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作品中对象细节的叙事功能_艺术论文

论影视作品中对象细节的叙事功能_艺术论文

试论影视作品中物件细节的叙事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件论文,影视作品论文,试论论文,细节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影视创作过程中,人们往往在剧作上,在表演上,在摄影、美术、录音(作曲)等造型手段上着力,并以此来打造整体叙事。其实,在影视叙事的整体构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甚至被轻视的叙事元素,那就是物件细节的运用。在具体工作中,物件的设计、选取与运用从属于影视美术部门,因此,人们往往把物件看做是造型手段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物件细节的叙事功能。实际上,物件是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导演元素,如果运用得得体恰当,通过物件细节的设置可以构成影视作品叙事的核心内容,物件细节可以参与叙事、参与刻画人物性格与塑造人物形象、参与影视作品主题的表达。

一、物件:影视作品的重要叙事元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物件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件。我们往往会随身带有诸多经常使用的各种物件,我们所处的空间环境里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物件。可以说,物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条件,是构成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内容。影视作品中同样也离不开物件。剧中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件,剧中人物也会随身携带、随时使用各种物件,物件在影视作品始终与剧中人物相依存,构成了影视作品中人物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内容。

“物件”,又称道具,源自戏剧,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原本指戏剧演出中所用的家具、器皿,以及其他一切用具的统称。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实际创作时,往往将之称为“道具”,而在理论表述时,则称之为“物件”。道具与戏剧艺术密切相关。“戏”的繁体字就由“虚戈”两字构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戈为戏(戲)”。由此可以看出,道具在戏剧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话剧中的桌椅板凳等道具,既是舞台空间的构成部分,也是演员活动的支点。而在戏曲中,马鞭、拂尘、扇子、巾帕、船桨、刀、枪、剑、戟、旗幡等,都是演员手中常见的完成假定性动作的重要依据,起着帮助演员表演的作用。此外,从剧作层面上考量,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传统戏曲还是现代戏剧中,都有利用重要道具来展开剧情、参与叙事、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比如,《碧玉簪》、《十五贯》、《拾玉镯》、《桃花扇》、《红灯记》等,这些戏剧戏曲作品都围绕着某一个核心道具来结构情节,作品的情节设置与发展、人物性格的刻画与人物形象的塑造都与某一核心道具紧密关联、密不可分。

“道具”一词进入影视领域后,含义没有太多变化,依旧是指与“场景和剧情人物关联的一切物件的总称”。①其参与剧作的功能也相似,在很多时候也是影视作品叙事的核心构成元素。这些物件既可以是剧中人物随身携带或使用的物件,也可以是影视艺术空间构成的物件。不过,因为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在空间形态构成上的区别,两者在道具的具体应用上有着一些较为显著的差别。比如,戏剧道具可以有很强的假定性,在戏曲中还可以允许程式化的虚拟道具,道具的运用更多的是追求神似而不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在影视艺术作品中,道具要求外形、质地逼真准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经得起特写镜头。此外,因为受空间环境制约,在戏剧舞台上难以表现的许多大型道具,在影视作品中却可以摆脱空间环境的限制,从而得到非常有效和具体的表现。比如,大型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因此,从应用角度上看,影视作品中的道具所涵盖的范围比戏剧戏曲艺术中的道具更为广泛,几乎所有现实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物件,甚至是想象中的物件,都可以成为影视作品中的道具。所有这些出现在影视作品画面中、观众可以看到的或者是可以感知到的、与人物或者空间环境密切相关的、或者是具有戏剧性因素的各种物件,构成了影视作品中人物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内容。

二、叙事潜质:从普通物件到物件细节的升华

当某一普通物件一旦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被多次强调,并和影视作品中的剧中人物命运、事件纠葛以及剧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能在影视作品中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展开并串联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强化冲突等作用,该物件就具备了参与叙事的可能性,我们一般将这类物件称之为影视作品中的“贯穿物件”(或者叫“贯穿道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件细节”。这样的物件与影视作品的情节主线、人物命运紧密相关,可以营建特定的规定情境、使人物的内心得到外化,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且还可以参与剧情叙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作品主题的表达。

在可能性上,任何一种物件都具备参与叙事的潜质。但普通物件是影视艺术进行空间环境营建的重要创作手段,是影视作品视觉形象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影视作品视听形态构成的重要元素,只有当物件与影视作品中的剧中人物心理、人物行动密切关联时,普通物件才能上升成为“物件细节”,才具有参与叙事的功能。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道具,都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的物件细节。物件细节无所谓大小和种类,既可以是大道具,比如,一辆汽车、一列火车、一架飞机,或者是一艘轮船,也可以是小道具,比如,一枚戒指、一条手帕、一把折扇、一支手枪、一枚印章等,甚至可以是某一类特殊道具。比如,电影《香水》中的具有特殊气味的香水,有的影视作品还以动物为物件细节。物件细节通常在剧本中就已规定,根据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而安排,从而起到推动情节主线向前发展的作用。

任何物件都可以成为物件细节,但物件细节并不等同于普通物件,而是普通物件的升华。在很多时候,普通物件往往只是人物外部形象或者环境空间构成的一部分,尽管出现了很多次,但它仅仅起到展示时代背景、表现时代特征的作用。比如,缀有红五星的灰色八角帽是红军时代的标志,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的搪瓷茶缸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见证,“红卫兵”袖标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而许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更是需要具有明显年代特征的物件来营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气氛。这些物件都只是普通物件,不构成物件细节的特征,因此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具有相应叙事功能的物件细节。

普通物件上升为物件细节,能够参与叙事、成为剧作核心,必须通过这两方面的途径:(1)将物件细节与人物命运、事件纠葛密切相关起来。只有当物件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事件纠葛以及人物所处环境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时,该物件才能在影视作品中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展开并串联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强化冲突等作用。(2)通过物件细节来支撑情节贯串线,赋予它推动情节发展的力量。只有当物件与情节主线发生密不可分的关联、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时,该物件才能起到情节贯串线的作用,才能发挥它的叙事功能。

三、叙事功能:物件细节在影视叙事中的作用

物件细节叙事功能的发挥,主要以诉诸视觉或知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来揭示影视作品的规定情境、帮助刻画剧中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参与叙事和渲情,从而帮助完成影视作品主题的表达。影视作品中物件细节的叙事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构成规定情境的一部分。

关于规定情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这么说的,“这就是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作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在创作时演员应该注意的一切。”②在影视作品中,规定情境是叙事的重要构成部分。规定情境的建置,是导演工作的关键步骤。

我们说,物件细节可以构成规定情境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物件细节既与人物密切相关,也与环境空间密切相关。物件细节往往是人物行动的支撑点,或者是场景陈设的构成内容。我们设置的物件细节应该是既可以有效地揭示人物的身份、刻画人物的某些性格侧面,也可以展示时代背景,交代环境空间特征,形成特定的情绪氛围。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就是影片规定情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既揭示了颇具时代特征的空间环境,营造了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绪氛围,同时又与剧中人物命运密切相关,也刻画了人物性格、揭示了人物内心,并展示了人物关系的转变,最终有力地帮助了影片主题的表达。

2.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外化人物内心世界,推动人物行动。

我们设置物件细节时,不仅仅是将物件作为剧中人物的随身用品、装饰品,或者是场景空间里的陈设,同时也要使物件有助于体现人物性格,有助于揭示人物内心,并为人物的行动提供动力与支点。

物件细节因为与剧中人物密不可分,因此,物件细节总是带有主人公性格方面的信息,也往往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外部体现。甚至当主人公的形象不再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物件细节自身依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德国导演汤姆·迪克威的影片《香水》中,香水这一物件成为了主人公人物性格发展的依据,成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依托,同时,制作出完美的香水也是主人公行动的最大动因,因此,作为物件细节的香水成为了影片情节结构的主要推动力。

3.使人物关系纠葛,从而改变人物命运。

围绕某一物件,不同人物之间可以因此建立起关联,从而勾连起复杂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因此形成矛盾与冲突,甚至构成事件,改变剧中人物的命运。这样,物件细节就直接影响到了影视作品的情节结构,直接参与了影视作品的叙事。

在影片《红色小提琴》中,那把起核心作用的小提琴,原本是小提琴制作工匠制作完成的众多小提琴中的一把,当这把小提琴与剧中人物的命运和事件勾连在一起,它就不再是一把普通的琴了,而是成为跨越数百年,关联起多个国家,多组人物命运的一个重要物件细节。这把红色小提琴勾连起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小鞋子的丢失,导致了兄妹之间人物关系的改变,也改变了人物的行动。而王小帅导演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中,那辆单车勾连起了城里孩子和乡下进城打工孩子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在电影《香水》中,正是为了香水,主人公不惜杀戮多名少女来获取制作香水用的体味,从而纠葛起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改变了剧中多个人物的命运。

4.使事件纠葛,强化冲突,推动剧情发展。

将物件细节设置成为一部影视作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核心,通过物件细节来使事件纠葛化、强化冲突,推动剧情发展。这类物件细节往往贯穿全片始终,在叙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物件细节影响着主人公的命运,控制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方向,事件和冲突因此不断得到强化,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结构因此变得曲折跌宕。比如,《拾玉镯》中玉镯、《桃花扇》中扇子、《十五贯》中的钱币、《红灯记》中的密电码、《大刀记》中的大刀、《十七岁的单车》中的自行车、《红色小提琴》中的小提琴、《香水》中的香水、《小鞋子》中的小鞋子、《水缸》中的水缸等物件都是该作品中使事件纠葛、强化冲突、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物件。

物件细节使事件纠葛、强化冲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1)物件细节成为引爆事件的导火索。也就是说,一个物件,引发了一个或多个事件。如国产影片《疯狂的石头》中,那块价值连城的“石头”,就引发了各路人马纷纷前来争抢的事件。那块石头成了结构事件的核心,成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重要物件细节。(2)物件是事件矛盾的焦点。一个物件既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索,同时还是事件矛盾冲突的焦点。这种物件细节往往贯穿作品的始终,不断引发矛盾冲突,不断强化人物之间的冲突、推动人物行动,所有的事件、人物行动都围绕这一物件而发生、发展。还有在影片《疯狂的石头》中,影片中各路人马发生矛盾冲突的焦点就是那块石头,人物关系因此被勾连起来,事件和冲突因为这块石头不断被激化和强化,诸多人物的命运都因为这一重要的物件细节而改变。

5.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物件作为一种视觉性较强的元素,在叙事过程中,通过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有机结合,有时候还可以起到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的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影片《十七岁的单车》的结尾,当送快递的农村打工青年终于把自己的吃饭家伙自行车要回来,扛在肩上,走过城市的街道时,这辆已然变形的自行车已经升华为一个象征,一个希望,这辆变形的自行车寄托着主人公的希望,也寄寓了创作者的情感。

四、物件细节的设置要求

如前文所述,作为物件,其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帮助揭示剧中人物所处的空间特征及人物的行动特征。在诸多物件中,最具艺术魅力的物件就是物件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运用得贴切恰当,既符合生活逻辑,又具有审美提炼,那么物件细节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果运用牵强失当,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具体的物件细节会成为一种概念化、程式化的符号,反倒成为画蛇添足的设置,甚至伤害到叙事,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最终影响作品主题的表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定要追求物件细节设置的独特性、合理性和具体性。

“独特性”是指设置与选取物件细节时,要另辟蹊径,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以免沦为对物件细节概念化和程式化的运用。需要注意的是,某一物件细节的特质和属性,往往是由影视作品的题材和题旨所决定的,而不是创作方法所决定的。实际上,物件细节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影片所表达的题旨的独特性密切相关,同时,物件细节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影视作品题材本身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在物件细节的处理和运用中,首先要考量的还是作品自身的题材价值和意义,再依据作品的主题有机地设置相应的独特的物件细节。当然,对物件细节的运用不是某种以物件为核心叙事的作品所特有的创作手法,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有独特的物件细节设置。

其次,物件细节的设置一定要具备合理性和具体性。在物件细节的设置中,遵循生活逻辑,以人物性格和情节建构为依据,尽量避免把物件细节进行牵强的比拟和隐喻,避免将物件细节设置成为一种概念化的符号,避免把物件细节异化成为一种抽象化的象征。物件细节在某些时候的确可以体现视觉上的语汇性特征,可以揭示环境空间的某些特质,可以帮助外化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揭示剧中人物行动的动因以及动作发生、发展的实质。我们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理应充分重视和发挥物件细节的作用,借此来更好地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意义的表达。但在实际创作中,在强调物件细节的作用的同时,我们决不能过于夸大物件细节的艺术功能和作用,更不能上纲上线,牵强地赋予物件细节以某种该物件本身所不能承担的象征,从而使物件细节的运用趋于概念化和教条化。这种概念化的象征往往是源于对视觉语汇夸大期待所导致的牵强设计。

无疑,物件细节的最佳运用依旧是以尊重生活逻辑、遵循生活依据为前提,以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依据,以情节发展和建构为依托,以有效地表达主题为目的,对物件细节进行精心设置。试图在某一物件细节中抽象出某一种象征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危险的创作思路。一旦处理失当,这种象征就会成为一种概念,物件细节的生活化的质感会因此而丧失,物件细节不再成为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元素,而将沦为一种晦涩的符号,最终将会导致读解影视作品时显得晦涩难懂,甚至导致歧义性的误读。说到底,物件细节只是一种创作元素,而决非是一把万能钥匙。

注释:

①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页。

②[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一部,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标签:;  ;  ;  ;  ;  ;  

论影视作品中对象细节的叙事功能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