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机制的实践与探讨论文_彭泽其

广西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机制的实践与探讨论文_彭泽其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广西 贺州 542899

摘 要:围绕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激励机制的建设,近几年,广西中东部的两所中职学校,在中职学校通过因材施教,开展技能大赛、校企合作,与高职院校相挂钩的3+2或2+3的办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技能大赛 激励机制 职业生涯 学习能力 校企合作

一、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办学形式也日益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广西通过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以及资源的整合和布局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改变了广西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落后的状况。

然而,通过这几年的调查发现,广西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着与当前中职发展大好形势不相称的一些共性问题:自我国体制改制以来,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有少数是初中未毕业学生和社会青年,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的表现普遍存在基础差、素质差等现象,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学习上缺乏主动性,逃课、旷课现象严重,考试作弊累见不鲜,所有这些因素也影响到了中职学校发展和生存的危机,因此,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机制已刻不容缓,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二、切合实际建立多种有效激励机制提高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

2010年以来,作者通过跟踪和调查广西梧州农校、广西玉林农校两个学校的数控专业学生的生源来源情况和学情分析,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原因的有:学生原有的基础差跟不上学习进度以致于丧失对学习的信心;迷恋网络、手机成瘾无心学习;老师讲课学生听不懂;早恋无心学习;家庭困难负担过重,无心学习;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针对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多年来,广西梧州农校以学校数控机械制造专业为试点,开展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机制的实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1.建立学生个性化档案,有效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习自主性

现代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就业为导向,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岗位教育,其办学目的就是为企业社会不同岗位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因此我们中职的人才培训,不但要加强学生的技术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职业生涯规划,考虑其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过去,在传统中职教育中,中职学校很多只是片面的强调技能训练,没有很好考虑其能力训练,在其往后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适应新岗位需要,特别是在个性化鲜明的现代社会,尤其是我们中职学校学生的个性化更加明显。因此,中职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既要加强技能操作培训,更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优化现有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知识,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活生存、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适应社会,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围绕因材施教,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针对数控专业,学校成立以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小组,分别找学生谈话,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个性化分析,做好每一个职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专门化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能力分别选择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床工等工种,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及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茫然的了,他们都知道学习要靠自觉和努力才能掌握技能,将来才有自立谋生的本领,现在,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的学习,晚上能主动地到车间加班加点练习机加工,学习蔚然成风,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学校师生反映机械加工类学生整体素质有着明显的好转,整个专业面貌焕然一新。

2.以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实行学徒制参赛学习小组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形势下,我们中职教育是培养的对象是生产一线所需要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基本知识,更需要掌握的是生产技能和工作能力。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对激励学生学习的机制没有深入的研究,其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教学吸引力不高,学生无心学习。为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从2010年开始,我们的教改,就以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契机,学校给予一定专项实习经费,在机械制造类专业成立专业参赛学习小组,学生以自愿报名和专业教师推荐相结合组建数控专业机加工专业参赛学习小组,从入学开始就实行学徒制方式学习,具体是专职的老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辅导参赛小组同学学习,学生之间以老带新,年年相传,利用课余晚自习及休息时间对学生强化钳工、普车、铣床、数车、数铣的技能训练,实行模块过关制:由教务科和指导老师制定标准,凡参加培训的学生必须通过第一模块,有指导老师签名才能进入第二模块的学习,并从中选拔自治区技能大赛选手,凡能获得参赛的选手,学校都给予奖励。学生的学习有了动力,也有了压力,学生学习进步很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考核材料统计,机加工学生在完成一年级的学习时,基本能掌握轴类、套类、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等车削的学生占70%,车工工种通过率为60%;在完成二年级学习时,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数车、数铣的编程与操作,实行学徒制以成立参赛学习小组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赛也取得了相应较好的成绩。

另外,组建参赛学习小组学生与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师徒关系,学生受老师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学习爱好小组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不仅如此,在参赛学习小组的影响和带动下学校机加工专业类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也有着明显的提高,其进步表现为待人懂得谦让,上课开小差的人数减少了,自习课安静了,大多数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主动去钻研学习,训练能吃苦耐劳,对比以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好转。

实践证明,组织参赛学习小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全面完善和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3.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目前,国家对中职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从学费到生活费都给予一定补助。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面较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虽然大多数学生得到了一定补助,但贫穷落后的现象无法一时改变,许多学生除了国家的补助以外很难拿出钱来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连起码像样的被子、席子都买不起,生活切实非常困难,作为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确实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难题。

2010年秋开始,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就根据机加工专业的优势,在机加工专业试行了校企合作机制,由专业老师负责,依托学习爱好小组组织专业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机制:承接来料加工;为企业研发生产模具产品;顶班生产加工等。在这两年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中,首先学校减轻了实训负担;第二增加了学生的操作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前面,全区技能大赛的成绩统计就是很好的例证;第三在生产和研发中学生学到了书本中没有的新知识,专业技能层次得到了更高的提升;第四通过顶班生产和来料加工,学生得到了劳动报酬,确实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开展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必将是我们中职学校今后的主要发展模式。

4.与高职院校挂钩建立3+2模式或2+3模式,为中职学生提供深造机会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教学制度和学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观念落后、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教师缺乏个性、学生缺乏活力等。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技能的提高。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一线企业,但是,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科学化的时代,中职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待遇偏低的现象已普遍存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因此,传统的单一的中职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及人才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中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多样化,既要考虑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要考虑学生深造的需要,为高职和本科院校提供优质的生源。

为了中职学生的将来能有更宽的发展空间,2010年以来,我们中职学校积极与区内外高等职业学校及本科院校联系,根据自治区免考条件大力推荐免考学生到高等学校深造学习,同时也积极组织中职毕业生报名参加直升高职高考。

近几年来,根据个性化档案及学生的意愿,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可直升高职,或第三学年,由教务科安排,我们专门成立直升高职辅导班,由专门的老师负责英语、语文、数学的辅导,专业老师负责专业专项培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培训效果显著,近年来通过参加培训,梧州农业学校的中职学生直升高职考试升学率达95%。因此,与高职院校挂钩建立3+2或2+3的办学模式,为中职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探索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根据中职学生现状,从学生个性化入手的因材施教到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目的就是要每一位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契机开展技能大赛、校企合作,通过学习爱好小组的带动,全面提升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高职院校挂钩建立3+2或2+3的办学模式,树立学生远大的目标。实践证明,所有这些措施和机制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后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做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机制的建设,还可以从中职学校现代管理制度的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等多角度、多层次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措施,进行系统的整理,不久的将来必将形成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有效的、较为完整的学习激励机制体系。

参考文献

[1]石伟平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R].2005,11。

[2][徐思成 李德明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5,(18),25-28。

[3]张文贤 论职业院校教学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65-69。

[4]黄乃祝 我国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探索2007[J].华南师范大学,2002。

论文作者:彭泽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广西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机制的实践与探讨论文_彭泽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