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战略问题_农业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战略问题_农业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战略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发展论文,两个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略,是对较长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谋略或筹划。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在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问题,就是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问题。

一、乡镇企业发展问题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经过自己艰苦努力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从国家来讲,动员和组织农户自身经济力量来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业生产,并借助于农户兼业化这一环节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可以避免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过程中发生的农村人口在务工和务农比较利益诱导下盲目向大中城市涌进而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所以,中国的乡镇企业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缩小城乡、工农差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大力发展中国乡镇企业,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产权要实现明晰化

乡镇企业产权关系的界定,(1)要合理界定财产权性质。即通过法律规范来有效保护乡镇企业财产权的归属性质,做到既能有效保护终极所有权资产的保值增殖,又能有效推进法人财产权的健康、稳定和长期增长。现在在广东等地区创造出来的股份制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是清晰的,资产是属社团性质。乡镇企业究竟选择股份制,还是社团制发展形式,应由生产经营者自己选择。(2)合理界定财产权主体。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合理界定财产权主体,必须塑出代表农村集体经济中全体农户独立自主行使财产权的资产管理机构,改变以往那种由行政部门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明确法人财产权主体,促使乡镇企业财产权独立化,拥有法人资格。(3)合理界定财产权客体。财产权客体是指法定主体所占有的对象。财产权客体的合理界定,实际就是要明确法定主体公有对象是实物形态的资产,还是价格形态的资产;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以及所占有资产的数量界限。(4)合理界定财产权实现方式。现代公司法人制度使自然人企业制度下的财产权裂变为原始财产权和法人财产权,它们又以股权、债权、物权等形式存在。因此,乡镇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就需要通过法律形式界定财产权的实现方式,准确无误地确定原始所有者和法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管理要实现现代化

自然经济通常被称之为田园风光,即没有竞争压力的“世外桃源”。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那些体现自然经济特征的组织管理方式,必然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要求相悖。所以必须用市场经济竞争关系,割断自然经济的血缘关系,使乡镇企业的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迈进。(1)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2)要消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应充分利用经济利益原则,把劳动成果与经济收益挂钩,打破固定工资的“铁饭碗”,消除奖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3)实施管理法制化。要注重抓企业内部法律监督机构建设,要舍得花钱买平安,依靠法律管理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3.产品要实现高科技化

乡镇企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以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发展自己是必然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就逐渐丧失,甚至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产品走向高科技化,是乡镇企业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途径。现代技术产业的开发变得难度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有高强度的技术投资力度和科技群体协作才会有较大的成效。许多乡镇企业在依靠科技发展起来、在形成规模以后,坚持科技投入与生产投入同等重要的发展战略,要注重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高科技项目的开发、生产,增加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走向繁荣,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应建立有效的科技开发保证体系。建立了一套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体系,重视把劳动密集性生产手段改造成技术密集性生产手段,将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相结合,把新的装备、工艺、方法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去。(2)应实现科研生产一体。乡镇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攀亲”、“联姻”,可以使生产与科研成为一个母体上的“双胞胎”。可以采取将一些科研单位并入集团,或自己创办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联合组成技术性开发集团或行业开发中心;委托科研单位搞项目,培训有关人才,这样就可以使生产依靠科研不断提高档次,增加资本积累。反过来,资本积累又为科研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形成良性循环。(3)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本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出发,更多地注意按照行业生产体系的要求,来规划科技开发项目,一个群体同时开发,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势头。

4.经营要实现集团化

许多人认为乡镇企业的优势是“船小好掉头”,能够在夹缝里求生存。事实上船小不好掉头,在市场渐趋成熟以后的大风大浪竞争中,“小船”更容易翻船。它们一遇风险或政策变动,就会朝不保夕。因此,直到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处于规模小、档次低的水平上,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必须实现规模经营,走集团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因这种经营方式对于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提高规模效益等方面都显示了特有的作用。具体说有6个方面的优越性:(1)可以有效地实行行业管理,开创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新局面,减少同行业企业之间,为了各自利益,内耗行为的发生,使劳力、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2)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增强企业对市场冲击的抗争能力。(3)可以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单个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到资金、设备与人才等限制,无力承担“高、精、尖”产品的开发、试制和生产,实行集团化经营可以把分散的技术力量集中起来,成立专门开发机构,开发各种新产品,同时指导企业开发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加速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4)可以强化调控能力。集团化经营实行统一决策与归口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本地区的实际,统一制定本地区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合理安排工业发展布局,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个地区重复建厂、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低技术繁衍的不良倾向,使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5)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络与协作。

5.人才要实现高素质化

实现人才高素质化:(1)要积极培训自己的人才。要舍得花钱培养自己的人才,通过选派职工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创办技术学校等形式,对那些能工巧匠们进行文化补习和科技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档次。(2)要积极吸引社会人才。乡镇企业要迅速发展,仅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在质量上也不能实现高素质化。所以,要依靠多种优厚条件,吸收各种社会人才运用各种方式为乡镇企业发展服务。特别是本籍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人才,抓住他们振兴家乡的心理特点,为本地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各种经济、技术服务。这种“花钱买人才”比“花钱育人才”更节约时间,经济效益更大。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转变”问题

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唯一出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农业化向工业化、农村化向城市化的两个转变问题。

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极为光辉的一页,并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推动人类历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同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相比,已显得落后了。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而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因此,从上一个世纪中叶到本世纪的现在,由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而走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几乎是全世界大变革的轴心,哪一个国家能摆脱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而走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哪一个国家就会摆脱贫穷与落后而走向现代化文明。中国正是在全世界由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而转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过程中落伍了,其他国家早在上一世纪与本世纪初已完成的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转变,我们现在还未完成。

世界上各个国家由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都各有特点。例如,美国靠农业集约化经营与城市大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而完成了由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转化,日本靠城市大工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与对农业的极度扶持与保护而实现了农业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完成了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转化。中国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农业文明与农村文明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转化?我们认为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必须把农业经济转向农村经济,二是必须把农村村落转为小村镇。

1.把农业经济转变为农村经济

所谓农业经济,就是指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经济,也就是产业划分中的第一产业。所谓农村经济,就是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内的农村中进行的经济活动,通俗的讲法叫农工商贸一体化。中国农村单靠发展农业经济是实现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当然更实现不了现代城市文明。人们有句口头禅,叫做无工商不富,这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化由于走了一条工业城市化、人口农村化、企业国有化的道路,因而带来了4大难题;一是西方国家工业化后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只占总劳力的5%左右,英国占2%,美国占3%,德国占4%,而我国农业劳力却占总劳力的74%;像我国这么多人从事农业,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其结果当然是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5%左右,而我国占79%。人口压力无疑会造成农业与农村的贫穷。三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我国由于工业化没有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相反地农村人口大量增加,耕地减少,劳动力能种植的耕地减少,农民生存条件不断恶化,从而不可能靠农业经济走向工业与城市文明。四是现代工业发达国家,随着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城乡差别消失,或正在逐步缩小。而我国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先进的城市,落后的农村;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业。落后的农业不可能促进农村的现代文明。

从理论上说单靠农业经济不能实现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出路只能是农村经济,即在搞种植业的同时发展工业及商贸与服务等。中国农民在贫穷的实践中认识到了没有工业及商贸与服务是富不起来的,农村的贫穷是摆脱不了的,现代文明是实现不了的。因此,必须使广大农民坚决地走上把农业经济转变为农村经济之路,在搞好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及商贸、服务等产业,使自己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

2.把农村村落转变为小村镇

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城市文明,不可能通过把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途径而实现。而且西方经济发展表明,这种途径也并不是好办法。现代城市人口过密及其“城市病”,使得大城市必须以小城镇发展来弥补大城市过度密集化所带来的缺陷及负作用。因此,中国的思路只能是将农村村落转向小城镇,从而实现农村向城市文明的迈进。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化水平是该国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在国土面积和自然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工商业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世界人口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是共同的,但是,实现人口城市化的方式则是千差万别的,世界发达国家是农民破产,进入城市,成为工业劳动后备军。中国不能走这条路。中国靠国家拿钱办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国家安置一个农村人口需2.5万元。农村3.3亿农民进城,一个带一个,就会有6.6亿人口要进城,现在城市人口已有2.1亿,再进去那么多人,即使城市规模扩大3倍,也难以容纳。因此,中国城市化只有靠农民自己去创造;即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中国既要实现城市工业化,又要实现农村工业化,不是走人口城市化道路,而是走农村城市化道路。

标签:;  ;  ;  ;  ;  ;  ;  ;  ;  ;  ;  

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战略问题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