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农产品的“72变”_抹茶论文

看日本农产品的“72变”_抹茶论文

看日本农产品“七十二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农产品论文,七十二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至今,让农产品升值增效的深加工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我们的农产品市场一不缺技术,二不缺设备,三不缺资金,唯一缺乏的或许是农产品研发的想象力……”长期从事中日经济技术交流的专家周冬霖说。

      在日本,梨,不仅用来当水果吃,还可以做成很多种糕点,甚至做成几十种菜肴;柑橘,除用于制作饮料、果冻外,还可能制作成乳酸菌浓缩汁、十几种糕点、几十种清洁类日常洗涤及美容产品。还有葛粉、柿子、生姜……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水果、蔬菜,在日本人手中怎么就能够摇身一变,成为那么多精美实用的畅销产品呢?

      的确,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把原材料通过深加工,开发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

      一个柿子,可以有一百多种吃法

      柿子,是我们熟悉的水果。在柿子鲜果中化验的20种营养成分中,有两种和苹果相等,有12种高于苹果。在我国,稍有生产规模的柿子产地,也只有8个省区约50个县市,农业部已将柿子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加以重视。目前,全世界每年鲜柿果总产量大约400万吨,我国占其中80%,约产32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然而,最近10多年来,因为卖不出好价钱,几乎每年都能听到各地农民宁愿让“柿子挂在树上烂掉也无人采摘”的新闻。另外,我国柿果大都是涩柿子,脱涩后10天左右不吃掉,就会变质腐烂。柿果保鲜期的“短板”,严重影响了柿子储存和运输流通半径。

      目前,我国柿子的主要加工产品,是传统的柿饼。也有做柿子醋之类的其他产品,因为没有形成产品优势,也就谈不上市场。

      在邻国日本,柿子却是另一番状况。据介绍,日本柿子产量排名全球第三,年产约20万吨,甜柿占大部分。日本柿子不仅在品种改良上,取得了长达半年多的鲜果保鲜销售优势,更重要的是,以柿子为主要原料或辅助材料、为题材的深加工产品,以及衍生产品,达到100多种!

      比如,食品类包括风味柿果糕点、腌渍品、保健饮品、柿子宴席等产品系列,日用品类包括柿涩染织的纺织品、比较高级的染发美发产品、美容护肤产品及杀菌、消毒、防虫、除臭产品,柿子文化产品包括图文出版物、卡通动漫造型、工艺品系列、美术品系列等。

      一撮茶叶,不仅可冲泡还可吃掉

      在我国,茶叶主要用开水冲泡。然而,有一种颠覆性的观念在业内已成共识:据科学测定,开水“冲泡”茶叶,茶叶里丰富的营养成分能溶于水中的大约占30%,另有70%的有效营养成分,都被当作“茶叶渣”扔掉了!

      完整继承中国宋代“吃茶”传统的日本抹茶,就是沿袭了“吃茶”的方式,100%完整享用茶叶营养。这或许应该是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长寿大国的秘密之一。

      抹茶,并不等于绿茶粉。国际市场上使用“抹茶”二字有严格限定,凡不是天然石墨碾磨的不得称作抹茶,凡是没有使用抹茶原料的产品绝对不允许使用“抹茶”二字。

      而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抹茶和绿茶粉颇有些鱼龙混杂。绿茶粉和抹茶,不仅仅是享用习惯和营养摄入上有很大差别,从经济效益上讲,价格相差也在十几倍以上。

      抹茶不仅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近年在欧美等国家也大受欢迎,从而带来日本抹茶出口量连年翻番。

      一片生姜,不仅仅限于只做调料

      生姜作为食材和药材,大家都非常熟悉。在中国古代,有20多部医疗典籍,都记录了它的药用和食用功效。可多年来,中国人食用生姜,主要作为烹饪调味料,糖盐腌渍不多,其他姜制品就更少见了。

      日本人自古也有吃生姜的习惯,人们日常生活也都离不开生姜。

      有厂商针对大量年轻时髦女性美丽“冻”人的需要投其所好,为她们生产出随身携带装有生姜粉末的袖珍容器(像口红笔),外出喝茶、喝咖啡、就餐喝汤等,都能自己做主,随时加入生姜。就是这家做“口红式姜粉笔”的很小的公司,一个产品去年销售额就高达人民币3000多万元。

      除生产销售各种口味的生姜饮品之外,日本餐饮行业也积极开发出一系列生姜食谱;保健品行业开发了生姜保健品及“生姜减肥”服务项目;日用品行业开发了有生姜成分的生发液、洗发水及其他护肤日用品十几种……

      农产品深加工产学研大构架

      周冬霖说,日本诸多农林产品深加工研发的过程,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那就是在市场机制下,实现“产、学、研”完美结合的架构。

      产业界——农民遵守行规,认真生产安全放心无添加的原料产品,提供鲜食品和腌渍类初加工产品;由农业生产协同组合(行业协会或合作社),面向批发市场保证大宗商品销售;同时,委托相应专业科研机构进行产品研发、科学知识普及。

      学术界——通过进行大量科学实验和分析论证,发表科研成果,逐步把实验室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化。此外,通过利用多种传媒渠道,面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推介产品对人体营养和身体保健的好处,从学术文化和科研角度,引导人们对可食用产品科学知识的认识了解。

      研究界——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点,站在提升生活品质的角度,以便捷消费的立场,匠心独具,挖空心思研发出各种不同的产品,如果蔬类农产品从日常料理烹饪,到花样翻新的各种食谱;从各种饮料糕点食品,到日常生活系列用品,几乎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企业界——食品加工厂使用优质原料,利用科学研究机构在技术领域里的研发成果,组织产品生产,向市场提供各种成品商品。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  ;  ;  ;  ;  ;  ;  

看日本农产品的“72变”_抹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