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俭:科学没有年龄界限论文

马克俭:科学没有年龄界限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马克俭,扎根贵州61年。随着国内空间结构研究的广泛应用,不少省外高校、科研机构或高薪求贤的企业向马克俭抛出橄榄枝,他都婉言谢绝了:“我舍不得这块自己生活奋斗了几十年的土地,这里有我的根。”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的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大约在60克,是因为不管是什么油,再好的油都可能导致人肥胖,而肥胖是目前很多慢性病的诱发因素,所以首先要把脂肪的摄入量控制住,全天不超过60克,能用于烹饪的大约是25克。

初秋的校园,薄雾隐隐。

走进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一楼办公室,一张极大的办公桌位于中央,桌面上铺满了重重叠叠的图纸,一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拿着铅笔、三角板、丁字尺、圆规在制图板上绘制图纸。

这位老人便是贵州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兼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著名的空间结构工程研究与设计专家马克俭。他扎根贵州61年,穷尽毕生精力,将“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的梦想照进现实。

与贵州结缘61年

“你看,这是我刚来学校时和同事的合照,左边第一个是我,那时候才20多岁,没想到这一晃眼61年过去了。”今年86岁高龄的马克俭抚摸着泛黄的老照片说。

1933年,马克俭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北岸一个叫马店的小山村。1958年,他从湖南大学土木系毕业,正赶上学校号召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由于他小时候因避难在贵州生活和求学过一段时间,同学便问,贵阳你去吗?他斩钉截铁地说:去!

那时从长沙到贵阳没有直达汽车,他和其他30多名同学满怀激情和斗志,坐着马车一路向“黔”,颠簸了好几天才来到贵州工学院(现贵州大学)任教。从此,他便和贵州结下不解之缘。

上午9点,马克俭就到办公室开始工作。他的助手介绍:“几十年来,马老每天都是如此准时,风雨无阻。”

马克俭院士在研究工程图。(贵州大学供图)

于是,根据贵州实际情况,他开始琢磨从减少成本入手,进行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1985年,他的成果首次应用于贵阳市花溪区一所疗养院的食堂修建工程中,使有限的土地空间得到极大利用,建造成本节约20%。从那以后,马克俭的作品一个接一个问世:东北最大的超市“长春欧亚商场”、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青海西宁市劳动大厦、贵阳超高层五星级凯宾斯基酒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他的研究成果在全国18个省(区、市)的实际建筑工程中运用多达200多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两亿元以上。

2006年,他和团队开始介入“磷石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就是将磷石膏浇灌做成墙体,采取分层分段浇制石膏和混凝土,这一新工艺具有保温、隔热、隔音的建筑节能功效,如果用在小高层住宅建筑上,“石膏房”可以减少工程造价15%—20%。由于石膏废渣取代了粘土砖,每年可节约几十万亩土地。这在贵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试验成功后,不少企业来找他合作。

1961年,马克俭(左三)和同事在自建宿舍前合影。(贵州大学供图)

纸上成果变地上高楼

和其他安享晚年的老人不同,忙碌已深入马克俭的骨髓血脉,成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常态。他一周工作6天,除去在外开会、讲课、做工程、辅导研究生博士生,只要在贵阳,时间基本上是在研究中心度过。

在不中断各海岸电台的水上安全通信服务的前提下,分阶段更新改造各海岸电台收发信台通信设备并研发基于IP控制的新中控系统。逐步调整通信电路布局,最终形成以广州海岸电台中控台为海区总值守台、三亚海岸电台中控台为海区灾备值守台,各海岸电台收发信设备统一接入总值守台和灾备值守台的海区通信设备一体化架构,实现南海海区通信业务、设备、信息等资源融合共享。

随着国内空间结构研究的广泛应用,不少省外高校或高薪求贤的企业向马克俭抛出橄榄枝,他都婉言谢绝了。“我舍不得这块自己生活奋斗了几十年的土地,这里有我的根。”马克俭说。

要选择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土地,面积选择5亩以下的稻田比较合适。田埂要加固加高到40~60cm,四周设置高70cm的防护板(网),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田间开挖“田”“十”或“井”字状沟,沟宽30cm,深30~50cm,田溜(施用化肥农药时,泥鳅暂栖场所)设在进排水口附近或田中,深40~60cm,沟溜相通,沟、溜面积占总面积15%左右。种苗放养前,施足有机肥,并用生石灰对稻田进行全面消毒,杀死有害生物。

技术不断突破,成果不断丰富,使他被越来越多人认可。2007年,马克俭荣幸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贵州工程院院士零的突破。

(2)苗种放养。每亩面积放养规格为150.0只/kg的扣蟹500~600只,小龙虾10.0~15.0kg/亩,同时在池塘中放养6~8尾/kg的鲢、鳙50~80尾。放养鲢、鳙,不仅可有效利用池塘水体的空间,而且可以控制水体的肥度,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5.0~40.0cm。

当选院士后,马克俭经常去省外开会分享研究经验,别人总问:“你的创新、专利,独创的规程,突破性的进展,在偏远山区怎么能脱颖而出?”

“因为我遇上了好的科研环境,好的学校、好的领导,有他们大力支持才会有我的今天。”马克俭心中清楚,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今后自己更要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回报贵州人民。

耄耋之年仍倾情研究

马克俭的专业是和建筑结构打交道。贵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山多地少,修建一栋建筑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和水泥。他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

“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创新。”马克俭40多岁开始研究空间结构,每次有了新的想法总要在图纸上画出来,用他的话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上世纪90年代,他研制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既做到了大柱网、大开间、灵活划分房间的多功能综合应用需要,又达到了造价低廉降低成本的目的。

2018年,马克俭办理院士退休手续,退休后随即返聘回原单位,以新的身份继续发光发热。“搞科研的,退了脑子也停不下来。贵州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经济总量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马克俭笑着说。

马克俭兢兢业业的专业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了他带的研究生,从他那里,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情感因素的融入,无论是对老师的数学知识讲解还是学生的实际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了情感的融入,老师的讲课针对性更强,冰冷生硬的讲解也会变得更加耐心和温暖,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也会由以往的被动参与转变为带有浓厚兴趣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学习参与度,而且对于学生探究深化学习等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据了解,“粮丰”专项进园区正有序推进,各项目核心示范面积累计约26万亩,辐射面积1433万亩,培训农民139414人次,培训农技人员3708人次,示范技术和产品388个,示范品种255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马老师每次给我们修改论文都是亲力亲为,并且非常细致认真,这种在学术上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贵州大学2016级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徐增茂说。

扎根贵州61年,弹指一挥间,从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马克俭亲历了那一代科技人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贵州61年来的沧桑巨变。贵州从最初只开设一个班的土木建筑专业,到如今多所高校设立了土木建筑专业本科,3所学校获得土木建筑硕士授权点,一所学校获得博士授权点;贵州大学从最初他到校时的50多名土木建筑专业学生,到如今培养硕士、博士近百人,本科生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成绩和变化折射出的是新中国科技人的奋斗史,更是贵州高校事业的发展史。

如今,马克俭已步入耄耋之年。很多人问他什么时候颐养晚年?他总是回答说:“活到老学到老,科学没有年龄界限。能够继续工作,为贵州科技事业发展做些实事,就是我生活中最幸福的事。”现在,马克俭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混凝土蜂窝型空腹夹层板楼盖技术,成果应用后将为贵州乃至国家节约更多土地空间和建造成本。

(责任编辑 / 岳振 )

标签:;  ;  ;  ;  ;  

马克俭:科学没有年龄界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