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和镇痛应用的研究论文_姜怡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和镇痛应用的研究论文_姜怡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以往的观点认为神经外科的病人术后对痛反应不甚敏感,多不需要镇痛治疗。且传统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会影响病人的意识、呼吸和瞳孔变化等情况,使神经外科医生不太接受术后镇痛治疗。随着对术后镇痛的深入研究,神经外科术后疼痛问题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和镇痛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镇痛;术后疼痛;应用

1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

1.1发生率

疼痛发生率与手术部位有关。颞下和枕骨下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最高,而额骨手术疼痛较轻,原因可能是颞部和枕部手术伤及肌肉较多。年轻女性、术前用过阿片止痛药的患者疼痛发生率较高,可能是男性能更好预知疼痛。

1.2发生机制

许多患者描述疼痛主要是浅表疼,提示颅脑术后疼痛为躯体痛而不是内脏痛。疼痛被认为是来源于软组织和颅骨肌肉,而不是来源于脑实质。如果手术过程中损伤了上、下颌神经、眼神经、脊神经等也会引起疼痛。

1.3疼痛程度

以往认为颅脑手术后疼痛较之其他手术后疼痛较轻,但调查发现完全不是如此,三分之二颅脑手术患者经历中到重度疼痛,尤其是术后48h最严重,32%患者在48h后仍然感觉疼痛。颅脑术后的疼痛常常被描述为击打样或搏动样疼痛,与紧张性头痛类似。多数人认为颅脑术后疼痛的程度取决于手术的方式。如颅骨手术,特别是听神经瘤和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头痛最严重。幕下手术患者较之幕上手术活动时疼痛更严重。

2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应用

2.1强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与阿片μ受体高度亲和,镇痛效果优于其他药物。研究显示,10mg吗啡给药1h后镇痛效果优于60mg可待因(P<0.01),且追加次数更少(1.5vs.2.3,P=0.003)。对比吗啡、曲马多和可待因在开颅术后的镇痛效果,吗啡和曲马多以患者自控镇痛方式(PCA)给药,单次剂量分别为1mg和10mg,锁定时间均为5min,每4h最大量分别为50mg和200mg,可待因组每4h肌注60mg,结果显示吗啡的镇痛效果在所有测定点均优于曲马多(P<0.005),在第4、12和18h优于可待因,患者对吗啡的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方面,小剂量吗啡(0.1mg·kg-1)通常不会造成意识丧失,吗啡导致明显呼吸抑制的概率小于1%。对比吗啡(PCA单次剂量1mg,锁定时间10min)与可待因(每4h肌注30~60mg)的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结果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实际上神经外科很少使用吗啡。首先,吗啡作用时间长,代谢产物仍具活性,可能诱发抽搐,对颅脑外伤者尤为不适用;其次,小剂量吗啡(2~3mg)不引起神经功能恶化,但仍可改变脑血流量和脑组织氧摄取之间的平衡,从而诱发高灌注状态,升高颅压;第三,严密的护理监护是避免吗啡导致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的必备条件,密切监护患者状态并调整滴度可降低风险,但非重症监护病房很难实现足够的护理配比。此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患者对PCA依从性差也限制了吗啡的应用。上述原因导致吗啡即使能最大程度满足镇痛需求,也无法在神经外科术后广泛应用。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为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用于术中或重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痛,也用于PCA镇痛。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可敏化痛觉,导致患者对镇痛药物需求增多,一般不用于术后镇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哌替啶代谢产物具有神经毒性,累积中枢系统导致焦虑,因此不作为常规镇痛药物使用。

2.2弱阿片受体激动药

可待因为弱阿片受体激动药,经细胞色素酶代谢为吗啡发挥作用。可待因是神经外科术后优选的镇痛药物,主要基于:(1)呼吸抑制作用弱;(2)几乎没有镇静作用;(3)常规剂量不易引起瞳孔缩小,不影响神经学评估;(4)可满足大部分神经外科术后镇痛需求]。可待因作用弱于吗啡,肌注60mg可待因与肌注5mg吗啡等效,可待因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0%,每日口服240mg可待因相当于肌注12mg吗啡,可满足90%颅脑术后的镇痛需求。可待因代谢存在个体差异,5%~15%患者不能将可待因代谢为吗啡而无法镇痛,另有10%患者为可待因快代谢者,标准剂量下,代谢为吗啡的比例增加造成过度镇静或呼吸抑制。此外,可待因所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吗啡。

羟考酮为口服弱阿片受体激动药,恶心与呕吐发生率比可待因小。羟考酮直接激动阿片受体,因此不存在代谢差异,羟考酮常联合对乙酰氨基酚镇痛,口服60~120min后达到最佳效果。

2.3混合机制的阿片受体激动药

曲马多兼有激动阿片μ受体和抑制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作用,成瘾性小,呼吸抑制弱,适合呼吸状态不稳定者。静脉注射1.0mg·kg-1曲马多不引起颅压和脑灌注压升高。曲马多镇痛弱于可待因,75mg和50mg曲马多镇痛效果均弱于60mg可待因。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每片5/325mg)联用吗啡的方案中加入曲马多,试验组疼痛评分更低,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和吗啡的消耗量分别从13.3片和11mg降至8.5片和6mg,住院时间从4.1d降为3.1d。曲马多导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达50%,显著高于吗啡(20%)和可待因(29%),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单次剂量高于75mg更易发生。此外,曲马多可诱发癫痫。一项纳入9218例患者的大型回顾性研究发现,曲马多使用者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者(8.7/1000vs.2.4/1000,RR=3.6)。曲马多禁用于癫痫未控制者,癫痫得到控制,但仍服用抗癫痫药物者,曲马多可降低癫痫发生阈值,也应慎用。

2.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疼痛也非常有效,在用于术后疼痛时可以降低吗啡的使用剂量,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但非甾体抗炎药由于其抗血小板机制,有引起颅脑出血的危险,限制了在神经外科的使用。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上与曲马多一样有效,比曲马多具有显著较少的不良事件发生。对乙酰氨基酚是用于治疗轻到中度疼痛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没有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止痛药的副作用,但是止痛效果有限。

2.5头皮神经阻滞

是指通过神经区域麻醉阻断头皮感觉。结合全身麻醉可以稳定神经外科术中刺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头皮神经阻滞常选择眶上神经、滑车神经、耳颞神经、颧颞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Chaki使用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头皮阻滞,术中疼痛控制良好,虽然局部用药剂量较大,但是血中浓度并没有达到中毒水平。一般来说,头皮阻滞是一项用于减轻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安全技术,而且,使用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阻滞头皮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吗啡用量。

结语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尚无一致意见,研究表明约2/3的患者在术后48h内出现中到重度疼痛,而这种疼痛往往未被充分治疗。因此,需应充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制定镇痛方案,从而为患者营造最为良好的治疗条件。

参考文献:

[1]古紫云,刘丽华,陈燕玲.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负性情感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5):95-97+148.

[2]宋雅莉,周红,张瑛.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19-320.

[3]程竞,傅先明,牛朝诗,姜晓峰,李仲森,何金超,贾力.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05):215-218.

论文作者:姜怡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和镇痛应用的研究论文_姜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