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态语言——从设计史看形态语言中的心理因素

产品形态语言——从设计史看形态语言中的心理因素

蒋侃[1]2003年在《产品形态语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有人类的语言,动物也有动物的语言。我们可以认为产品也有产品的语言。产品的形态就是产品与使用者进行交流的语言。产品形态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包含了3个环节:第一个是设计师把他的设计思考反映在产品的形态里,传达产品的个性特征和产品的精神内涵,发挥形态语言感性魅力;第二个则是单纯的产品形态属性,也就是产品形态语言的载体;第叁个则是消费者在使用时对设计师想传达的设计理念的一种认知,对设计师通过产品的形态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的理解和反馈。对第一和第叁个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产品的形态这种特殊的语言。从设计史中的福特主义,流线型运动,美国商业主义,国际式样,有机设计,后巴洛克风格,达达主义等来分析产品形态语言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可以给今天的产品设计一些有益的借鉴。

曾文雄[2]2010年在《翻译的文化参与》文中研究说明翻译研究实质上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并出现了多种研究途径,但它们普遍强调翻译的文化层面及翻译语境在其中的作用,且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试图将翻译研究这两个普遍层面结合起来,基于翻译认知语境的互文顺应视角,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认知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翻译的文化因子及其与翻译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和合文化思想及中西翻译的文化资本与文化融合策略,进而开展文化翻译理论的建构。论文首先阐明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对翻译的文化和文化翻译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对本文议题的核心概念“翻译认知语境”及“互文顺应视角”进行了解释,综述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途径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指出应将翻译的文化层面和语境层面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并从翻译认知语境的互文顺应视角出发考察翻译的文化现象。落实在具体的理论框架上,建构了互文顺应与选择的文化翻译模式。这个模式由主体间、客体间及主客体间的互文关系层组成,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翻译伦理在其中的功能。文化翻译正是交际者在这些互文关系的基础上作出顺应性翻译选择的结果。同时,论文综合语言、文化和语境等层面,辩证重构翻译认知语境视角的维度,旨在从多元的互文间性与“和合”文化观的综合视角考察翻译的文化现象,包括翻译的文化、语言、策略及素材等层面上的翻译选择。在互文顺应的文化翻译模式中,翻译言内认知语境的视角倾向于从微观层面出发,考察语篇层面上的文化因子及其与篇外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互文关系,对语篇的意义、意图及意识形态等元素进行阐释,并实施互文顺应性的建构,继而探索从词义再到句子以至语篇层面的文化现象及其互文顺应再现的一些规律;最后探究文本间的文化认知距离与翻译视角转换与选择的关系。以上研究均基于实例分析与描写。结果发现,翻译语篇的各个层面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等特征,语篇的互文顺应性构建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与外部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这有助于把握翻译背后的文化本质及其运作的一些规律,以及翻译交际者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翻译言外认知语境的互文顺应视角倾向于从宏观的层面出发分析翻译的社会文化性以及翻译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选择关系,并以文化语境、心理语境、社交语境和多维动态语境作为研究的视角。从文化语境出发,以梁启超和周氏兄弟的翻译为例,考察译者与文化语境之间的互文关系,探索翻译素材与文化翻译策略选择背后的动机。从心理语境出发,分析交际者尤其是译者的文化心理与文化建构的互文性,从认知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层面分析翻译素材、翻译策略、文化取向与审美取向等翻译选择的动因。从社交语境出发,通过译例从交际、心理及文化等多维层面分析社交文化的翻译。同时,分析文化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认同及文化改造,提出以和合文化原则处理翻译的文化融合。结果表明,翻译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上的文化因子,而且要注重其社会文化性;互文顺应视角促使文化翻译及民族间的文化交往走向和谐的基础与保证。研究者大力呼吁关注翻译中的多元文化、文化异质、文化资本运作以及文化间的文化融合等问题。论文以中西翻译的文化融合与文化资本的操作为出发点,首先探索从中国佛经翻译到近现代翻译活动中体现的文化翻译策略、文化资本及其操作形式,解释这些翻译操作的动机及影响,进而在这些层面开展中西比较研究,发掘具有特色的文化翻译观以及处理翻译“它者”存在的出路。接着,论文分析了中西译学的哲学理论及翻译中的“和合”思想,提出以“和合”文化观作为和合文化翻译学构建的哲学基础。论文指出,互文顺应视角是实现“和合”文化翻译及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关键途径,可以升华至和合文化翻译学框架的建构,成为文化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最后,论文指出,翻译认知语境的互文顺应视角凸显了翻译的文化精神及其人文性与社会性;基于这个视角而建立的和合文化翻译学能够指导翻译这个媒介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实施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结语部分概述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价值、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孙琳[3]2012年在《场域—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文中研究说明出场学是关于场域研究的学说,指涉历史出场者所处的历史语境与思想符号之间辩证关系,囊括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历史哲学、行动哲学、道德哲学、竞争哲学等方面。我们须从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的叁个过程及其重新出场与循环着手,才能对场域的“打开”方式和“反思”意识进行合理性透视。叁个“打开”方式和循环的“反思”意识带来了出场学场域对思与史的辩证关系的双重梳理,因而出场学场域摒弃了以往所有在场的形而上学观念缺陷,是交往实践视阂中的具有“正在生成”特征的,通过“不断出场”来秉持“永恒在场”的,在现实基础上对面向未来的生命律动与价值取向进行深入探索的历史建构论。出场学的意义论与方法论密切相关,在诸多方法论中,笔者选取认识论方法和现象学方法两种对立的却对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深远影响的方法论,对认识论的批判反思论与现象学的生命意义论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用扬弃的方法提取两种原本对立的方法论的精华,从而在广义认识论原理的方法论基础上对出场学场域论的轮廓进行架构。因此在两大场域的叁个“打开”过程中需以此两种基础方法论为红线,才能顺利打破学科壁垒,开启文史哲的场域对话,准确把握历史语境与符号思想的辩证关系。本论文共分为四篇来详述场域问题,前叁篇是对两种场域的叁个“打开”过程的分析,第一篇主要分析的是两种场域的形塑问题,选取了在符号学与历史哲学方面具有“正在生成”特色的形塑观念的两个代表人物:关于符号实践场域的形塑环节以早期罗兰·巴特为代表;关于历史实践场域的形塑环节以伽达默尔为代表,并说明他们还只是形塑过程,未到达历史建构的原因。其中也要意识到认识论方法与现象学方法在两大场域形塑过程中如何被运用的问题。此外,本篇还用出场学场域的视角对叙述主义历史哲学进行分析,指出历史场域与符号场域的一种交叉关系。第二篇是关于场域传播-社会化过程的探索。由于历史建构包括了人们活动的真实舞台的全部内容的结构,因而场域传播-社会化不如说历史传承和横向传播两个向度。历史传承向度侧重历时空性,即时间传播;横向传播侧重共时空性,即空间传播。在时间传播-异化批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在空间传播-异化批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列斐伏尔。因此在此篇中选取鲍德里亚作为历史传承的切入点,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作为横向传播的切入点,结合认识论方法与现象学方法来对社会化与异化问题予以阐明。在第叁篇中,笔者对场域的解码环节进行梳理。笔者梳理了解释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对象的变革,并梳理符号场域与历史场域解码的各自的意义论走向及其相互缠绕与相互交织性。为了厘清叙述脉络,笔者分别对符号场域的解码与历史场域的解码进行分析,指明解释学由于共同缺点——在场的形而上学性、内主观意识性、唯心史观等,以表明解释学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原因,其间仍要注意两大方法论在解码篇中起作用的方式。最后一篇以马克思与布尔迪厄的场域观为参照点,得出了出场学场域的十大要义,在前叁篇形塑、传播、解码的基础上厘清了出场学场域的深层意义。在此篇章中,我首先以出场学场域的视阂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五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而后以微观社会学视角透视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场域理论;最后以微观补充宏观,在叁种场域观念的比较对话中将出场学场域十论提取出来。此十论也具有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于:填补了国内符号实践意义论与历史实践意义论研究的空白,在思与史的辩证关系上对实践的意义论与历史的建构论进行了系统性整理与探索;厘清了两种场域的交往实践的“打开”本质;阐明了广义认识论原理指导下正确地进入思与史的辩证循环的重要性;分析了场域“打开”的叁个阶段——形塑、传播、解码及其反思循环过程;区分了两种对立的方法论——认识论方法与现象学方法在两种不同场域和叁个“打开”阶段的不同作用;挖掘了在叁个“打开”过程中蕴藏着的出场意义的“显隐互转”、权力话语的“敞开”与“遮蔽”、社会道德炼金术等现象的发生机制所在;阐述了在叁个“打开”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学科,如符号学、语言学、历史(哲)学、解释学、社会学等,指明了这些学科走向马克思出场学的必然性;揭露了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发生机制及异化的原因所在;开启了文史哲的场域对话。

刘炜[4]2014年在《语境论视域中的技术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然而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外围的探讨上,溢美之辞或口诛笔伐无助于技术与人的和谐发展。从语境论的视角对技术设计的过程进行研究,关注技术设计中的多重异质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技术物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阐释技术系统复杂动力机制及其演进过程,揭示不断变化的语境对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语境的角度分析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人与自然实践关系的方式之一。技术设计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基于对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利用,以技术手段来创建、控制、应用、改造人工自然系统和生产技术人工物,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合理生活方式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中,技术设计不仅需要进行技术试验,还需要经过社会化的检验,在实验和检验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在不断的试错中改进设计。即使在扩散和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特定的社会语境和用户需求进行再设计,以满足具体的需求。从技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看,如果我们将以前称之为革命时期的阶段放大,就会发现很多技术革命并不那么具有革命性,倒是更具有进化的特征。之所以能用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技术设计,就在于技术设计与生物进化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具有相似性。继承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子辈在结构或者功能方面与父辈某种相似。技术设计与生物的进化一样,方向是多维的,是环境决定了进化的方向,而这种方向就是在结构上不断复杂化,功能上不断复合化,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从进化论的视角分析技术设计,并不是要否定和排除设计者在其中的作用,相反,正是由于设计者的作用,技术设计的进化才得以成立。就单个具体的技术设计而言,设计者的主导作用是明显的,但就整个人类的技术设计而言,进化才是其发展的样式。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与人类相伴而成的,技术设计也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存在的,语境是技术的现实存在场域。然而语境所包含的内容异常丰富,既有客观的时空因素,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还有个体的气质、个性、心理等主观因素。在技术设计的过程中,语境是内在于技术设计的外在关联域。技术设计是为了满足特定语境的需求,在本质上属于对特定语境的适应,优越的技术设计往往是那些能够适应语境的方案,而不单单取决于设计方案的技术优越性或对设计方案的盲目支持。将技术设计放在语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为真实揭示技术设计活动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提供了新路径。因为语境的视角能够更加客观真实的描述技术的设计的实践过程,更加准确的揭示技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史看,技术设计长期充当着手段的角色,始终是企业盈利的工具,刺激着人们潜在的欲望,诱发了人们畸形的幸福观和生活方式,成为了不可持续发展的帮手。在可持续发展的当前语境中,技术设计需要做出调整才能承担起它应该承担的角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将技术设计的“以消费为本”、“以利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向“可持续技术设计”的方向发展。可持续技术设计并非以技术物为设计目标,而是提倡整合技术物及其生产和相关服务,以形成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满足人类特定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技术设计”不仅是对技术物生产和使用环境的设计,也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设计,这对设计者的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设计者在对待“可持续”问题上,要跳出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设计“解决方案”,并通过成果传播和推广可持续的价值观,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设计形式、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设计观念的根本变革,反映的是更为深刻的时代背景。

兰翠芹[5]2016年在《发展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提出“工业设计的标准”工作概念及思考符合当下国情的“工业设计标准”推动战略,通过针对工业设计标准的技术属性与文化属性等基本理论的梳理与阐述,指出阻碍当下我国实施工业设计标准战略的现实矛盾,并以家电行业的设计标准实践为例,探索构建立足于我国发展需求及现实条件的工业设计标准化推广路径及技术方案,以深化及完善我国工业设计战略的实施与结构层次。有关“工业设计标准”的定义研究、属性研究以及技术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创新课题,将其与工业设计发展战略组合、作整体性的思考更是事关工业设计发展的道路、方向及其社会贡献的重大挑战。有关工业设计标准化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开始,缺乏相关课题研究资料及可参照的经验样本,因此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原始性价值。在现有的条件之下,本文尽可能汲取国际同行工作成果,结合本人在国内组织、主持或参与家电产品的相关研究项目与研发实践,对上述工业设计标准问题在理论及实践两个维度上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对“作为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标准技术及其战略选择”问题做了初步的归纳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结合未来实践的创新思路研究,基本完成达到预定的研究设想。本文一至六章各部分分别从以下角度展开讨论:第一章“导论”部分,是有关“研究背景”及“研究必要性”、“基本概念”及“关键词”、“工业设计标准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技术方案”等相关内容的探讨与说明;第二章集中讨论“工业设计标准化理论概述”;第叁章集中讨论“工业设计标准战略选择基本内涵与属性”;第四章集中讨论“构建工业设计标准的理论方法”;第五章集中讨论“构建工业设计标准的技术方案”;第六章进一步提出“工业设计标准实施的政策建议”等。相关典型案例的比较可以帮助说明工业设计标准对于工业设计产业的价值以及有效实施工业设计标准的策略和方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由笔者亲自主持的、我国第一份工业设计国家标准文件《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工业设计评价规则》研究案例的完成,该案例的结项意味着我国工业设计标准化进程的新开端;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工业设计标准促进工业产品有用性提高以及通过推动评价体系的实用促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有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李晓雪[6]2016年在《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文中指出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叁大地方风格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岭南园林历史文献与园林实物留存都相对较少,加上自然灾害、城市化发展等原因带来的破坏,岭南园林在今天留存的数量、规模以及保护利用情况都无法与其辉煌时期相比。近些年来,在岭南园林遗产的保护修缮与当代园林建设工程中,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地域特色缺失,好的工匠难寻,施工质量粗劣等问题日益突显,岭南园林面临非常严峻的保护与传承危机。本研究主要采用园林史学与园林设计研究方法、历史学口述历史法,结合文化遗产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活态遗产角度探讨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问题。认清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现状,以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标准评估岭南园林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明确岭南园林在中国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定位,理清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明晰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关键内容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并提出适合岭南园林遗产特点的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一)从文化遗产价值视野,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级标准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参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原则与价值标准,评估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基于遗产价值,将研究重点关注于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二)从造园技艺的主客体关系角度,岭南传统造园技艺是通过匠艺主体实现的一种兼具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和民俗性的技艺过程,其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于匠艺主体。本研究以口述历史研究方法,真实记录岭南园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的传承现状与工匠的生存现状,理清岭南园林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传统造园技艺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的提出建立数据基础。(叁)从活态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视为随时代发展的活态遗产,避免静态的、仅限于物的关注。本研究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放置在当下城市历史环境之中,从岭南当代造园实践之中探索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关于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原则性建议:首先,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要从历史的、静态保护转变为对文化多样性的、动态保护,强调岭南园林从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活态保护,关键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应尽快启动关于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工匠体系的系统性调查与研究,从而找到保护传承的核心问题。其次,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地域文化遗产,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摆脱地域身份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将岭南地域文化遗产价值更为广泛地传播。再次,在营造地域城市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在城市整体格局的关键区域从延续文脉角度进行当代造园实践。造园实践能为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匠艺主体提供技艺展示与提升的实践机会,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能在活态发展中实现岭南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最后,树立整体性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与城市文脉延续、城市格局保护、城市环境优化紧密联动,将岭南园林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当代城市生活紧密结合,建构起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从园林本体-人-环境的联动系统。

瞿洁云[7]2017年在《以民间故事为线索的景区视觉系统构建》文中提出国内每年持续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一方面让游客拥有更多出行选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旅游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随着如今文化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兴起,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独具自身文化特色的城市景区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每个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都各有不同,因此在提取文化资源时需要着重考虑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如当地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景区旅游品牌建设关系到景区未来的整体发展,而一个景区的视觉系统构建是其旅游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景区整体视觉形象的主要呈现载体。规划设计一套具有高识别性和高文化性的景区视觉系统对景区乃至城市整体的品牌形象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也是让品牌能在一众文化类旅游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好办法。杭州西湖景区是我国5A级旅游胜地,自身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旅游品牌形象和景区视觉系统,但通过调查发现西湖景区虽以人文湖自居,而实地景观依然以自然山水为主,文化对大众的输出较为有限,且展示方式都比较传统。西湖民间故事是杭州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杭州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以西湖民间故事为文化线索和视觉设计来源,针对西湖景区景观特色进行景区视觉系统构建的设计方法研究,并融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方法和传播手段,使西湖景区的视觉系统设计理论更加完善和整体。此外,本文还从旅游产业和城市旅游品牌的分析研究入手,针对西湖景区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类别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民间故事的视觉设计表现手法,并结合视觉系统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构造出一套适合杭州旅游品牌发展的品牌设计体系,同时也为其他同类文化型景区的视觉系统和旅游品牌构建提供了一定的设计研究思路。

杨悦铭[8]2016年在《凉感面料二次再造的形态创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料的二次再造设计逐渐成为服装设计的一个新的突破点,设计师在进行二次再造设计前,应该明确面料或织物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然后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同时考虑面料的功能性和服装设计的结合也是提高服装产品的附加值的方法。现在所做的服装形态创新设计应以符合服装面料健康和环保的特点,力图将具有功能性的凉感面料在外观款式上区别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凉感衣”款式的单一性和模式化,从而更适用与服装成品设计,满足现代新时尚女性之穿搭需求。在本文中,通过凉感衣的背景开始研究凉感面料的意义;通过了解“凉感面料”的功能性原理,进而阐述凉感面料二次再造设计的市场经济价值;并运用各种符合常规或者打破常规的手段、色彩变化、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术的制作工艺与立体形态设计等处理方法进行凉感面料的二次再造,使服装成品设计的着装效果来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在做凉感服装系列作品时就力图通过新型的凉感面料和旧有的天然真丝的结合使用,运用添加设计和数字化技术在面料上做重新建构,赋予服装功能性的同时,将凉感面料的再造创新与款式设计创新完美结合起来,开拓了服装面料涉及的凉感纤维范围与形态变化空间。通过作品设计实践研究凉感面料的功能性特点可以作为卖点,创造流行;凉感面料经过二次设计后,提高服装的视觉审美性,可以适用于更多的流行服饰风格;现在的社会提倡个性化发展,服装设计只有打破思想局限,符合时代性,就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起销售热潮。所以,具有功能性的凉感面料和经过二次再造设计相结合的高级服装设计是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产物。这也是未来服装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加速中国的服装产业、设计产业的前进步伐。

王旭[9]2015年在《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建筑教育之前,建筑教育经历了中世纪师徒传授的行会制和巴黎美术学院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两个阶段。针对工业革命浪潮而涌现的机械化大生产所产生一系列关于艺术与工业化的问题,莫里斯和拉斯金发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推动并影响了格罗皮乌斯成立包豪斯,从此开启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历程。从1919年包豪斯成立至今,西方现代建筑经历了以包豪斯为起源、以德州骑警为转折再到AA建筑联盟实现建筑教育逆袭叁个阶段。论文以原始资料收集整理为基础,具体分析这叁个阶段中以包豪斯、新包豪斯、乌尔姆、德州骑警、库柏联盟和AA建筑联盟这六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通过对这六所高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整理分析,反思建筑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出建筑教育先后经历了中世纪行会、包豪斯及AA建筑联盟的实践派教育模式和巴黎美术学院、德州骑警的学院派教育模式,总体上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建筑教育将呈现出以实践派为主兼顾学院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现代建筑教育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将现代建筑教育分为基本素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两个部分,提出我国当前建筑教育可依据学生就业方向和个人兴趣分为执业建筑师培养、前卫建筑师培养以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等不同培养模式,并在本科阶段强调分层化和研究生阶段强调专业化的多元培养模式。此外,结合德、美、英叁国的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将注册认证制度作为高校执业建筑师培养成果的检验,有效促进建筑教育的积极发展。从模型材料的真实性和实践制度的完善性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实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总之,结合我国建筑教育现状,以史为鉴,总结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对我国当今建筑教育的启示。

李硕[10]2015年在《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有着悠久而光辉的造船与航海历史,在世界造船与航海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古代船舶形式繁多,功能齐全,从独木舟的发明到巨型海船的创制,从内河航行到穿越印度洋的壮举,都表明中国船舶在水上活动的历程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从现有的研究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在船舶机械学、动力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甚少在古船的形式与工艺、形式与功能、形式与审美、形式与文化等领域来阐释中国古船,因此作者希望从本学科设计学的视角及思维出发以中国古代船舶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会有更好的创新意义。笔者也希望能突破以往古船研究的局限性,在本专业所掌握的知识下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内在的艺术潜质和价值,力图通过详实的资料和合理的论证来探寻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其艺术价值突出显现。本文将通过中国古代船舶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形式演变规律进行重新梳理与诠释,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分析法、图表演示法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逐层探析和论述:一、理清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和整理。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从设计学的角度入手,采用多学科的互证方法,如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美学等展开深入研究,尽量全面搜集考古、文献、绘画中出现的各类资料,借助相关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尽可能还原船舶的原始形态,从形式结构、功能特征、工艺技术以及审美文化来发掘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二、重新领悟中国古代船舶形式设计美感所在,以及传统工艺中艺术特征的表现形式,争取突破以往通史研究方法的局限,深入到历史背景、文化命脉中去,明确其艺术形式在设计艺术中的主要地位和存在的历史价值。叁、争取努力在本文中做到形式与工艺、形式与功能、形式与审美、形式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证,来深入论证其艺术形式和造物思想,为船舶形式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观点。研究中国古代船舶的形式发展,可以更好的从设计学的角度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造船理念的思想和精髓,重视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更好的了解艺术设计史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 产品形态语言[D]. 蒋侃. 中国美术学院. 2003

[2]. 翻译的文化参与[D]. 曾文雄.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 场域—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D]. 孙琳. 苏州大学. 2012

[4]. 语境论视域中的技术设计研究[D]. 刘炜. 东北大学. 2014

[5]. 发展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D]. 兰翠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6]. 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 李晓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7]. 以民间故事为线索的景区视觉系统构建[D]. 瞿洁云. 江南大学. 2017

[8]. 凉感面料二次再造的形态创新设计研究[D]. 杨悦铭. 东北电力大学. 2016

[9]. 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D]. 王旭. 天津大学. 2015

[10]. 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D]. 李硕. 武汉理工大学. 2015

标签:;  ;  ;  ;  ;  ;  

产品形态语言——从设计史看形态语言中的心理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