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模仿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初中生英语模仿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模仿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能力论文,小学论文,低年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培养英语模仿能力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教育部,2012:10)。其中,课程目标中的一级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小学低年段英语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试行稿)》把“评价维度”中的“学习习惯”分为观察习惯、倾听习惯、模仿习惯和书写习惯四个评价内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015)。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语言模仿能力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6-10岁的语言黄金发展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接触新鲜有趣的事物;在学习能力上,是培养视觉、听觉、口语、动作、准确输入、记忆、表达信息等感知技能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逻辑思维正在逐步发展,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学习策略,如模仿、复述。其中,模仿特别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培养英语模仿能力的基础

      1.生理基础

      6-8岁儿童的大脑发育已经完成了90%,接近成人的脑重。由于大脑的发育,儿童的行为变得更有意识,模仿能力强,对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增强。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这个大脑思维发展和口语表达培养的黄金时期,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心理基础

      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视觉上,他们会有意识地注意和观察新鲜的、有趣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鲜明的事物,在听觉上,他们也更易受到具有趣味性、夸张的或特殊性的声音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知道和把握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从看、听、闻、思、说、触等各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学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他们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维持和促进其继续学习的探究和欲望。

      3.客观基础

      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童的思维和行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敏感期,行为处于不稳定期,记忆处于瞬间记忆期,他们易于模仿自己所看到的行为表现,乐于模仿自己所接触的奇特声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提供正确的、恰当的视听资源,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三、培养英语模仿能力的策略

      1.激发兴趣

      (1)选择纯正地道的模仿资源

      语言知识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五大要素,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语音和词汇的发音模仿是语言表达的第一步。无论是光盘还是磁带提供的录音,都必须是原版的,即纯正地道的模仿资源。在语音和词汇的基础上,学生接触到的对话、歌谣等模仿内容也应是原版的或发音地道纯正的,以让学生感受到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的美感。只有纯正地道的“语言输入”,才会得到纯正地道的“语言输出”。实践表明,原版录音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完全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理应作为模仿资源的首选,而教师本人则应该从发音的口型、舌头的位置、词汇的重读音节等方面给予示范和指导。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本人切不可提供不恰当的发音资源,如有些教师或学生随意进行的录音,这种随意的录音不仅让学生失去了聆听地道纯正的英语语音和语调的机会,而且会对他们造成错误性的引导。

      (2)提供趣味适切的模仿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原动力,也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激发语言模仿的兴趣是首要的。因此,教师有必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模仿内容,以此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兴趣和模仿积极性。6-9岁的孩子往往对动物、卡通这些内容较为感兴趣。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也是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比如,上海《小学英语》(牛津教材)(下同)2B Module l Unit 3以交通工具为话题,词汇的呈现配以卡通图片,在听觉上,让学生感受公共汽车Boop...Boop、火车Choo...Choo、客车Beep...Beep的声音,在表达方面采用对话、儿歌和歌曲等多种形式。在模仿词汇的发音、对话的表达、儿歌的说唱以及歌曲“Here it comes”时,学生都能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创编。由于教材提供的模仿素材在内容、趣味、适切、难度、长度方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设计丰富多彩的模仿形式

      上海《小学英语》(牛津教材)中的Look and say,Say and act,Listen and enjoy,Enjoy a story等板块包含对话、儿歌、故事等多种体裁,可以采用个人表达、两人互动、小组合作、群体表演等形式,既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又让他们获得合作学习的机会。

      首先,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感知对话内容,或提问,或回答,或表达,或赞叹,体验语言的交际性功能。比如,该教材1B Module 2 Unit 3中的Alice拿着水,与生病躺在床上的妈妈进行对话:

      —Drink some water,Mum.

      —Thank you.You are a good girl.

      学生在对话的模仿中感受到了Alice对妈妈的关心之情。

      其次,朗朗上口的英语儿歌具有节奏性和趣味性,语言简洁,结构流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比如,在学该教材1A Module 4 Unit 3中的儿歌“One,two.Red and blue.Up and down.Orange and brown.Kites in the sky.Flying very high.”时,学生乐于模仿、易于模仿。虽然这首英语儿歌最后两句中的词汇超出了小学低年级核心词汇的范畴,但是学生可以借助儿歌的短语形式、句尾押韵等,朗朗上口地进行模仿和表达。

      再次,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加上感情的投入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更增添了语言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授该教材1A Module 4 Unit 1中的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时,学生唱唱、跳跳、演演,乐不可支。

      最后,在英语模仿、复述故事、角色表演、旁白介绍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比如,该教材1B Module 4 Unit 3的小故事“A boy and a wolf”包含了旁白、农夫、男孩、狼等不同角色,虽然语言浅显,但是完整地介绍了故事情节,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模仿和表演中,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感。

      2.培养习惯

      (1)倾听习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一级课程目标第一条要求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语言技能目标把“听”放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首,可见愿“听”、会“听”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对于小学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而言,第一步就是要“听”,倾听标准的和纯正的发音,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语音轻重、长短、停顿,语调的上升、下降以及语速的快慢。“听”是语言模仿的基础,学会倾听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务必安心、静心、细心,在倾听中感知,在感受中感悟。

      (2)观察习惯

      在“倾听”的同时学会“观察”,也是培养语言模仿能力的必要手段。在语言学习的启蒙阶段,除了倾听纯正的发音之外,学生还要正确朗读字母、单词和语句,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型和舌位。教师也要借助手势等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比如:用手指点一点,表示短音或重音;画一条线,表示长音;手向上画弧线,表示语调上升;手向下画弧线,表示语调下降;等等。学生观察的不仅是教师的口,而且包括其他相关的肢体动作。如果说,“耳到”是倾听习惯的养成,那么“眼到”就是观察习惯的养成,它们既是语言模仿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专注力的重要环节。

      (3)表达习惯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全神贯注地听讲,但是几乎不主动举手发言,他们可能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表达,可能因为不善交流而不愿表达。对于前一种“不敢表达”的学生来说,模仿是一种帮助他们开口表达的途径,只要教师提供的模仿内容属于他们学习能力范围之内,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相信这些学生会勇于模仿并敢于表达。对于后一种“不愿表达”的学生来说,教师提供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如对话等,间接地要求他们必须进行交流、合作和表达,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感受成就感和自豪感。久而久之,上述方法就能够提升这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4)对比习惯

      在模仿的过程中,开展对比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听觉方面发音的对比,还是视觉方面口型的对比,都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表现、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激励和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取长补短。

      3.增进理解

      除了“音”和“形”的输入,语言模仿过程也需要“义”的理解。学生模仿可以加深语义的理解,语义的理解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首先,字母的发音方法可以配以口型和舌头位置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模仿字母的发音。其次,词汇的学习也可以配以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词汇的含义,从而达到音形义的统一。再次,在特定的语境中开展对话的模仿,更能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功能。比如2A Module 3 Unit 3的语境是“In the kitchen,Alice helps Mum cook dinner.”,对话内容是:

      Alice:A spoon?

      Mum:No,thanks.

      Alice:Chopsticks?”

      Mum:Yes,please.

      如果没有在特定的语境开展对话,那么“A spoon?”的应答可以是“Yes,it is.”或“No,it isn't.”。“Chopsticks?的应答也可以是“Yes,they are.”或“No,they aren't.”。但是有了影像资料提供的特定的语境背景,学生就能够理解上述对话的来龙去脉。在模仿过程中,除了模仿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学生也可以模仿角色的肢体动作,进一步促进理解和培养语感,提高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二级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言而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模仿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语言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感知、体验、合作、探究、倾听、观察、表达、对比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标签:;  ;  ;  

初中生英语模仿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