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刘君君1,杨 光2

(1. 唐山学院图书馆,河北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 乡村文化振兴担负着找回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的重任。因此,要厘清乡村文化的要义,重建乡土价值观,使之成为凝聚华夏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载体支撑体系,培育新的乡贤阶层,使之成为乡村治理、文化复兴和发展的有力推手,同时要重视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文化载体;乡土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应该代指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整体振兴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使命[1]。乡村文化振兴担负着找回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的重任,担负着重建乡土价值观的重任。它并非可有可无或身居次位,而是应该文化先行,回答“乡村到底要有怎样的未来”。

1 乡村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1.1 对于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原因之一是乡村经济的落后。乡村经济大大落后于城市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乡村丧失文化自信的根源。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乡村人口流入城市,空心化的乡村没有了往日活力,麻将、扑克成乡村娱乐的主力。曾经引以为傲的乡村文化茫然不知所措,文化自信倒塌,珍贵的乡土价值日渐消弭。此外,政府对优秀的民间文化缺乏得力保护。

1.2 令人担忧的城镇化运动,特别是特色小镇建设

一些所谓的特色小镇只是有钱人利用乡村的自然山水风光建民宿,吸引一些城里人到这里度假从而获得收益。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他们的侧重点在于获得利益,对乡村的独特属性、文化传承缺乏关注和重视。这里世代居住的农民并不是获益主体,所以并不是真正的振兴乡村。乡村本身的话语权微弱,在时代的洪流中基本被淹没,使乡村自身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产生疑问,原有的文化自信、文化支撑体系坍塌。因此,乡村建设不能简单城镇化,乡村要保留乡村特有的风貌和文化特质。当国家和整个社会认识到乡村的文化价值时,就不会盲目将乡村简单粗暴地城镇化或特色小镇化[2]

1.3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潜藏着华夏文明的巨大能量

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乡村文化建设始终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究其根源,在于缺乏对乡土文化真正价值的认知,找不到乡村文化的载体及其支撑体系。乡村文化无载体支撑和附着,乡村文化的振兴将困难重重。

2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索

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1)需弄清楚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2)要重建乡土价值观,使之成为凝聚华夏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3)要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载体支撑体系;4)培育新的乡贤阶层,使之成为乡村治理、文化复兴和发展的有力推手;5)要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好的经验做法。

在某试验台的DAS系统中需要采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且同一类型的信号还有不同的采集速率的要求,因此采用了多个生产厂家的采集卡构建了此系统。不同的采集卡厂商提供了各式各样的API让用户通过编程操作设备,但是,如果让测控软件直接调用API函数,则程序会依赖于底层的采集模块,如果出现采集信号频率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需求改变进而更换相应的采集卡时,则程序有大量代码需要重新编写,不利于保证程序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也不符合面向对象的依赖倒置原则。因此,设计中采用了适配器模式对厂家提供的API函数进行封装,以便软件的其他模块进行调用,并让程序其他模块依赖于抽象接口。

2.1 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的振兴或者复兴,必须搭建文化载体及其支撑体系。

2) 启动联锁。当主机停机、主机控制模块采集到任一启动联锁故障信号时发生启动联锁,主机不允许启动并发出启动联锁报警,当且仅当故障排除或通过复位清除故障报警时才可启动主机。

2.2 重建乡土价值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3)基层图书馆作为文化载体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图书馆应该收集并妥善保存史料,包括地方志、村史和族谱等。比如,唐山丰南图书馆以挖掘整理地域文化、延展民间文脉为己任,积极走访各界人土征集地方文献,已收到图书、资料、图片和书画作品近1 200(件),整理出版了《丰南作家论》《马拉火车的地方》《书海酌蠹》《故乡旧事》四部丰南地方文献丛书[5]。基层图书馆担负着乡村文化普及的重任,应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有所作为。丰南图书馆进行“书香丰南动车组”创新服务,将视频播放、电子阅览与传统图书组合在一起,装在改造过的厢式货车上,在晚间休闲时段走社区、进农村,成为全国首部造价最低且具有智能化、多功能的流动图书馆。同时,丰南图书馆还对乡镇、村图书室进行指导,为农家书屋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乡村文化建设最有力的载体支撑体系。

4)回归好家风。乡村中有世世代代累积的世家大族、名门望族的家训、家风、家教还有乡俗民规,是乡村文化的精华,是深藏于民间的宝贵文化资源,需要用心挖掘整理,并以挂匾、表彰等形式使其得到回归、继承和传承。具体地,可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乡规村规,行使其道德约束力的功能,助力好家风、好民风的形成。

2.3 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载体支撑体系

农耕文化是乡村社会千百年来逐渐养成的文化精华,“耕读治家,以农为本”是我们认同的乡村文化。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将农耕文化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我理解,“应时、取宜”是先祖们道法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并以农时节气、谚语等方式展现出来的人生智慧;“守则”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独特乡村秩序;“和谐”即与人为善、和为贵。此外,还有忠孝仁义、勤俭持家等优良品德,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淳朴乡风,令人踏实温暖的亲情、乡情,共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传统的乡村文化,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3]

该公司SAR装置再生炉LaserGas Ⅱ激光氧分析仪运行的稳定性与工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仪表自身透光率的变化又对仪表的测量起着决定性及可靠性的作用,其中还包括法兰孔的结焦以及氮气的吹扫等干扰性因素。因此维护仪表前需了解工况,保证仪表的可靠性以及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维护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日常的维护工作,保证分析仪正常运行,让在线分析仪器的作用和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根据分析仪的数据能够及时调整工况,确保了装置更加安全平稳的生产。

5)繁荣乡村舞台。乡村不乏各种文艺人才,县、乡、镇、村要成立乡镇或村级文艺队,为有文艺专长的人特别是地方特殊技艺的人搭建舞台,挖掘当地传统文艺形式,在民间节日期间搭台唱戏,努力将这些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转化为财富。

2)学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文化载体。乡村学校除了履行教育功能外,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递以及现代文化的引入、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是现代版的耕读传家,担负着乡村文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的重大使命,是乡村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乡土一词应该源于费孝通教授《乡土中国》一书。20世纪30年代初,以宴阳初、梁漱溟和黄炎培为代表的一批留洋爱国知识分子,抱着救国救民的美好愿望,将目光投向了广阔而落后的乡村,开始了著名的“乡村建设运动”。然而,从那时到现在,乡村比之于城市,仍然是弱小的存在。但是,每个乡村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和意义,深伏于历史的波澜中,留下了中华民族前行的脉络和足迹,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部分。乡村肩负着社会资源供给,生态环境调节、涵养传统文化和保护中华历史文脉延续的重任。城市的快速发展,有着乡村的默默滋养、奉献和牺牲。乡村的复兴将带动整体社会生态和精神的复兴,因此重建乡土价值观对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6]

4月25日,我们造访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社会科学研究所即是前提到的第三种学术著作《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史纲》的主编者之一。马先生一直将这个研究所视作“卡尔梅克历史研究的圣地”。

采穗圃是青杨繁殖的重要手段,其限制穗条产量的关键因子是根桩的定植密度和留干个数。不同平茬高度对采穗母株产生的有效萌条数量和总萌条数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在采穗圃实际生产中,以平茬高度为10cm-15cm为最佳高度,有利于侧芽的萌蘖和直立生长。根桩先栽植后灌溉的情况下,由于土壤温度较高,苗木当年生长量较大,所以采穗圃母株栽植时宜先栽植后灌溉。

1)人是文化的灵魂载体,乡村文化的复兴和重建需要以村民作为文化主体。因此,传统乡村文化的振兴关键在人,要重视留守乡村的文艺人才、手艺人才、文化人才、技术人才和思想智慧人才。

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应包括国史、方志、族谱和家书四大方面。史书和方志都是宏观的,由官方续写;族谱和家书是微观的,是个体行为,是最真实、最具体、最细节、最有价值、最能反映历史的文献资源。乡村是历史文脉之源,是都市人精神的故乡。乡村文化一定要在延续历史文脉上做文章,如建立村史馆,请有经历、有笔力的人和有文化、有积淀的老者,收集当地生产生活的器物、隐藏在民间的文献资源来著述村史。鼓励有能力、有基础的家族续写族谱,发挥它的正向力量。地方政府应该把续写村志、族谱当成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尽量保存好这些古老的乡村文脉资源和优美的乡村文化资源。

7)把临街绘画当成文化载体。绘画应体现当地民俗、村史或传说,通过艺术形式保存历史文脉。

8)文化旅游是乡村文化中最具实用性的文化载体。当文化能彰显其经济价值时,才能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和旅游是一种正向关系,文化内涵越丰富,旅游特色越显著,越能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2.4 培育新的乡贤阶层,使之成为乡村治理、文化复兴和发展的有力推手

乡村文化载体的第一要素是有文化的人。乡村振兴首先是人口及人才的回归。有学者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可以实现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形成“新乡贤阶层”。此外,新乡绅阶层还应包括大学生毕业生返乡者和城市返乡者。每个乡村都是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人都是乡村隐形的人脉资源。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助力家乡建设,如投资家乡建设、捐资助教、建立乡村图书室、利用周末假期引导孩子读书、改变乡村精神风貌、助力续写村史或族谱,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6]

2.5 乡村文化振兴,从乡村教育开始

如果教育能与乡村文化充分联结,既能提升教育自身生命力,又能反哺乡村文化传承,是从根本上提振乡村文化的有效方式和有价值的探索。可以通过挖掘乡村教育元素,从设计“乡土特色课程”(或称为“乡村文化课程”)开始,包括赏乡村风光、学村规民约、寻古风对联、听乡村故事和玩传统游戏等,让人们在自然、乡土的浸润式体验中看到乡村之美,从而使教育在回归中传承并升华乡村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J].中国领导科学,2018(4):172.

[2] 刘国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文化振兴:新时代乡村治理思考[J].甘肃农业,2018(2):17-20.

[3] 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N].北京青年报,2017-11-27.

[4] 刘奇.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8(3):85-89.

[5] 杨希.日本乡村振兴中价值观层面的突破——以能登里山里海地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5):115-120.

[6] 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J]社会科学,2007(1):54-62.

中图分类号: G249.27

文献标志码: 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2.057

收稿日期: 2018-12-26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乡村文化振兴中文化载体支撑体系研究”(HB18YS038)。

作者简介: 刘君君(1964—),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整理与分析、信息咨询、用户培训。E-mail: hljlusk@sina.com。

(责任编辑:赵中正)

标签:;  ;  ;  ;  ;  ;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