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时空演化与空间布局模型研究_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绿地时空演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绿地论文,时空论文,模式论文,空间布局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398(2002)05-0041-04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扩展与城市绿地时空演化趋向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人口规模上表现为城市人口膨胀,从用地规模上表现为城市用地蔓延。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诸多方面起着其他用地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扩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城市绿地职能的时空演化总是和城市的发展相同步,城市绿地空间分布随城市发展的自然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绿地自然演化图式

Fig.1 Urban Greenland natural evolution

在城市建设发展初期,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均较小,处于周围大片山野绿地和农业生产绿地围绕保护之中,公园自然度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区公园绿地由于其竞争的脆弱性被蚕食,而受地价等因素的制约,大规模的公园绿地区位移向城市郊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地域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原来位于郊野的绿地,亦受城心的辐射与冲击,娱乐等各项设施增加,公园自然度降低。城市绿地总比例减少,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即随着城市发展,绿地的设施程度增加,自然度降低,绿地性质出现了由连片自然绿地—大型郊野绿地—集块公园绿地—零细街区绿地的演化趋向[1]。

以吉林市为例,从总体绿化指标来看,吉林市1982年绿地面积466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94%。1993年绿地面积988.5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64%。表面上随着城市发展,绿地有较大增加,但这些绿地多是把周围山林、沿江荒滩扩充进来的结果,即用扩大城区包揽山野的办法增加绿地指标,而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绿地仅比1982年略有改进[2],居民集中的核心区实际的生态环境质量是下降的;从公园绿地的面积来看,北山公园、龙潭山公园、江南公园、江北公园是吉林市最主要的四大公园绿地,其绿地面积均在不断缩减。其中龙潭山公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市区森林公园。1991年其占地面积为237ha,1995年占地面积缩减为234ha。从公园的设施度来看,1982年北山公园、江南公园、江北公园均以绿地、花卉观赏、植物建筑小品造景为主,园内设施以座椅、凉亭等少量简单的休息设施为主,龙潭山森林公园更是对自然稍加整饰的低设施或无设施区。1993年,除龙潭山外,三大公园的设施度明显增加,以游乐设施增加最多,普遍修建了大型游乐场,增建或扩建了儿童游乐区,此外为游人服务的餐饮服务设施,如小卖部、小商品售卖点也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伐树毁草修建设施的现象,公园的绿地率普遍比1982年下降了五到七个百分点。表现出随着城市发展,公园绿地的设施度增加,自然度减低的趋向。

根据上述绿地自然演化趋向,为提高城市生态质量,通过立法手段对绿地实行优先保护,防止绿地被蚕蚀和侵占已成为绿地建设的当务之急。

2 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理论与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

2.1 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理论

2.1.1 城市居民游憩出行的共性环境心理

城市居民游憩出行具有共性的环境心理。在对吉林市居民绿地游览动机的调查中得知,亲近自然、探奇求新、亲身体验是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共同环境心理需求。现代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环境,久居钢筋水泥包围中的城市,使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城市居民迫切渴望寻找更广阔的自然空间,这就要求绿地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增加绿地率,提高绿地的自然度。随着生活水平和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市民求新求异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由以往单纯被动地观赏游览转变为将自身溶于环境中,并乐于亲身体验和感受。这就要求在绿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辟富有特色的新奇的活动区,以满足其共性环境心理需求。如冬季在江南公园中开辟专区,可驾冰帆、蹋雪板、乘爬犁,体验冰雪情趣;夏日在松花湖风景区开辟垂钓区,撒网捉鱼就地烹调,自得其乐。

2.1.2 城市居民游憩出行的个性环境心理

随着阶层、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差异,人对环境的认识不同,表现为个性的环境心理[4]。如儿童天真活泼欢娱嬉闹的心态,青年恋人对幽静美好环境的憧憬,老年人喜宁静独处的心理。又如知识文化阶层对环境清新、雅致意境的追求,和普通市民对热闹、火爆氛围的钟爱。正是个性环境心理的差异决定了绿地环境的风格与特色。绿地规划应满足不同的人类生态和文化生态需求,规划建设儿童公园、老年公园、文化公园、主题公园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绿地空间。

根据1998年笔者对吉林市居民户外休憩方式的抽样调查结果(表1),市民的户外休憩方式因季节、职业、阶层、年龄的差异而表现为不同特点。

表1 吉林市市民户外休憩方式调查结果

Tab.1 The inquisitional result of outdoor recreational mode of citizen of Jilin City

项目分类户外休憩方式

季节冬季滑冰、滑雪、观赏冰灯、冰雕、雾淞

夏季逛公园、划船、游泳、扭秧歌

职业工人球类、棋类、一般性游艺活动

 教师干部

 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游园赏景

阶层

 高收入者

 郊外狩猎、射击、打高尔夫球、远距离旅游

普通工薪阶层

散步、观景、游园、划船、垂钓

年龄

老年、幼儿

 在住所附近从事非剧烈活动,散步、玩耍、棋类

青年远足、郊游、从事剧烈运动如球类、赛跑

绿地是市民户外休闲行为得以进行的重要环境保证,绿地建设应满足市民不同的游憩需求。就吉林市情况而言,作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冰雪体育旅游城市,群众性冰雪运动相当普及,绿地建设与冰雪地建设相结合问题应给予突出重视。市内各大公园应一地多用,冬季举办冰灯游园会,浇灌冰场,既充分利用土地又满足市民冬季户外游憩需要;夏季各大运动场馆如滑冰馆、北大湖滑雪场应精心绿化,成为吸引市民参观游览的好去处。要满足不同职业者的需求,建设好江北劳动公园和江南文化公园;要满足不同收入者的需求,在松花湖风景区开辟专门的射击狩猎区和高尔夫球场,吸引高薪阶层和外国游客;考虑闲暇时间长短和不同年龄者的需求,建设好居住小区绿地、市内公园绿地、郊野绿地和松花湖风景名胜区。

2.1.3 城市居民游憩休闲行为的时空规律

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具有时空规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五天工时制的实施,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长假期加之机关企事业单位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居民劳动时间相对减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其闲暇时间呈现三个层次,日常工作8小时外的零星时间;两天的周末空闲时间;季节和年度的一两次集中的休假期。城市居民余暇行为随余暇时间的增加在城市地域空间呈圈层状分布,从市区到郊区可分为日常余暇活动圈、周日余暇活动圈、季节余暇活动圈和年余暇活动圈。这就要求绿地景观建设、休憩地景观建设必须与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模式相吻合,尊重休闲行为的时空规律,相应地搞好城市中心散点状街区绿地—城市郊区集块状公园绿地—城市外围连续生产绿地和风景区等不同区位的绿地体系建设[5]。

2.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

综合上述思考,以吉林市为实例,笔者提出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结合吉林市山城、江城特色,将其绿地空间布局分为波状和辐射状两种分布态势。波状态势又分为三个层次,即三个绿圈。第一绿圈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是适应日间余暇行为需要,为建筑物间的街心绿地、居住区、小区级的街区绿地和市内小游园,除少数集块状公园外,多以小型绿地与建筑物镶嵌分布,立体化整型化,注重与建筑物相映成趣,强调其美学效应。第二绿圈是满足城市居民周日余暇行为的需要,在市区边缘布局的一些大型公园分布区,供市民假日周日休憩娱乐,为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优美环境。第三绿圈是为满足市民季节余暇行为的需要,在城市的近郊和远郊建设的郊野公园、连续的自然山林和农业生产绿地,自然度高,主要为城市居民春游、远足等提供垂钓、野餐、露营的季节性休闲活动场所[6]。辐射状态势即沿江、沿路的楔型绿地穿插于三个绿圈之间,使城市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系统(图2)。三大绿圈与吉林市自然环境密切结合,也与市民的休闲行为相适应,辐射状楔型绿地将三个绿圈连为一体,是空气、水流和昆虫、鸟类的生态廊道,是城市绿地、水网生态系统的脉络。根据吉林市一江三弯纵贯市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全国化学工业基地的特色,在城市不同功能区间布置大规模分隔防护绿地,布置沿江带状公园,重点突出了“水网”与“绿网”的结合[7]。总之,该模式强调波状和辐射状两种分布态势相结合,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依照该模式,2010年吉林市将成为一座生态健全、环境优美、融山、林、水、城、园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

图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

Fig.2 Urban Green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al pattern

3 城市土地利用分区与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策略

3.1 高度利用区绿地布局策略

高度利用区是城市土地集约化程度最高,土地利用最为充分的黄金地区,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和核心区。这里地价飞涨、寸土寸金、金融商业云集,高层建筑迭起,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平面景观,表现出向三维立体空间发展的现代都市风貌。由于该区土地利用的高度经济节约性,加之建筑密集,较难开辟大规模城市绿地。故高度利用区绿地布局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绿地袖珍化、分散化、立体化,同时也要形成相对集块状绿地,以提高其生态效益,将高层建筑节省的土地集中布置为高质量的小型公共绿地。

3.2 改造发展区绿地布局策略

改造发展区通常位于城市老区,由于建设较早,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功能分区不鲜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绿地先天不足。改造发展区绿地建设,一要确保区内原有绿地不被侵占,二要结合旧区改造,充分挖掘用地潜力,积极开辟发展具有相当规模的新绿地和插布于居民区、小区的绿地和宅旁绿地。即结合旧房危房改造,发展小区绿地;结合街路、河道改造发展街头绿地、滨水绿地;结合工厂、仓库外迁发展小型公园。这种以小聚大、积少成多和相对集中的做法,是当前条件下,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增加绿地面积的有效方法。

3.3 城市新区绿地布局策略

城市人口增长与规模扩大,在地域上表现为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和新市区的出现。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处女地,城市新区的绿地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和新区土地利用规划预留大规模绿化用地,按照散点状小区绿地、集块状公园绿地和专用绿地,条带状道路绿地和分隔绿带相结合的要求,构造绿地系统。做到绿化与建设同步进行,营造一个布局合理、生态健全、环境优美、质量升级的绿色空间。

3.4 城市郊区绿地布局策略

城市郊区处于城市人工环境和农村自然环境的交接处,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利用经营较粗放,可提供大面积的可用绿地。特别是我国当前城市人口密集、建筑密集,老城市近期不可能获得大量市内绿地,重视和加强城郊绿地建设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城市郊区绿地布局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城市外缘布置大面积环状绿地,对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其郊区大面积荒山、坡地、河道等丰富的地形,规划建设防护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以在城市周边形成多层次、大规模的绿环;对城市周围缺乏山林的城市,要刻意营造大面积的环状绿带,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8]。此外应利用城郊放射性道路、铁路、河道及高压线走廊两侧建设大规模的带状、楔形绿地;成片保留郊区优质菜田、农田,规划形态由宽到窄,由郊区深入中心区的楔形绿地;在夏季炎热城市,平行于夏季风方向设置楔形绿地。各种楔形绿地把市区内部各类绿地和市区外围环状绿带联为一体,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整体。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提供了游憩场所,更重要的是起到了“通风引道”的作用,将自然纳入城市,将城郊森林绿地形成的新鲜空气输入城市,改善市区环境质量。

标签:;  ;  ;  

城市绿地时空演化与空间布局模型研究_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