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探索分析论文_薛迎春1 刘春芸2

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探索分析论文_薛迎春1 刘春芸2

(1.江苏省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省 南通市 226000;

2.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 武汉市43000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体验式教育和教育学发展之间的联系,阐明现代体验式教育的理念,着重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理论探索;实践分析

中国具有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这包含人与自然的丰富的依赖关系,体验式活动的与生俱来即与自然有着共生共荣的特点。体验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观点,即非常重视正确的实践,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实践,发表,总结,应用,提升的学习循环过程。

一、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为了征服大自然,探索火种,学习石器制作,并且教育下一代如何向大自然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种群和部落命运是否延续发展的大事。人与自然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实践和互动的发展史。

二、我国古代思想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守仁等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结当时的教育经验,提出来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主张。主要有:第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第二,诗书礼乐春秋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主张学思结合,文以载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深造自得的学习方法,还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第三,在思想道德方面,提出了长善救失,防微杜渐,潜移默化,立志力行,内省慎独,去私解蔽,意志锻炼等方法。第四,提倡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躬行践履的教学观点。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朔到孔子。他的贡献有: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教育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最早提出了各自的教育观点和主张。

三、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他号召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扩大学校学习学科的门类和内容,普及初等教育。他认为人首先通过观察事物本身,从事物的来源去获得知识,所以教育应该从实际实际事物开始。如果没有实际事物,可利用代替物。

四、在18-19世纪,西方出现了许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名著,如英国洛克的《教育漫画》,法国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最早以教育学命名专著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他的主要观点是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手段,教育是教学的目的。

五、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教育学发展的多样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英国斯宾塞在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他倡导实科教育,并在教育学研究上坚持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观点:要赋予教育学真正科学的性质。所谓教育科学,实质上是把教育学当做教育技术加以研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实验和观察,研究结果所形成的教育学,是理论假设转化为技术和操作模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以杜威为倡导者的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现代体验式教育法提倡渊源始于此。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他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尤其,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因此,对于大学生和成年人来说,对此做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教育和培养对象的发展。杜威的体验式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经验和教育》,《教育哲学》,《经验和自然》这三部著作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以教育学家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学的主张,他主张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发展创造力为核心,以形成独立的个性为归宿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强调意义学习;无结构教学及其特殊的教学方法等。

我国台湾探索教育实践家蔡局泽先生在其著作《探索教育活动学校》一书中主要阐述了中学生体验式教育的相关活动课程,培养对象和知识范围稍有局限。北京大学钱永健教授在《拓展训练》对主要的教育形式作了一定的探讨,肯定了体验式教育的优点,尤其对组织员工而言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系统性方面只是侧重于教育形式和户外运动的结合。

体验式教育进入中国26年,由萌芽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无数的企事业从业者从中受益,体现了这门学科的高度实践性。现代体验式教育融合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包含了,笃行、观察、做中学,学中做,创新等等这样的理念,也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工程力学,诸多方面的专业内容。从实践研究看,一是体验式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学思想一脉相承。二是体验式教育很强调实践的环境。三是体验式教育的效果在特定环境中有着事半功倍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基于体验式教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J].王晓伟.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8)

[2]体验式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曾泽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

[3]教育个性化思潮视野下创新型大学生的培育探究[J].尹庆永,李少奇.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04)

[4]基于体验式教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J].王晓伟.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8)

[5]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范方仕,罗娅.教育与职业.2013(08).

论文作者:薛迎春1 刘春芸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探索分析论文_薛迎春1 刘春芸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