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有机化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有机化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对于有机化工企业生产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日趋严格的生产工作要求,有机化工企业生产工作重心逐步向构建环境评价体系及提出具体策略转变。同时,有机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使用部分化学物品,一旦处理方法不得当则存在引发火灾或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的可能性,严重污染企业周边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有机化工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对于营造安全、高效及环保的化工生产环境具有显著价值作用。鉴于此,文章针对有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的应急措施及综合评价
1.1对化工企业环境事故所采取的相关应急措施
如果一些突发性的事故是由于化工企业环境风险所产生,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可以分成四项,分别是风险识别方法的筛选和风险识别划定的范围以及对内物质风险的识别还有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对于风险识别范围的划定来说,主要包括的就是生产过程风险的识别和物质风险的识别以及自然灾害所造成风险的识别,还有检修过程风险的识别这几个方面。而风险识别方法的筛选主要就是以一些风险评价技术的准则作为依据,并把一个危险的因素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并结合着预先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物质风险的识别在实际进行的时候,通常采用的都是安全检查法,在判定化工企业有毒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的时候,按照技术导则中的等级判定标准来进行判定。在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识别的时候,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化工企业中内部的原材料等物质潜在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性去进行确定。
1.2环境风险识别的范围和内容
要想正确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就需要充分掌握环境风险识别范围和内容,在开展石油化工企业项目建设的时候,最开始需要充分分析现场比较容易产生的风险,在这个时期不仅包括生产设备、石油化工原料以及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对于各种辅助设施以及生产设施的规范和检查,不可以没有经过授权就直接生产。特别是需要高度重视石油化工原料以及产品的储存和运输,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影响到生态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1.3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1.3.1预先危险性分法
对于这样的方法来说它的评价目标主要就是危险的等级和危险因素的分析,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分析系统危险因素和事故类型以及触发的条件,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处,就是受分析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十分大。
1.3.2检查表法
这种方法评价的目标主要是危险等级和危险因素,具有按规定赋分标准评定安全等级以及按事先编制检查表进行逐项的检查这样的特点,在适用方面主要用于验收运行管理和系统设计施工等方面,而这种方法具有的缺点则是检查表的编制十分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有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建设
从有机化工产业发展进程角度来看,我国有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通过引进国际科学先进体系建设经验等方法,兼顾简明实用性、成果合理性、要素综合性及过程完整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着重强调有机化工企业突发事故中过程完整性,结合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时空规律,将其由封闭环境向外部环境释放,完成与受体相接触的总体过程。此外,由于要素综合性要求整合事故发生过程中受体因子、过程因子及源项因子3个方面因素,为开展综合性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以综合性评价为基础准确判断有机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成果合理性侧重于结合现阶段我国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水平,开展具体化指标选择工作,突出指标选择过程中兼顾实用性及简明性。环境风险评估指评估项目兴建、项目运转及区域开发等行为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的风险及可能引发的损失,侧重于评估与项目或企业相关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风险危害,而有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以企业自身所引发的环境风险为主体内容,具有危害事件发生不确定性等鲜明特点。
3有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应用
3.1调查基本情况
受有机化工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危险化学物质及高危险化学生产工艺的影响,客观上要求技术人员全面详细分析安全事故诱发风险源头。例如:某家有机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甲醇原材料,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爆炸事故的风险,直接影响企业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由此可见,技术人员做好有机化工企业前期调查工作并深入分析引发安全事故的源头对于降低环境风险具有显著价值作用。同时,由于有机化工企业自身特殊性,促使原材料运输环节及存储环节存在着一定危险性,必须采取一系列应急保障措施降低总体风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结合有机化工企业实际情况,判断其是否处于人口密集的区域,通过增强企业自身方法错误等方法规避发生重大灾害,逐步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应激响应系统,便于事故后发生第1时间内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启动措施,得出正确的情况分析结果,以情况分析结果为基础实行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达到控制事故的目标。同时,待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人员有序撤离,降低由于事故发生所引发的经济损失,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后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外,有机化工企业必须加大对于应急演练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企业突发性事故应对处理能力。
3.2发生事故的后期处理
化工企业在发生了突发事故之后,想要更好的减少因为事故所产生的损失,那么就要在发生事故后及时的对现场进行处理。在实际进行处理的时候,不但要对受灾的群众去进行安抚,也要对现场去进行清理,尽最大可能去恢复已经受到污染的生态环境。此外在现场清理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机制不断的进行完善与优化,以此有效的避免这种类型的事故再次发生。
结语
由此可知,对于化工企业来说,一旦发生了突发性的安全事故,社会和生态环境就一定会受到危害,同时也会给企业的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化工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在现阶段还不是十分完善,为了可以不断的提供条件给我国化工企业去发展,那么还需要各个有关部门与企业对环境风险评估的体系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另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对突发事故的管理,以此来促进我国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坤.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10):287-288.
[2]张树山.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16):160-161.
[3]张燕,孔茜.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硅谷,2014,7(20):139-140.
[4]张春菊.关于化工类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的讨论[J].广东化工,2012,39(06):317-318
论文作者:林连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化工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环境论文; 事故论文; 评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危险性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