贸易额下降了 3/4,双边的技术合作项目减少了一半以上。此外,拉丁美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距 美国最近处仅90海里的古巴更是美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碰撞的交汇点。近年来, 美国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对古巴经济封锁和制裁的法案,目的在于阻止俄古之间的政 治、经济和军事合作。上述不利因素给俄拉之间的合作与双边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第二,俄拉关系的前景

为保持在全球的大国地位,重新恢复世界大国的影响,俄罗斯必将加快与拉美国家恢复和发展双边关系的步伐。大国传统与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将使俄罗斯并不满足于施展影响于本国疆域之内,而必欲扩展影响于外。(注:冯绍雷、刘靖华、陈乐民:《 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下卷),第216页,三联书店,2000。俄罗斯未来的国 际定位之所以如此,除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之外,俄罗斯辽阔的疆域及在此之上所 形成的俄罗斯人独特的心理禀赋和政治文化是其根源。对俄罗斯未来国际定位的深入研 究可参见该书第214~222页。)“而拉美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利益点,俄罗 斯能够而且必须在拉美找到新的力量支撑点,以巩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阵地。”(注 :B.M.Давыдов,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 ьность на Латиноамериканском направлен ии,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Ру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992—1999,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 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мениий, 2000,стр.312—313.)

从近期看,随着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好转,它将努力扩大同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与拉美国家在有关国际组织中相互协作的力度,积极发展同它们的军事技术合作与交流。同时,积极开展“多重外交”,拓展同拉美国家接触和联系的渠道,以提高俄拉关系的水平。新千年伊始,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巴西副总统和委内瑞拉总统。在APEC会议期间,普京在纽约和上海分别会见了墨西哥、秘鲁和智利的总统。尤其是2000年12月普京对古巴的访问,不仅大大促进了俄古关系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俄拉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俄罗斯外交介入拉美地区的地理范围明显扩大,同过去与俄罗斯完全“隔绝”的国家建立了关系。现在,俄罗斯同拉美地区33个主权国家中的28个国家(加勒比地区的岛国除外)保持着外交关系。

从长期看,一方面,随着新世纪拉美经济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拉美地区日益成为正在形成中的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它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上升。因此,拉美国家在对外政策方面已不再局限于本地区,而是越来越积极地参与解决世界政治问题。在经济方面,拉丁美洲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一些拉美国家在许多指数方面已接近于工业发达国家,其市场对俄罗斯的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况且,俄罗斯与拉美国家在经济上有着明显的互补领域,这种互补性不仅不会使双方成为竞争对手,反而会成为世界市场上的潜在伙伴。在结束军人专制以后,拉美国家积累了建立和巩固国家的权力机制的宝贵经验;拉美同时还是独一无二的市场改革的“试验场”。另一方面,俄罗斯拥有的一些特殊的优势、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政治特权”、第二大军事强国的对外威慑力、对拉美事务的传统影响力等,决定了俄罗斯在拉美地区享有难以忽略的地位。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普京总统的俄罗斯外交表现出很大的活力。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其自身实力的提高和新的更具吸引力与实用性的拉美政策的出台 ,俄罗斯与拉美国家合作与发展的前景无限广阔。

标签:;  ;  ;  ;  ;  ;  ;  ;  ;  ;  ;  ;  

俄罗斯与拉美转型期国家关系的演变_拉美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