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刍议论文_王云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刍议论文_王云

绿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0

摘要:园林绿化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是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种类繁多,而园林施工主要围绕苗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的苗木种植和维护涉及广泛的领域,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以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中运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单纯的植物养护技术和种植养护相结合的技术。单纯的植物养护工作即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日常维护和管理等。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养护技术中最基本的即是在植株安全成活后的浇水和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是一项长期周期性的工作,也是园林绿化工程植物养护的重要工作。

1、对植株的浇水和施肥。做好植物浇水和施肥的工作是强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的第一步骤,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保证,必须全面的按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规范,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养护。

1.1浇水。给植物浇水和施肥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对主要植物及其所覆盖的地面植被进行定期和长期的浇水,是确保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必要措施。必须在合理的生长条件下控制水量。不仅要防止缺水影响发展,而且要避免使馆植物泛滥。为避免雨季的影响,应有相应的排水设施。种植园林树木后,应及时为树木提供足够的水,以确保水满足树木的用水量。浇水量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特征,季节特征和土壤湿度来确定。适量,水倒得足够;当气候特别干燥时,除了要满足足够的水分外,还应喷水以确保叶片表面湿润并减少水分蒸发。

1.2施肥。对植物的施肥,施肥是给予植物一定的生长养分,因此需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状态的植物给予不同量、不同种类肥料的投放,既不能使肥量过小影响生长,也不能使肥量过大造成植株死亡。因此需对植株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浇水与施肥。

2、对植株病虫害的防治。园林绿化工程基本上是大面积的栽植过程,由于其物种数量较少,物种间的相互影响较少,生态群落的自我防护功能较差,人为的影响十分的大,因此病虫害的产生容易,人为的控制也十分必要。园林绿化工程是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而增添的风景公共设施,若产生病虫害,不仅影响绿化工程的美观效果,而且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加使其生态效益完全丧失。

3、工厂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园林绿化项目中植物养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为了保持环境卫生并防止人为破坏,生活中对树枝,花草和草地的破坏非常普遍,不仅造成破坏性对植物的影响生存影响同时给植物的维护工作带来了极为严重的麻烦和繁重的工作。因此,有必要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加大监督力度,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加大法律保护力度,传播公众绿色保护意识。工厂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还包括对园林绿化项目的日常检查,从而意识到每个绿化区都需要注意。改善种植技术,改善植物养护技术,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措施,都是使园林绿化项目受益的措施,也是其日常管理和维护任务。

4、对植物的种植养护结合。将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养护和种植有机结合到一起,可以最高限度的保证植物养护的有效性。园林绿化工程中由选择栽植物种、合理种植、保证成活率等种植程序的保障外,园林绿化工程与养护是园林设计的有机结合部分,必须全过程严格管理,在植物栽植的过程中便要存在植物养护的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必须贯穿始终,并且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工作项目。为达到理想的预期生态效果,栽植起便要注意:保证植株栽植前的根系完整性、保证植株栽植前的水分供给、保证栽植前的运输保护工作、栽植后的修剪工作、栽植后的保护工作等,保证其成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1、深化园林植被质量管理意识

一个成功的园林绿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植被,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必将成为园林绿化的迷人所在。植被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选苗,要求采购人员要依据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专业知识来选择幼苗,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第二步配置优质土壤。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植被的生命力。所以在种植植被前要仔细调查该土壤的含水量、含沙量、酸碱度、及土壤肥度。在情况了解之后再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习性进行培植。第三,园林中的植被选择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选择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各色植被,注意生态系统的多样化,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

2、保证园林绿化种植的技术标准

2.1苗木的采购。苗木是园林工程绿化所占比重较大、技术风险较高的部分,注重苗木质量是园林绿化整体效果的直观体现,也是直接影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苗时,除根据设计要求的苗木规格、树形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

2.2起苗和运输。起掘方式根据不同树木以及树龄、移植季节、运输远近、土质等情况而定:休眠状态的落叶乔、灌木、藤本,采用裸根掘苗;树龄较小、易成活的乔、灌木,采用带宿土掘苗;常绿树、移栽难成活的树木采用带土球掘苗。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在起掘前进行短截,先剪去修剪量的1/3。对大树、难成活的树木,除加大加厚土球外,起苗上车前,应对土球包扎、枝干修剪、包扎草绳,并浇水,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实践证明,“随掘、随运、随栽”对树木成活率最有保障。装运时,乔木和灌木宜搭配上车,根部朝行进方向倾斜放置,必要时须盖以防水物。树木运到现场指定的地点后,须随手将根部用稻草等物盖好,以防失水;

2.3种植。栽种前应对苗木树冠、根系进行修剪整理,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等。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栽种后24小时内浇定根水,且浇透,使土球与树穴周边的种植土充分粘实,可提高成活率。

2.4养护。养护需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及时浇水、除草、施肥、中耕、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定时定量,严格把关,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坚持“三分种,七分养”的理念。

2.5化应急处理。建立健全园林工程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高质高效完成应急任务。

3、做好竣工检查

这一阶段在工程竣工之后首先应该有施工单位其木身进行一次全而的检查,然后交由项目公司进行层次化的预检。在预检的程序全部通过之后,就需要邀请相关的领导进行查看,并对其提出的意见,进行期限内的修改。当最后的修改完毕后,则通知项目公司进场检查验收,最后又施工单位对其进行期限性的维护,保证在预期的时间内达到所期望的景观效果

结束语

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量与效率的统一,提高施工技术,加强科学监管,培养优秀园林建筑师,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并且严格依法建设,注意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彦琢.关于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3(270:49-51.

[2]林祥发.对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8):195.

论文作者:王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刍议论文_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