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论文_刘鹏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论文_刘鹏

( 成都体育学院 610041)

【摘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本文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解剖病理方面着手,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第三腰椎 横突 应用解剖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有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又称为“腰三横突滑囊炎”、“腰三横突滑膜炎”、“腰三横突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是腰肌筋膜劳损的一种类型,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和爱好较剧烈体育运动者,多系慢性劳损所致。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或腰臀痛,少数病人的疼痛范围波及同侧股部、膝下、腹股沟或腹部,轻者表现为腰部酸困不适,活动受限,重者则卧不安席,翻身及行走困难。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颇多,常见的有中药、针灸、推拿、拔罐、注射疗法、针刀松解及综合治疗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种疗法都存在有效率高、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问题。本文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1、腰椎横突

陶甫[1]等在1981年首次提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对其解剖情况作了详尽描述,第三腰椎位于腰前凸曲线之顶点,是五个椎体的活动中心。其横突最长,它不似第一、二腰椎横突有肋骨保护,也不同于第四、五腰椎横突有骶骨保护,且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尖部有许多与躯干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和筋膜附着,故第三腰椎两侧横突所受的拉应力最大,是腰椎的活动中心,为腰椎屈、伸、侧弯及旋体的枢纽,所受的杠杆作用最大,故最易引起其上所附着的肌肉、肌筋膜损伤,出现出血、无菌性炎症、机化而发生粘连,反复牵拉,压迫刺激临近的腰脊神经后支和软组织而发生腰痛和臀部痛,甚至向大腿后侧至胭窝平面以上扩散。

2、相关的肌肉、筋膜、韧带

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有大小不等的肌肉,刘靖[2]等对45例成人男性L1-5干燥腰椎骨共45套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量,认为横突各方附着的肌肉主要有①前侧的腰大肌、腰方肌②横突之间的横突间肌③横突背侧的竖脊肌④自胸腰筋膜起自L1-4横突的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腰背筋膜中层附着于腰椎横突尖)。

横突间尚有横突间韧带。倪朝民[3]等取10具教学用成年尸体对第三腰椎横突区进行解剖观测,第三腰椎的横突最长最宽,腰背筋膜中层的纤维由外向内交叉聚集,逐渐成束附着于腰椎横突的末端,其中在L3横突末端的附着范围最大,即在第3腰椎横突末端最为集中。第三腰椎横突端在解剖上形成了所谓“肌肉一神经一骨骼的附着交集处”,即“腰方肌和骶棘肌一腰神经支一第三横突端”三者交集一处。

此外,还有肌-肌筋膜相互交界、交叉或重叠[4],也会因受不同方向的肌肉收缩与摩擦发生劳损及退变。刘广杰[5]等在术中见到,病变增厚的筋膜或瘢痕致密组织,用指端扪触筋膜和附着于横突尖部的肌纤维,感到如拉紧的弓弦。倪朝民[6]等在术中见第三腰椎横突末端的组织粘连明显,无法钝性分离,局部组织变性增厚,张力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相关的血管走行

章瑛[7]在尸解时发现腹主动脉在后壁的不同阶段发出四支腰动脉,其中横突前支的主干为横突前动脉,是腰动脉分出的最粗最大的一支。横突前动脉沿着横突的下缘,在横突的前方向外侧伸展,沿途分出许多肌支,并与上、下节段的横突前动脉有吻合。刘广杰[5]、倪朝民[6]等术中发现横突前静脉受到病变增厚的筋膜或瘢痕致密组织挤压,回流受阻,表现为粗大、淤血。

4、相关神经走行

第三腰椎横突末端的软组织前内侧即腰大肌内缘穿出为闭孔神经,外缘穿出自上而下为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股神经;外侧是臀上皮神经。臀上皮神经来源于L1-3脊神经后外侧支,可能还包括部分胸11至腰4的后外侧支[8,9],该神经自L1-L3椎间孔穿出,经横突间韧带骨纤维孔后,以45度角向外下走行于L1-L3横突的背面(其中L2外侧支正好走行为斜行向下外俯卧于腰3横突尖部背面,且并有微小血管伴行),紧贴骨膜经过横突间沟,穿横突间隙向后走行,与伴行的血管一起穿过附着于L1-L4横突之腰背筋膜的深层后,并穿过起于横突的肌肉至其背侧,然后入骶棘肌至其背侧与浅筋膜之间向下走行,在骶棘肌外缘腰三角处穿出腰背浅筋膜,在皮下组织层分为内、中、外三支,跨髂嵴后分布于臀部皮肤,故名为臀上皮神经。根据其全程走行特点,可人为的将其分为[10]六点(出孔点、横突点、入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四段(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并指出,骨表段,即出管点起至入肌点前的一段是后外侧支在横突后面走行的一段,骨纤维管结构,且其所通过的骨面有纤维束固定,故最易发生卡压,同样神经穿越骼嵴骨纤维管的入臀点也是骨纤维管道,易发生卡压。当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出现炎症、筋膜增厚、挛缩、瘢痕后,刺激挤压穿过其间的脊神经后外侧支及伴行的血管,出现脊神经后外侧支刺激症,特别表现在上述易卡压处。

5、小结

腰肌不发达及腰三横突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本病多见于瘦高体型的人。慢性劳损则是该病的主要外因。 由于第3腰椎椎体是腰椎前凸的顶部,横突最长,又处于腰部的活动中心,是躯体活动的枢纽,作为杠杆所受的作用力最大,横突尖部附着的肌肉、韧带、腱膜等所受到的拉力、摩擦力也最大,尤其是腰背筋膜中层的纤维由外向内交叉聚集逐渐成束的附着于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腰部活动频繁,人体扛提重物等,用力时,腹肌紧张,腹压增高,以及久坐、久站、长时间不良的弯腰姿势等都可使腰三横突尖部承受的作用力进一步加大,超出了承受的能力,即可导致横突尖部附着的软组织轻微的撕裂损伤,使局部产生炎性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 这些改变可导致周围肌肉紧张、肌痉挛等保护性反应,刺激或压迫穿过周围软组织的神经和血管,特别是臀上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陶甫,李墨.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华骨科杂志,1981,1(1):3.

[2] 刘靖,张春瑞,姚震等.腰椎横突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正骨,2005,17 (2):23-24.

[3] 倪朝民,赵翱,何娟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与解剖学关系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2,27 (1) : 1-13.

[4]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1684.

[5] 刘广杰,林发雄,吴南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机理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83,3: 265-267.

[6J倪朝民,何娟娟,赵翱.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1998,11 (2):23-24.

[7] 章瑛.横突前动脉与松解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J].颈腰痛杂志,2001,22 (2):101-102.

[8] 苗华,严麟书,黄恭康.腰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意义[J].解剖学报,1984,15 (1):19-21.

[9] 黄枢,刘建民,臀上皮神经的解剖与损伤[[J].解剖学杂志,1994,17 (2)102-105.

[10] 柳登顺,张剑赤主编.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第二版)[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0: 296-297.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