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秀燕

南安市医院传染科 福建南安 362300

【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并按单号、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上比较,两组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增高,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临床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护理干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

脑梗塞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危害性极大,致残、致死率高,患者经过治疗后虽能够缓解病情,但常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生活[1]。实施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不过常规护理作用并不明显,故而探讨更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关键。我院通过作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并按单号、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53~80岁,平均(67.4±3.6)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57~76岁,平均(67.2±3.1)岁。90例患者均无意识障碍、无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具有均衡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防治、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常规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及家属普及脑梗塞相关知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认知,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②通过让患者练习洗漱、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技能,加强肢体功能的活动锻炼,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每日定时给予患者按摩,每日给予患者肢体按摩2~3次,促进患肢淋巴和血液循环,同时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防止长期局部压迫导致压疮发生;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锻炼,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可先给予患者被动活动四肢等锻炼,在获得进展后可根据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训练,根据情况逐步增加难度与活动时间;③指导患者进行嘴唇张合、舌头伸缩等训练,引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同时知道患者进行吹蜡烛、吹纸等训练,以提高患者控制气息、引导气流的能力,在病房内张贴醒目的训练卡片,叮嘱患者反复练习,并嘱咐患者家属协助患者交流练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语言功能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评价,包括自发谈话、复述、阅读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语言功能恢复越好。肢体功能主要采取肢体功能评价量表(FMA)进行评分观察,,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一切数据经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检验,P<0.05提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上比较,两组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增高,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s,分)

3讨论

脑梗塞作为严重的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上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常会出现语言功能、肢体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情况,该类情况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若护理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还会导致其发展成为永久性残疾,因此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的关键所在[2]。

过去临床认为脑梗死患者应多卧床休息,而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护理不会使疾病进展加快,还能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同时康复护理越早开始越好[3]。相关资料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质,因此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组织恢复过程中有着功能重建的可能,因此通过早期康复锻炼能促进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4]。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来说,其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更弱,重塑性更差,且常伴有其他疾病,而尽早进行康复锻炼能够使脑细胞可塑性扩大[5]。

本研究通过分组对比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印证了早期护理干预的显著优势,是促进患者有效康复的重要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临床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贺嘉,王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2):16-17.

[2]揣松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5):27-29.

[3]赵红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55-1757.

[4]李梦.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22):225-226.

[5]罗易珠.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269-269.

论文作者:李秀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秀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