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鲍现清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鲍现清

摘要:为了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在2014年我国的教育部指出了核心素养概念与各个学科要相结合,形成一种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的特色体现,不仅是学生探究历史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史料实证素养能够培养要求学生区别史料类型、辨析史料的价值、解读史料信息,从中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及利用史料论证历史,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是学科核心素养,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育部将史料实证素养纳入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中,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品质,是一个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学科中的其他素养一样,主要是借助历史课堂所获得的。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把自身教学经验与和介绍史料实证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这对于学生提高史料实证素养至关重要。

一、解读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

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核心素养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在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史料实证素养能够让学生从多角度获取的史料中进行辨析,利用确切性的史料知识重现历史的真实性。这个过程中强调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关键,要求学生广泛收集、整理辨析相关的史料,归纳总结出史料背后所包含的客观规律。因此,史料实证素养不光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思维理解能力,更是学生理解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必要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利于再现历史情节,顺应了学科的德育教育并认识了历史结论的来源,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了历史课堂。

二、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一)采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既是学生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学校历史课程的实践者,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就必须从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进行出发。首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自己主动的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也能提高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其次,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渗透了许多史料的教学元素,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因此教师自身需要有较高的史学素养,能够深入的挖掘教材,选择合适的史料,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最后,要求教师在选用史料时,要选择并使用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典型性的史料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二)运用最新颖的史料知识,引发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

在教育界,有一种称为“变换刺激”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引发学习者的注意力,因为作为一名学生,对于新鲜、有趣、鲜活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合理、有趣、新颖的历史材料,方便更好的引发高中学生史料分析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的教材中,历史教学容量有限,因此史料的呈现相对而言简单,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历史教师应当结合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史料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学习史料的资源更加丰富。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收集相关的图片、歌曲和视频,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实证分析,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一种新奇活跃的氛围下保持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有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解读史料

课堂提问对于班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提高注意力的方式,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之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帮助高中生的学习,提出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导生生互动,在交流合作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应当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探索热情,并关注问题的难度梯度,防止问题由于过难或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探索兴趣,在一步步引导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比如,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的课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设计出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思维的问题串。通过对问题串的解答和补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史料实证思想。

(四)引导学生自主搜索史料

当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搜寻史料,在自主搜集过程之中,学生通过自身学习的历史知识,对史料可以进行辨析和考证,进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证实素养。

(五)解读史料,分析问题

真正的想要提升学生的史料证实素养,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史料的解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更好的分析并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对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对史料的理解,简单的提取历史信息,以史为鉴,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的解读,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结束语:

史料实证素养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进一步改革高中历史教育思维的现实需求和大势所趋。对于许多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适时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意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在不断的分析史料的过程中,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参考文献:

[1]何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74-75.

[2]方萱.乡土历史资源与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融合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

[3]赵斌.基于关键词教学法的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以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为例[J].新校园:中旬刊,2018(3):129-130.

论文作者:鲍现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鲍现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