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论文_吕瑜斌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论文_吕瑜斌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中医院;甘肃白银730600)

【摘要】:目的 探讨了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吸氧、坐位、监护、准确使用各种抢救药物等综合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病人症状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完全消失,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使患者治愈率升高。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急救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是由于急性广泛性心肌梗塞、急性瓣膜返流、高血压危象、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心排血量急骤而显著地降低和肺静脉压升高所致,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疾病。由于该病起病急骤,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如果病情稳定后护理不当,同样可导致短期内病情反复,危及生命[1]。现就我院近年来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所致肺水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3±4.5)岁。其中冠心病25例,高血压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所有患者均按照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诊,均经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确诊。症状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样痰,有窒息感并极度烦躁不安、恐惧,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min,双肺湿啰音和哮鸣音,吸气时可见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动脉压早期可升高,随后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和意识障碍。

2 观察指标: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并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尿量颜色、皮肤温度以及出汗和呼吸情况、肺部啰音及肝脏大小、下肢浮肿等情况。

3抢救措施:3.1严格输液:输液要避免输入大量盐水,一般以葡萄糖为主,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添加胰岛素。要严格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输液过多或过快易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一般滴速控制在l5-30滴/min,液量控制在<1 500 ml/d。注意观察出入量,一般入量应略大于出量,每日多于出量超过300-500 ml为宜。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缺氧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肺水肿,而肺水肿又会加重毛细血管缺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应迅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给予面罩吸氧,立即给予6—8l/min高流量氧气吸入,在吸氧的同时使用20%-30%乙醇湿化氧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加强肺泡气体交换功能,使SpO2达95%以上。

2.3镇静: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除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烦躁不安外,还可以扩张动、静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起到改善肺水肿的作用,镇静药物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因此昏迷、休克和慢性肺部疾患病人宜慎用或禁用。

2.4 强心利尿 以50%葡萄糖液20 ml加入西地兰0.2-0.4mg静脉推注,准确记录出入量,但要注意患者的心率与心律变化,若节律不规则或心率<60次/min应暂缓使用。

2.5 使用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首选血管扩张剂,能同时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负荷和肺动脉压,改善心力衰竭,增强心肌收缩力,迅速缓解肺水肿。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可迅速扩张静脉床,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用药后可明显减轻呼吸急促,困难等肺部充血症状。

3 结果: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观察细致,患者症状缓解,无出现死亡病例。

4 护理措施:4.1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和幅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并注意肺部啰音的变化。详细记录心率、心律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数值,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对多种抢救措施能否应用起决定的作用,及时进行心电等多功能监护,对于判断是否为心律失常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竭尤为重要。观察病人的是否有咳嗽,咳痰,以及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病人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应监测血气分析结果。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房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

4.2 饮食指导 应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清淡为宜,忌食过度煎炒、辛辣食物,多食瓜果蔬莱,保持患者良好食欲。指导病人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要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4.4 心理护理 恐惧与突然病情加重而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分析产生恐惧的原因。指导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解,如深呼吸、放松疗法等。

4.5 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冬季患者应注意保暖,因为寒冷不仅可以诱发血管收缩,还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染也是急性左心衰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保暖工作的重视。

4.6健康教育指导 研究表明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患者、家属能及护理人员均得到收益,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待患者心衰症状控制后,护士应向患者介绍该病的防治常识,消除原发因素,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畅忌暴饮暴食,保持二便通,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限烟、忌酒,预防感冒,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等。

5小结: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险,如不及时抢救,危机生命。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尤其是熟练的业务技能与合理的心理调适及卫生宣教在抢救工作中至关重要[2]。在抢救过程中,要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动作敏捷,操作娴熟,加强法律意思和自我保护意识。护士的工作地点就在病人床旁,除工作需要离开病人外,护士不允许离开病人;进行床旁交接班。

【参考文献】

[1]刘艳玲.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 (21): 25-26.

[2]洪蝶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6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

论文作者:吕瑜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论文_吕瑜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