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创设自动化小队提升小学生自治能力论文_倪静

浅析如何创设自动化小队提升小学生自治能力论文_倪静

(广西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543002)

摘要:小学六年级是迈向青少年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自治能力显得格外的重要,创设自动化小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律意识,锻炼和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个性自由的发展、正确思想的认知以及建设校园良好的学风氛围。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培育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一部分,教师之间要相互探讨与指导学生自治的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身处于主动地位不是处于被动的服从,使学生更加的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小学生自治;自动化小队;提升自治能力;方法策略

小学六年级正处于人生第三个叛逆期的开始时期,正处在儿童走向青少年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存在情绪容易不稳定、思想不成熟、个性的发展较为明显等逆反心理,他们的独立意识有所增强,有着强烈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针对学生成长的各种问题,教师需要转变管理学生的教育理念,不以教师的高姿态和权力束缚学生的天性,积极的指导学生的自治活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以爱指引学生,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相信他们具备自治的能力。

一、小学生自治能力存在的现状

小学六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间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个性的自由发展让他们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上课有不受约束吃零食、看课外书、玩玩具;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不高;心理充斥着各种的烦恼,没有合理控制情绪的意识,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在学习上总是找各种的借口推脱;取笑同学、做恶作剧时有发生;值日生工作不负责,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早操眼操需要老师的监督等状况,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弱,过分的依赖老师。基于这个现状,需要老师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正确且适当的对他们进行引导,老师若是放任不理,则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创设自动化小队提升小学生自治能力的策略

1.科学合理的划分自动化小队

教师在成立自动化小队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环境与交际关系等,不能让小队的划分流于形式,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各小队的人数也可不必硬性要求相同,可随小队的安排进行座位的安排。让学生树立团体的意识,唤起学生的自治的意识,锻炼和培养了他们自主管理与监督的能力能力,制约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性,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教师在安排好了自动化小队之后,可组织学生对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反思,让学生把自身的不足写在小纸条上,教师可与学生单独交谈后达成协议,帮助学生慢慢改掉自身的不足,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我的规范与监督。

2.尊重学生的意愿,选举小队长

在划分好自动化小队之后,教师可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团队的荣誉就是他们自身的努力所创造的,只有树立团体观念,才能让他们不仅从学习上还有生活上,在各个小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之后,可选举自动化小队队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过多的干涉,教师不可直接选定小队队长,给予学生自行推举小队长的权利,让小队的内部成员进行讨论,选出他们心目中有能力担当这一职位的同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或是让竞选小队队长的学生上台演讲,让学生了解竞选小队队长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情况之后,通过民主选举选出适宜的小队队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的选举意识较薄弱,小队队长的选举不可当儿戏,他是小队秩序与活动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小队长不仅仅是成绩上的优秀,还要具备有强烈的责任心与奉献的精神。

3.对自动化化小队进行明确的分工

小队要落实“人人有岗位,个个担责任”的基本要求,避免小队中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滥用权限,规定每个学生只能担任一项管理职务,注意学生在自治出现的不良行为,有能力的学生容易深陷权力的纠纷之中,没有能力的学生消极懒惰。小队队长是队伍的核心,主要履行管理的职责,工作要认真负责,要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给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小队里可安排负责学习、行为监督等方面的职务。学习方面:检查本小队成员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其学习任务的完成,小队成员可相互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行为监督方面:关注本小队的课堂纪律及卫生情况,观察各成员课堂上不良的行为,并及时提醒其纠正。

小队队伍更成员相互监督,各司其职,发现自身群体存在的问题,自行讨论解决方案,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在小队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他人,明确团队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发挥小队自治的能力的最大效益。

4.开展多样的自动化小队活动

教师在创建自动化小队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培养创造力的机会,开展多样的团体活动,开展自动化小队活动给予学生们创造力发展的空间。创设自动化小队,能让各学生对小队的事务亲力亲为,例如:特意的为小队构建一个意义深重的队名,自编独一无二曲调的队歌,为小队亲手设计队徽等,各自动化小队内进行人员分工并开展活动,共同组织多样丰富有趣的小队活动。小队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丰富了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培养自治能力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事务的实际能力,让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不断的培养独立自律意识,让他们身上充满着这个时期的灵动的精神面貌

全班各小队的队名争奇斗艳,各显光芒,之中充斥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童趣,为班级增添别样的光彩。例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一班(121班)中队有支小队定名为“ 喜洋洋”队,队员分享队名的含义是,代表我们拥有像“喜羊羊”一样的机智 ,总能用智慧化解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问题,用智慧帮助他人,用智慧探索世界上未知的事物,用“喜洋洋”般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而“向日葵”则代表着这个小队活泼阳光,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面对学习上的困不轻易的放弃。通过富含童趣的队名,能够感受到学生们在小队中寄托的美好愿望,也展现着学生们时时刻刻跳动着的创造力。

【结论】

教师创设自动化小队是学生培养自治能力的第一步,为学生搭建合适且丰富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自治的兴趣,为学生的自治能力创造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的能力,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小队相互监督和相互合作共同纠正。教师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小队中的秩序,让在学生开展小队活动的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治意识,让学生自治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

论文作者:倪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创设自动化小队提升小学生自治能力论文_倪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