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CI看我国高校科研水平_sci论文

从SCI看我国高校科研水平_sci论文

从SCI探析我国高校科研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科研论文,水平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科研论文是科研人员智力劳动的结晶,其数量与质量状况是衡量科研人员总体素质高低与科研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公开发表的论文被同行引用、评价情况,往往代表了论文的创造性或前沿性,影响评价、引用的因素很多,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被公认较为合理而客观的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系统),下面主要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中心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高校科研论文在国内外的地位与国际著名大学存在的差距,从一个侧面探析我国高校科研水平,以及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高校收录论文所处地位

据统计,1996年我国发表的科技论文居世界第17位,收录论文占世界总数的2.04%,这种状况近五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中《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我国论文数由1992年位居世界第17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14位,升幅较大。1996年我国进入SCI系统的论文为14459篇(即外圈),真正进入到SCI CDE(Copact Disc Edition)系统(即内圈)的论文仅8200篇,其中高校收录论文5478篇,占我国总收录量的66.8%。这表明高校科技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其科研论文数量多,成果水平较高,在国际上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表明高校不仅发挥着重要的教书育人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了科学研究作用,是我国不可缺少的科研生力军。

进一步分析我国高校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可以看出收录量最多的是物理、化学学科,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收录数量较少,这一方面说明SCI系统收录期刊中学科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校科研实力不均衡。化学、物理学科发展迅速,整体论文水平较高,而生物医学发展较为缓慢,在CC(Current Contents)外圈收录期刊中,收录生物医学期刊占总期刊的40%,表明这一领域成为国际科研热点,在我国高校中还没有形成优势。发表论文选择CC系统(外圈)选定的影响因子较高期刊有助于提高收录比例。生物学科中我国被CC系统选择的期刊极少,同时大量生物学科论文集中发表在国内刊物,这是影响收录量的一个因素,另一重要因素是学科发展方向应结合国际动态及自身实际,寻找新的生长点,提高我国高校生物学科整体水平。

二、我国高校与国际著名大学存在的差距

1996年度SCI系统收录我国论文8200篇,其中高校论文5478篇。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排前50名的高校被收录论文4326篇,占高校总收录量的80%,其中前10名高校论文数达2406篇,占高校总收录量的44%,占全国总收录量的29.3%。这说明SCI系统收录的论文只分布在我国少数高校中,高校之间科研实力相差极为悬殊。排第一位的南京大学收录论文570篇,比1995年增加118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科研实力上升幅度较大,但与世界著名大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美国哈佛大学每年收录的论文数达8000余篇。就是台湾大学收录论文数也超过千篇,几乎等同于我国前三名高校收录论文数之和。1996年度台湾省SCI系统收录论文8052篇,同大陆收录总数相近,其中高校占81.8%,涌现出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少数几个闪光耀眼的“明珠”,它们几乎承担了台湾省科研论文产出的60%,其医科院校(医院)的科研实力也较强,在前15名中占近30%,收录论文占16%,这与CC(外圈)收录刊物分类比例相近,说明台湾医学研究同国际医学发展趋势相近,具有较高水平。相比较大陆的医学院校相距甚远,也说明我国高校学科之间科研实力极不均衡,同台湾省高校,同世界著名大学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有效的财力,集中投入并有高的产出,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我国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世纪后半期,世界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在科技上领先,谁就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处于强有利的地位;反之,谁在科技上落后,谁就要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在军事上被动挨打,在政治上沦为国际强权政治的附庸。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不能无动于衷,高校更不能无所作为。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从整体上说,科技水平仍不算高,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世界正处于相对和平时期,如果我们不能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全力以赴,加快高校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只有被动挨打。邓小平同志说过:“下个世纪将是高科技的世纪,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世界科学的中心始终是和大学相伴相随的。19世纪德国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柏林大学也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进入20世纪后,美国逐步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这得益于哈佛、斯坦福和普林斯顿等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崛起,这些大学也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因此,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大学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有600余所院校没有一篇论文被SCI系统收录,有100余所高校仅一篇论文被收录,论文被SCI系统收录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科研实力。

增加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是提高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举措。国家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发展重点高校,将国家对科技有限的财政集中投入,突出重点,避免把新增经费用于维持高校正常开支,以致无力发展与提高。

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提高高校科研实力的基础。没有一流的重点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应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同时又要瞄准前沿,符合实际,针对国内高校的科研状况与发展趋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只有前沿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才具有强劲、持久的生命力,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方向只有相对稳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优势。在重点学科建设基础上,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形成一种在学科交叉领域、前沿性课题以及若干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价值课题上具有突破性的学科群体,从而形成和加强新的富有特色的学科优势,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并在若干高新技术领域显示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学科群将会分别带动相关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强化原有的特色和优势,促进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联合,从而提高重点学科的整体水平。事实上,我国部分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中,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已具有一批重点学科,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中,它们的重点学科数占国家教育部总数的近一半,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实力。

标签:;  ;  ;  

从SCI看我国高校科研水平_sc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