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观念的演变与西方哲学的时代主题_哲学论文

主体观念的演变与西方哲学的时代主题_哲学论文

主体观念的演变与西方哲学的时代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观念论文,西方哲学论文,时代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体观念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主体的认识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纵观西方哲学史,自哲学诞生起,主体问题就成为哲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哲学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哲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当古代人类怀着好奇的心情面对自然的时候,那经纬万端、变幻莫测的宇宙现象令他们困惑和恐惧,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思索和探求。无论是最初的“水”、“气”、“火”成说,“数目”本原论,还是稍后的“四根说”、“原子论”,都是早期哲学家们对自然本身追根求源的答案,具有鲜明的自然性特征。但在这些早期哲学家那里,已经涉及到具有人类精神特性的灵魂观念,开始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最初思考。阿那克西美尼说:“我们的灵魂是气”①,德谟克利特则认为灵魂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由光滑的原子构成的。②可见,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在对宇宙进行自然性规定的同时,已开始涉及到与人的主体性有潜在联系的人类精神——灵魂这一特殊概念。

随着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奴隶主民主制的确立以及人类思维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哲学学派——智者派开始在希腊崛起。智者们崇尚感觉,主张怀疑,反对传统的自然论。普罗塔戈拉明确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尺度,也是事物不是其所不是的尺度。”③这里,他把人提高到了宇宙的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充分肯定了人的作用,同早期希腊哲学中那种处于被淹没在万物之中的、被动的人相比,这一命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里,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价值和真实性,只有在与人的关系中才存在,只有在被人意识到的时候才成为现实。人是万物的主体,能动的主体,这是西方哲学史中主体性思想的最初表述。

苏格拉底,也是从人出发来研究道德哲学,探讨宇宙的原因。他一反自然哲学家对美德的规定,首次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因此知识就是人类获得美德的前提。但如何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呢?那就要“认识你自己”,“自知自己无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努力学习、把握真理,变无知为有知,使自己的灵魂具有美德。这里,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看作获得美德的前提,这就在普罗塔戈拉的基础上把主体性思想推进了一大步。如果说普罗塔戈拉以个别的、特殊的感觉作为一切事物的原因和真理标准的话,那么苏格拉底则以理性认定的普遍“共相”作为美德的原因和真理的标准,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苏格拉底“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④

从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可以看到,如果说古希腊早斯哲学家主要从自然本身去寻求世界本原,作为主体的人尚与万物混然一体,人类主体性观念尚处萌芽状态的话,那么到了古希腊哲学的中后期则明确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两大命题,这标志着古希腊哲人已有对主体思想的最初表述,同时也标志着古希腊哲学时代主题的转变,即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在西方哲学史上,这是第一次以普遍命题的形式提出了人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并且把人看作是这一关系的主导方面。当然,那时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尚未成熟,因而也就无法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深刻含义,在社会中也就不可能产生很大反响。但他们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是不可抹煞的,为以后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黑暗漫长的中世纪,希腊哲学中刚刚诞生的主体性思想被超然的上帝所窒息。基督教对希腊思想的推毁,最根本的是对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人”形象的推毁。在上帝面前,人一无所有,人的理性和感觉一文不值,而上帝却在神学家的拥戴下居于“全知、全能、全善、全在”的主宰地位,而人却成了上帝的函数,人的主体性被完全剥夺。但从上帝的角度看,人却在上帝中曲折地表现了人的最充分的主体性,上帝对人的主体性的占有,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异化,上帝无限的主体性不过是人们对自身全知全能、无拘无束的主体性的幻想。然而,上帝无限主体性之生成和人的现实主体性的丧失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反对宗教神学、破除上帝主体性、解放人的主体性成为文艺复兴及其后来欧洲哲学发展的主潮。

然而,当人类主体性被严重扭曲、上帝被推上至极的时候,整个欧洲社会开始了以“人”和“自然”为主题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性与神性、自然与上帝、理性与信仰之间展开了空前的论战,哲学也一反过去唯尊上帝、充当神学婢女的地位,重新获得了勃勃生机,“人”重新成为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斗士以他们那高昂的热情,从以下几个方面弘扬了人,从而使人的主体性重新在哲学中确立。

首先,用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者公开宣称“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权,我无不具有”。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应该按照人类的自然本性而活,而不应该被当作工具,受上帝的奴役。

其次,用享乐主义代替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教会要求人们绝情除欲、放弃尘世的享受,追求天国幸福的言论,指出:“如果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⑤“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⑥

再次,用理性主义反对蒙昧主义。中世纪教会迫使人们盲目信仰宗教教条,绝对服从权威,结果导致了人类理性的泯灭。人文主义者认为,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理性,能够认识自然、造福人类。他们指出:“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了什么”,“能创造发明的人……才是真正的人。”⑦这些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科学和理性、树立人的威严的愿望。

最后,用个性自由思想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人文主义者坚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压制和愚弄,认为“自由”是人类天生的本性,应按自己的需要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早期资产阶级社会意识形态。

总之,随着古希腊时代的结束,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中世纪使人的主体性受到极大压抑,但恰恰是这种极端的社会现实才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人的主体性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是人走出神学的牢笼,以一种自由、独立的姿态面对现实的时代,渊源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之中的哲学理性精神也随之复苏了,哲学家们愈加明确地意识到有必要自觉地维护哲学理性的纯洁性和独立性。理性与唯一拥有这种理性的人是自主的、至高无上的、不屈从于任何外部权威和非理性信仰的。当时的思想家们正是从人的自然性出发弘扬人的主体性的,这构成了贯穿于整个西方理性哲学的“古典”历程的一个基本取向,并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主题。当然,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主体性的赞美,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对主体所作的自然性规定,使得近代哲学的视角发生了偏转,由过去本体论的研究转变为以认识论为中心,并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哲学方法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尽管两者相差甚远,但在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时却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人的主体性。

近代经验主义的首倡者培根在承认知识来自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同时,又对感觉的可靠性提出了怀疑。他指出:“感官对于自然的划界总是参照着人而不是参照着宇宙”⑧,因此感觉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掺入了感觉主体自身的性质。培根由此提出了人类认识的“四假象说”,认为只有清除它们,对人类心灵进行“救治”和“清洗”,才能进入建筑在科学上面的人的王国的大门,⑨可见,培根在认识论中通过怀疑感觉的非纯客观性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

经验主义者洛克在继承培根主体性思想的同时,从“第二性质”的学说出发阐述了主体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认为“第二性质”是“在某种特殊形式下在我们的感官上生起作用来,并由此使我们生起不同的各种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等观念”⑩。洛克强调指出,“我们如果没有适当的器官,来接受火在视觉和触觉上所起的印象……则世界上便不会有光和热。”(11)可见,洛克在认识论上突出地表现了对主体能动性的弘扬,进一步确定了认识器官是人类认识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在洛克那里主体性因素对人类认识产生的重大影响,正是它才能使我们产生各式各样的观念并且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这就为经验论最后发展到怀疑论埋下了伏笔。

经验论的著名人物休谟也主张认识来源于感觉。他把人心中的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并进一步把知识的范围限制于知觉领域,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知觉以外,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由此,休谟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形而上学的观念提出了怀疑,并逐一否定了物体、心灵和上帝的确定性,这是近代经验论关于感觉主体性学说发展的逻辑结局。同其他经验论哲学家相比,休谟更为彻底地探讨了主体的认识范围,揭示了感觉经验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认识主体自身,凡是超越了人的经验范围的事物都不应予回答,这就划定了主体的认识界限。显然,这种极端的经验论观点低估了理性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能动作用。

总之,近代经验论者大都承认感觉经验中有反映主体自身性质的成份或因素,但这种主体性在感觉经验中究竟占多大程度,经验论者的答复各异。以培根为代表的早期经验论者对这一问题是有保留的;但后期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者为了保证其逻辑的彻底性,则把感觉的主体性推向至极,否定经验之外事物的可知性,可见,近代经验论从感觉主体出发,最终导致了主观经验论和怀疑主义,这是其失之偏颇之处。但总的说来,近代经验论者较为深刻地探讨了感觉经验的主体性问题,这有助于清理中世纪以来种种形而上学的神秘空谈,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也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探讨认识论问题,但他们与经验论者走的不是同一条路。

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笛卡尔为了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为科学提出了一种清新明快的研究方法即“我思”的主体性方法。他认为,要建立起新的、确实可靠的知识体系,首先要用怀疑的方法把一切知识放在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批判,但作为怀疑的主体——“我”是无可怀疑的。“我怀疑,因而我存在”、这是人的心灵对自身存在的洞悉,是从行为到主体、从属性到实体的必然过渡。因此这一命题是人类理性首先的、最确定的知识,它意味着“凡是主体清晰明白的认识都是真的”这一主体原则的成立,并由此建立起对主体而言的外界事物的真实性。这里他把认识理解为理性自身的命题分析、逻辑抽象和推论活动,从而抽象地提出了认识的主体能动性问题。这种从主体看科学,认为由于主体应用于研究科学的次序相同而使得不同学科具有统一方法的态度,同经验论者截然不同。

与笛卡尔不同,斯宾诺莎不是从“我”出发,而是从自然出发来说明人的存在。在他看来,自然即实体有广延和思维两种属性,人作为实体的样式同样具有广延和思维两种属性,并且相对独立,不可相互作用。这就是他著名的“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只要人的心灵具有的真理观念愈多,就愈不受情欲的支配,愈为主动,同时就意味着身体的主动。可见,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从一个侧面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并力图从主体——人那里求得广延和思维的统一。

莱布尼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或自我意识,人的心灵作为单子具有自己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即知觉和欲望。欲望是推动人的自然变化的“内在原则”,这就使得作为单子的人自身状态的变化就不受外力决定。这正是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最有力根据,同时也是人能成为独立的能动的主体的有力根据。在此基础上,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把上帝的伟大仅仅限制在世界产生以前,从另一个方面重树了人类的主体性。

总之,唯理论关于主体的学说经历了一个从笛卡尔以二元论为特征的把心灵看作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到斯宾诺莎把人作为自然物,依赖于自然这个“实体”而存在的“样式”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再到莱布尼茨把人看作自身独立存在的能动的作为个体的精神实体“单子”的客观唯心主义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从身心关系上,主体则表现为从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说”,到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说”再到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的发展过程。

纵观经验论与唯理论在主体观念上的差异可知,近代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实际上是近代哲学从上帝回收人的本质的道路进行的,并且从认识论的角度使主体性得到了重新阐释。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出现了以培根为代表的、在追求人的主体性过程中把上帝观念自然化并力求从经验、实证的角度求得主体的完善的经验主义和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力求在人类理性王国中驱逐上帝的统治重塑人类理性创造力的唯理主义。但究其宗旨就是要解决关于世界自身,尤其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矛盾,重新弘扬人的主体能动作用。这一宗旨体现了这一时代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即理性对信仰的否定、必然性对神性的侵占和人对上帝的干预,这一主题为18世纪以后哲学向着理性化,人本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9世纪的西方,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启蒙学者对宗教的犀利批判以及对人的平等自由的充分阐述,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崭新的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而且表明了人似乎有着魔术般的实践创造力量和认识能动作用。于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家们以他们那高昂的斗志和充分的热情进一步探讨了“人”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主题,使得主体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不甘寂寞的康德一马当先,在接过休谟的人学接力棒之后,便宣告“人是目的”,其余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他的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把哲学从以上帝或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这标志着人类主体性观念新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具有理性的理论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自律而又自由的主体。但康德找不到理性通往现实的道路,他虽然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并以鲜明的形式突出了人独特的精神本能、精神能动性和自由意志,却不能从物质世界自身来说明主体如何实现自律和自由的原则,最后只好设定一个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把“善良意志”推到了世界的彼岸去实现。

黑格尔则在扬弃康德和费希特主体性思想以后,进一步明确指出了人的真正本质是理性。他说:“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它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我们开始就称作‘理性’的东西”(12),特别有价值的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理性的实现乃是社会的产物并且只有在对象化的劳动中,在社会关系中人类的理性才能得到体现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向世人宣告:“人间最高贵的事情就是成为人”(13)。因此“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14)。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黑格尔恰恰是在片面的形式中比较充分地肯定了人的理性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人类主体性思想理性化的最突出表述。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之后,在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中确立了其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感性存在物,人的思维不能脱离生命和血肉的感性而存在。”(15)这样,他坚持了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的“类”本质。他说,: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16)“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17)这些思想无疑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一大进步。但在具体理解社会、历史和人与人的关系时,费尔巴哈没有超出狭隘的人类学观点,说明他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只限于生物的、人类学的程度。

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观念演变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古典哲学家们是以理性在抽象王国的无限创造力量来肯定人的价值和地位,弘扬主体性的,体现了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追求。19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发展,反宗教、反神学、降低上帝权威的斗争成为实践——理论的主要课题,这就导致了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产生;批判宗教的激进观点导致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复归,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类主体性思想展开的。随着对上帝的否定和对人类主体性理解的深化,精神的、抽象的人必然向历史的、现实的人过渡。如果说在康德那里人类主体性仍在此岸和彼岸世界中不知所措、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仍处在心灵深处挥臂呼唤的话,那么到了黑格尔则明确地在理性的旗帜下,在“市民社会”中肯定了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尽管局限于生物学和人类学领域,但他毕竟把黑格尔抽象化的人变成了生存于地球上的活生生的人,把自我意识的人变成了感性具体的人,这就不仅开拓了从现实的人出发去认识人的本质的道路,而且也启发了后人在考察主体的时候注重人的社会历史条件。当然,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是不可能完成对主体的科学解说的。认识真正的社会现实,从而揭示人的真正本质、主体的真正含义的任务最后落到了马克思身上。

总结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主体性思想始终位居哲学的显赫位置,它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西方哲学时代主题的演变。从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与物质同构的灵魂观念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哲学从单纯探讨自然逐步向人学的过渡,标志着哲学基本问题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确立而初具雏形。在漫长的中世纪,随着哲学独立地位的丧失,人类主体性被上帝的主体性取代了,体现出这一时代信仰箝制理性和神性压仰人性这一哲学的时代主题。到了近代西方,上帝观念在科学、理性和世俗的轮翻冲击下地位一落千丈,人类的主体性则异军突起,颂扬人、歌颂人、弘扬人的理性和创造力量成为这一时代哲学发展的主题。如果说唯理论和经验论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主体在认识中的巨大作用的话,那么德国古典哲学家则从理性的角度,从人在理性王国中巨大创造力出发,使人类的主体性呈现出鲜明的理性色彩,这就使主体性思想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人、认识人的主体性奠定了基础。可见,对主体观念演变的系统分析,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②《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2页、第92页,三联1957年版。

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第56页,商务1981年版。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66-67页,商务1960年版第二卷。

⑤⑥⑦《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选辑》,第29页、第11页、第21页。

⑧培根《新工具》,第230页,商务1984年版。

⑨参见《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6页,三联1957年版。

⑩(11)洛克《人类理解论》(上),第106页、第353页,商务1959年版。

(12)黑格尔《历史哲学》,第73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3)(1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46页、第46页,商务1982年版。

(15)(16)(1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第247页、第185页、第571页。

标签:;  ;  ;  ;  ;  ;  ;  

主体观念的演变与西方哲学的时代主题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