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赵信华

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赵信华

赵信华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和平小学 134700

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即“育人”。书法教学中应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一、让学生通过了解书法价值进行德育渗透

在书法学习中,书法教师要恰当地安排教学环节(如课上拓展环节、课前资料收集环节等),让学生了解书法的价值,通过了解书法价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列居十大国粹之首,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中国书法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早已传入周边国家,对周边国家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包括西方国家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也积极地从我国书法艺术中吸取其所需要的创作元素,产生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的内容,提升作品的品质。在当前阶段,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几乎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华人的身影。

二、书法本体的德育渗透

1.汉字的结体。汉字结构笔画的穿插避让,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礼让。汉字的笔画结构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耐人寻味的情趣,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小学生以学习楷书为主,教师在教学间架结构时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挖掘蕴涵的德育因素。比如:书写汉字时,不懂得避让的道理,写得松散。我们在讲解时,可以通过这种“结构上的避让”产生美感,引申到“做人的避让与谦逊”也会产生美好的道德。偏旁部首和其他独体字的组合多为错落、避让的组合形式,表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的“礼、让”之风,正如翩翩君子之态。这样的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渗透了德育,同时激发了兴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毛笔的独特性。学习楷书用笔,可以使学生形成始终如一、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除了以书法成就名传千古之外,其“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也被世人传为佳话。有一次穆宗皇帝问柳公权如何将书法写好,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如果人品不高,则落墨无法。盖因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一方面说明其面对书法创作的态度,一方面也巧妙地藉由书法艺术的精神进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至后世,成为书法伦理标准之一。学习楷书正是适合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的高尚品质。

3.书写的内容上,体现积极向上的德育因素。那些优美的字词篇章、积极向上的名言佳句都是我们书写的对象,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应着力精选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或者结合一些重大活动,组织学生创作。教师要善于创造这样的机会给学生,使德育内容润物无声。

4.书法作品的布局谋篇和书写内容的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教师在讲解名家作品时,或者介绍书法家时,要着力和学生探讨书法艺术的主观因素——书法家的功力、修养、 情感、 气质等内容,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5.书法的题款中包含着极强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如表示谦逊的常用语有:斧正、指正等。表示尊敬的落款方法是:赠送给别人的作品,把受赠者的名字放在前面或较高的位置,自己的名字在后。书写名人的诗词时,加上“敬录”二字(如:敬录陈毅元帅诗一首)。

三、学习过程的德育渗透

学习书法必须精神专注,细致精微。在临摹碑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一点一画的运笔方法,到字体的间架结构、点画的位置关系,一丝不苟,看到精确微妙的变化,使其获得专注、细致的精神。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古语说:字无百日功。学习书法虽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高不可攀,但决不是短时间就能看见成效的,有了正确的方法,必须经过相当长的练习,才能逐渐掌握运笔的方法,以至挥洒自如。间架结构更是长期的临习和不断研究中逐步提高的,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能成功的。换言之,书法学习正是锻炼毅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途径。在我国的书法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艺术大师,如王羲之、颜真卿、米芾、欧阳询、怀素、文征明……他们各具风神,其勤奋好学、意志坚强更是学习的榜样。教学中,教师可穿插他们的勤学故事,激励学生,如“怀素二十年不下楼,刻苦练字”“王羲之墨池的故事”“颜真卿辞官拜师”等等。这样上课时教师旁征博引,使课堂教学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有了生机,激励了学生。当然,课上教师侃侃而谈,来自教师课下的精心准备。

四、通过书法故事的讲述来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能够直接产生吸引力的莫过于故事的讲述。很多小学生对于优美动听的故事没有任何的抵抗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并且很容易接受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倾向等。在书法教学时,老师要抓住合适的时机,给小学生讲述一些有关书法发展的故事。一方面可以缓解书法教学中课堂上比较沉闷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书法知识的好奇心或者说是对故事的好奇心,从而通过书法故事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产生影响,起到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作用,还能加深学生对于书法知识的认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受书法大家高超的书法技艺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与道德情操,进而产生将其树立为学习榜样的冲动,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愤图强,在修养方面,个人品质也会大大提升。 同时也应该为了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不断地努力,学习好书法知识。要让学生知道,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由此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论文作者:赵信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赵信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