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各种“笑”的英译技巧论文_郭芮萱

浅析《红楼梦》中各种“笑”的英译技巧论文_郭芮萱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口笔译方向))

摘要:笑声,彰显众生百态,流露生活气息,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多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被誉为展现人性美与悲剧美的史诗。其中蕴含了多处说笑情节,使其颇具生活趣味。各种笑声穿插在悲剧色彩浓厚的文学巨著之中,别有一番意味。如何将这些人文情怀传达给外国受众,使之拥有类似的审美体验,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文和霍克斯译文为例,针对《红楼梦》中的部分代表性“笑声”,进行分析并归纳此类翻译技巧,进行内化学习,进而提升文学翻译功底。

关键词:笑声;对译;转化;创造;省略


一、说笑情节的作用

《红楼梦》涉及到了多处说笑情节:开篇之际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与众人谈笑夸赞黛玉,引得贾母开怀。曹雪芹先生在此为读者描写了一位干练精明、大大咧咧的管家形象;薛蟠的存在则经常使人啼笑皆非,营造出一种滑稽幽默氛围;府内姐妹丫鬟之间的说笑调侃,更是体现出少女的天真单纯,展现当时封建家族的日常琐事;印象最深的便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笑料百出的一幕幕,通过刘姥姥的朴实无华与贾府的豪华奢侈形成对比,会心一笑之余引人深思,也为后文的没落埋下伏笔……作者以其妙笔,描绘众人之笑声,有其深刻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更需仔细斟酌。

二、英文中不同“笑”的表达

我们最熟悉的“笑”的英文表达便是”laughter”,即词汇学中所认为的上义词。英文讲究词汇的变化多样性,倘若全篇用词皆为上义词,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宽泛无法传其深意,而下义词的使用则会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下文引用了黛玉进贾府时的一个小片段来进一步阐明。

原文: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贾母笑道:“你不认识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黛玉忙赔笑见礼,……因笑道,……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霍译:Someone could be heard talking and laughing in a very loud voice in the inner courtyard behind them,…”You don’t know her,” 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 Daiyu accordingly smiled and curtsied… In obedience to the command Xi-feng at once exchanged her grief for merriment.

分析:上文几处笑声内涵各异,未见其人先闻其谈笑声,是我们对王熙凤的第一印象,一个”laugh”,体现出了此人的爽朗外向性格。贾母之笑实属打趣,营造一种轻松氛围,贾母希望黛玉放松下来,融入大家庭。此处并未用动词,而是以副词表现,灵活处理,还原贾母当时的神态。黛玉之赔笑则是出于礼貌,寄人篱下,即使是自己的外祖母,也要小心翼翼,”smile”体现出黛玉的谨慎小心。最后“转悲为喜”,名词化处理。

三、不同“笑声”的翻译处理技巧

1.直接对译动词

根据词义直接翻译为相应英文中不同“笑”的动词形式

(1)宝玉嘻嘻的笑道:“又哄我呢。”

杨译:“You are making fun of me again.” Bayou chuckled.

(2)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瞥,鼻孔里“哧”了两声。

杨译:Jinggui turned away her head,pursed her lips and snored.

(3)引得贾母、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杨译:That set the whole company laughing.

分析:上述三例均是对原文的理解性对译,采用三个动词”chuckle、Snore、laugh”生动表现出了不同的笑声。值得注意的是,贾府内等级分明,主子仆人众多,人物性格鲜明,每个人的笑声也各异,用于不同场合。比如:“嗤嗤”多为姑娘们的笑声,“呵呵”、“哈哈”等多为男性或众人大笑声。在翻译时要注意各个下义词“笑”之间的区别,准确使用。

2.创造新词语

(4)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

霍译:”Chee-ee-ee!” Dai-yu explored in a little laugh.

黛玉“嗤”的一声笑道。

霍译:Dai-yu gave a little “chee!”

上述两例,霍克斯自创词语,模拟原文笑声,描绘黛玉噗嗤一声笑出来的画面,灵活传神。

3.灵活转化词性

(5)大家哈哈大笑,贾蓉忙上来酌了一杯。

杨译:A roar of laughter went up,and Jia Rong at once stepped forward to fill her cup.

(6)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

霍译:His ridiculous declamation provoked a sudden exploration of mirth.She laughed and simultaneously wiped the tears away with her knuckles.

(7)众人都拍手呵呵大笑。

霍译:The girls clapped their hands delightedly.

(8)贾蓉且嘻嘻的望他二姨娘,笑说……

杨译:Beaming all over his face he said to his second aunt…

(9)看见宝玉在那里坐着,也不起来让座,只瞅着嘻嘻的傻笑。

杨译:Instead of rising to offer her a seat,he simply stared at her with a foolish grin.

分析:英语是静态语言,非常善用名词化词语,例(5)和例(6)灵活变通,将“笑”转为名词”laughter”和”mirth”,置于短语中,既变化了句式又准确表达原文。例(7)则是运用了副词,突显边拍手边笑这一动作。例(8)注重神态描写,”beaming”作为状态词,表现出了贾蓉的神态,不失为一处好的转化。例(9)亦是如此,”grin”意为咧嘴笑,用”foolish”加以修饰,将傻笑刻画得淋漓尽致。

4.省略“笑”的翻译

(10)那张道士先呵呵笑道:“无量佛祖……”

杨译:”Buddha of Infinite Longevity!” he exclaimed.

分析:此处将“呵呵笑”省去,直接表述内容。此种策略在两英译本中均很少见,要视情况进行调整删减。

四、杨、霍译本小结

杨宪益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协同妻子戴乃迭所译版本影响深远,杨认为“翻译作品可以多一点异国情调,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而戴卫·霍克斯,作为介绍《红楼梦》到西方的第一人,更倾向于“一切皆翻译”,秉持一种偏归化的理念,力争目标语读者得到和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效果。本文并未过多强调二者译文的差异,但整体来看,霍更倾向于创新,补充的信息更多。

总之,文学翻译讲求用词准确传神,从“笑声”这一个切入点出发,以小见大,通过对比学习两种译文以及总结相应翻译技巧,可以提高双语转化能力,为文学翻译打下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黄生太,《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拟声词英译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颜敏,《<红楼梦中>的说笑情景》.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3]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曹雪芹、高鹗 著,杨宪益、戴乃迭译《红楼梦》,外文出版社.



论文作者:郭芮萱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浅析《红楼梦》中各种“笑”的英译技巧论文_郭芮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