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变化论文_张琳

张 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团医院 843301

【摘 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2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溶栓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心肌酶谱变化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都顺利痊愈出院,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K-MB与cTnT含量都明显都低于治疗前,都恢复到正常值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谱异常,溶栓治疗能有效逆转这一情况,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心肌酶谱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危害很大,多发生于老年人,有比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1】。在诊断中,心肌酶谱的变化被认为是早期发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指标【2】。其中心肌酶(CK-MB)一直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金标准,近年来发现心肌肌钙蛋白I(cTnT)是心肌损伤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3】。在治疗中,溶栓治疗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可降低病死率并改善生存者的心功能。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2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纳入标准:符合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年龄70岁以下;无溶栓禁忌证且知情同意。其中男165例,女13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59.23±15.24岁;心功能II级134例,心功能III级156例,心功能Ⅳ级10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溶栓治疗,溶栓前血尿常规、血凝4项、心电图检测。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首次8 mg,2min内静脉注射,后以40mg于100 ml生理盐水中60min内静脉滴入。所有患者溶栓前给予肝素5 000U静脉注射,48h后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用5天。同时所有患者给予常规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在治疗前后的当日清晨采取静脉血3-5ml,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CK-MB使用连续监测法进行检测,其正常值<25ng/dl。血清cTnT的检测采用全血肝素抗凝法检测其正常值<O.03ng/dl。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由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都顺利痊愈出院,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K-MB与cTnT含量都明显都低于治疗前,都恢复到正常值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K-MB与cTnT含量对比(ng/dl,x±s)

3 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有比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多,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4】。当前在治疗中,多选择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但是任何疾病的最好治疗方法是预防,特别是早期发现脏器损伤尤为重要【5】。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心肌酶谱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T)等。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CK-MB能释放到血液中,造成CK-MB值升高。cTnI已被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首选生化指标,是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最好的确定标志物,也是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因子【6】。不过也有研究显示CK-MB可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故而特异性较差。当cTnT呈阳性时,表明有心肌损伤,其特异性超过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7】。本文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都顺利痊愈出院,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K-MB与cTnT含量都明显都低于治疗前,都恢复到正常值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谱异常,溶栓治疗能有效逆转这一情况,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Elrifai AM,Bailes E,Shih SR,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rdiac of acute subarachoid hemorrhage in dogs[J].Stroke,2008,27(2):737-742.

[2]余雄军.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41例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13):153-154.

[3]哈海枫.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5(12):75-77.

[4]张嘉宁,张海柱,罗进光.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2):143-146.

[5]刘杏花.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1):7-8.

[6]王卫.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必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9(13):122-123.

[7]关建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35(12):34-35.

论文作者:张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4

标签:;  ;  ;  ;  ;  ;  ;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变化论文_张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