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文化意义_友谊论文

“朋友”的文化意义_友谊论文

“朋友”的文化含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含义论文,朋友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汉语的“朋友”与英语的“friend”是人们公认的对应词,同样,汉语的“友谊”与英语的“friendship”之间的意义对应关系也毋庸置疑。然而,一旦离开外语教学环境,置身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这两对词在汉英两种文化的人们头脑中有时产生的是不同的心理图景。

旅居美国的中国留学人员发现,双方在“朋友”的定义、交友的必要条件、友谊的表现形式、友谊的衡量标准、友谊的心理距离以及友谊的交换观念和交换形式等问题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而这些差异常常导致文化隔阂甚至文化冲突。

透过交友原则的文化差异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汉语的“朋友”和英语的“friend”两个词语文化涵义的差异:

(1)对“朋友”涵义的理解和择友的标准不同。 现代中国朋友之间注重志趣的相投和交情的深厚。交友的标准是人的品性、美德和成就。英文化的“friend”则是具有共同喜好,愿意轻松自在地在一起活动的“伙伴”。择友的标准是外在的风度、社交的能力和创造轻松愉快的共欢气氛的本领。所以,汉英两种文化的人相互交往中常常会发生对“朋友”涵义理解的矛盾。

(2)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不同。汉文化是群体文化, 友谊是一种相互信任和彼此关切的友好感情关系,朋友之间无话不谈,无所隐瞒。英文化是个体文化,友谊是不同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共同活动但互不干涉个人自由的伙伴关系,友谊关系不能侵犯个体独立,朋友之间个人隐私必须得到维护。汉文化的友情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相互了解和感情培养的过程,而且感情关系的亲疏和友情历史的长短又决定着友谊关系的不同层次。所以,真正的友情一旦建立,就会持续长久。英文化的伙伴关系多数建立于不同的工作和活动的环境之中,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要求,也不必深入了解和严格选择,朋友范围可以相当广泛。这种关系可以随着活动的开始而始,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终。这就是西方的“泛爱”在社交关系中的表现。所以,汉英两种文化的人相互交往中就会产生对友谊关系的认识和期待的分歧。

(3)交际方式的不同。友情关系重内在的相互信任和情感沟通,相互之间不在意共同参加活动的多寡,注重的是实际关心和帮助以及不受约束地来往和不分彼此地共处。伙伴关系重外在共同活动的兴趣和共享话题的交谈,看重的是共同参与的活动、广泛交谈的话题和随意融洽的相互称呼。两种文化的人相处中不仅会对交际方式互不适应,还会产生价值观念的文化冲突。

(4)朋友之间的要求不同。群体文化的朋友应当不分彼此, 来往自由,相互帮助,彼此依靠,亲密朋友之间还根据需要相互承担一定的义务,甚至还会同富贵,共患难;个体文化的朋友之间互无所求,也互不承担义务,交往也必须相互约定。两种文化的人相互交往中就会产生相互关切与个人自主的冲突。

词语的交际意义和文化背景意义不是割裂的。词语的文化涵义与语言概念意义也不是分离的。透过对汉英文化交友习俗的对比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汉语的“朋友”与英语的“friend”、汉语的“友谊”与英语的“friendship”的文化涵义对应情况,也可深入了解汉英这两个词定义背后的深刻含义:“朋友”意为“彼此有交情的人”,重在“交情”,而“friend”意为“具有共同感受、喜好和看法,愿意在一起的人”,重在共同的兴趣和在一起相处的愿望。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朋友”与“friend”之间既有相互喜爱和愿意在一起相处的共同之处,更有文化内涵意义多种差别的“貌合神离”的地方。

标签:;  

“朋友”的文化意义_友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