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扬,李华龙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扬,李华龙

青岛平建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700

摘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能形成内部大空间的建筑平面布置。但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出现梁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不够、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当等问题,对工程质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分析施工设计规范要求,寻求相应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满足较高设计标准的功能结构类型、高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并非易事。总而言之,设计者在设计工作中要本着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以此来减少设计出现的问题。简单来讲,钢材、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在—般建筑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设计建筑框架结构时,要求设计者要遵守相关规定和设计标准等一系列的要求;结构设计之初,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能力是结构设计人员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使用环境、气象条件、抗震要求等也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根据上述因素以及满足工艺使用运行下的荷载,利用PKPMSATWE、ETABS、理正结构工具箱、迈达斯等计算软件的一种对建筑结构进行见面建模计算。当然,除上述的条件外,混凝土结构耐腐蚀性、耐久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承载力也是设计人员优先考虑的一环,国内超过九成以上的建筑行业都会考虑在不同的混凝土工程情况时,严格依照混凝土的建筑工程的负荷承载相关规范进行分类计算。而不同情况下计算出的数值也会有相关人员进行整合,最后在选择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数值时,根据计算出来的混凝土承载情况来选择的。倘若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数值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数值,调整整体构建的结构或者截面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分析

结合大量的工程实例得知,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相比较来讲,钢筋混凝土结的稳定性与承载力较为突出,建筑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2.1施工工序比较复杂,自工程项目施工初期的作业材料准备到后续的施工与养护,其施工工序特别的复杂,对施工作业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

2.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容易破损,在一些建设规模特别大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若采用的作业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环节存在违规操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较多裂缝。

2.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易变性特点,因为临时承载系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相同的荷载,若荷载过大,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显著变化。

2.4钢筋混凝土结构易出现碳化现象,外界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出现化学反应,在施工环节,二氧化碳会进入到混凝土的内部,出现严重的碳化现象。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碳化现象,同时会伴有收缩现象,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裂缝。

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3.1 结构布置的科学控制

作为最为重要的工程设计环境,结构布置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根据刚度的对称与均匀效果目标,来降低结构设计的扭矩与偏心。此外,还应控制结构的高跨比,来降低水平荷载的侧移影响进而实现柱网与层高规划的统一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满足结构基本的设计功能需求后,应尽可能地简化柱与梁的设计,来促进化工厂房建设的可持续运行使用效果。

3.2结构受力分析优化

设计人员应采用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设计程序进行计算控制,即通过模拟框架结构的受力过程,来保证框架结构层高、跨度以及横截面大小的计算水平。此过程,框架结构设计人员还应注重结构作用的安全稳定性控制,即不仅要满足结构作用的刚度与稳定性要求,还要强化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框架结构合理性控制

此过程,采用的设计技术有直接设计、间接设计。直接设计是指,考虑到化工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目标,应对存在问题局限的部位进行直接的设计改进。如在进行混凝土的置换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使设计技术的运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来说,与增加截面积的设计方法相似。对于湿作业法使用时间较长的问题,应通过延误施工进度,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效果不受影响。

当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不够,设计人员应将直接设计方法运用于存在严重缺陷的加工部位。此外,还可采用粘贴纤维增强塑料设计法,来保证结构作用的安全可靠性。当结构的耐腐蚀性与耐潮湿性良好,且结构自重较低,就不会增加框架结构的重量,进而提高设计控制的合理性。对于维修管理的便捷性控制,应通过保证结构设计的性能。此过程,还可进行专门的防火处理,以避免化工厂房独特的生产建设过程对工程带来安全威胁。

而间接设计,设计人员则应采用预应力水平拉杆,来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科学合理性。当新增外部荷载与预应力的情况下,拉杆内部会产生轴向拉力,并传递至构件,以产生偏心受压作用。此情况下,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构件运行的安全效果目标,还能避免外荷载索盘带来的弯矩影响,进而减少外荷载效应。如此,就可有效增加化工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构件的综合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当新项目设计过渡至既有工程改造加固时,应注重整体加固与重要节点的加固设计。即从框架结构设计的整体性出发,在优化结构传力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刚度、岩性的控制效果,继而提升整个化工厂房工程建设的设计水平。

4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人类对自然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加,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也进一步地加快,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来看,地震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虽然政府大力加强抗震预震工作,但效果依然不理想。地震属于突发情况比较多的自然灾害,产生的破坏力大,波及范围广,对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必须加强抗震性能,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比如预应力加固法,此法可以改变混凝土内力分布,降低原结构的应力水平。因此,多数大型的混凝土构建都使用了这种方法来加固框架结构,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当然,建筑的结构布置以及楼盖也会多少地影响建筑防震功能。而使用同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小这一问题对建筑防震功能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柱长度的计算把控,把控柱长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对穿层柱增加配筋等处理措施,增加穿层柱的强度会导致实际结构的地震响应与计算模型产生较大的改变,而且人为的进行增加配筋等处理措施,会导致实际结构的地震响应与计算模型产生较大的改变,应当引起重视。框架梁截面问题,框架结构中电梯井壁设计问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比如在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时,要确切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旦出现建筑结构的布局不规律,要马上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合理地改动,并采取果断措施重新安排。

综上所述,要想得到优质的结构设计结果,合理的结构布置、灵活的设计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要做好抗震构造措施把控,进而保证设计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乔金丽,丁冬,任泽民,王晓伟,孟秋杰,凌霄霄.防屈曲约束支撑对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增强作用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49(16):112-119.

[2]洪成,罗操,刘凯,黎起胜.新型粘弹性阻尼器在既有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38(03):41-45+96.

[3]孙传智,李爱群,缪长青,乔燕,左工.应变率效应对600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35(02):165-170.

[4]张令心,柴光旭.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9,41(05):64-68.

[5]朱昔平,刘威.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与其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J].广东建材,2019,35(04):54-56+59.

论文作者:孙扬,李华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扬,李华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