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运用分析论文_谭丽娟

子宫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运用分析论文_谭丽娟

谭丽娟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太仓 215400)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观察组实施子宫B-LYNCH缝合。结果:观察组中有效43例(100%),对照组中有效41例(95.34%),2例行子宫切除术,两组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B-LYNCH缝合术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302-02

剖宫产是常见的产科手术,在解决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胎位异常及头盆不称等产科难题方面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1]。另一方面,相对于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而言,行剖宫产的产妇容易出现多种产后并发症,其中以产后出血较为常见。本文分析了子宫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运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年龄在23岁至35岁之间,平均(27.6±1.5)岁。所有入选对象均行剖宫产术且被诊断为产后出血,出血量在535ml至1485ml之间,平均(864.9±17.4)ml。孕周在37周至42周之间,平均(39.5±1.2)周,瘢痕子宫15例,贫血21例,妊高症29例,双胎妊娠7例,巨大胎儿14例。将86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的剖宫产指征、孕周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分娩后均肌注缩宫素、按摩子宫、给予米索前列醇等,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决定实施手术治疗。(1)观察组。实施子宫B-LYNCH缝合,先将腹腔中的子宫托出,并对前后壁施加压力,如出血量减少,则可以实施缝合术。进针部位为切口右侧的下缘3cm与子宫边缘3cm处的交叉部位,进针时采用1号缝合线,进针后在切口上缘2cm处与子宫边缘3cm的交叉部位拉出缝合线。随后再次从宫底上缘3cm处与宫角右侧3cm处进针,并从对侧子宫后壁出针,按照上述方法对前壁下段进行缝合。完成缝合操作后将缝合线拉紧,拉紧时要向子宫体施加压力,同时收紧两条缝合线,随后在子宫前壁与阔韧带处保留缝合线并打结。(2)对照组。常规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在必要的情况下行子宫切除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在评价临床疗效时采用了以下标准:(1)如术后子宫质硬、宫缩良好,阴道出血量≤50ml/h,且出血量逐渐减少或出血停止,尿量正常,其他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则为有效。(1)如术后子宫质软,宫缩乏力,出血量未减少,无尿或尿量<30ml/h,生命体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检验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x2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7.9±15.6)min,对照组为(78.3±17.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明显(t=16.824,P=0.032)。观察组中有效43例(100%),对照组中有效41例(95.34%),2例行子宫切除术,两组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3.896,P=0.048)。

3.讨论

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为了有效治疗产后出血,在产后通常会使用促进宫缩的药物[2]。如常规方法无法有效止血,则可以采用髂内动脉栓塞及动脉结扎等方法,动脉结扎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止血效果,但存在手术操作时间长及费用昂贵等不足,可能增加子宫切除风险及产妇的医疗负担[3]。对此,应积极探索新型的产后出血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方法对8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包括结扎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等,观察组为子宫B-LYNCH缝合,结果证实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子宫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动脉结扎术。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B-LYNCH缝合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实施时间短的特点。在实施B-LYNCH缝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缝合线所产生的外力加快宫缩,同时还能对宫腔及子宫平滑肌起到挤压作用,因此可以促使螺旋动脉尽快关闭及减少子宫中的血流灌注[4]。另一方面,在对子宫施加压力后可减慢血流速度,加快血栓凝集,同时可压迫血窦及关闭血窦,因此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5],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与目前的报道大致相符。为了顺利实施B-LYNCH缝合,则应掌握好相应的手术指征,包括剖宫产后宫缩乏力,采用缩宫素治疗后无效,产后出血量≥500ml等。综上所述,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时运用B-LYNCH缝合术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赵家宁,田瑛等.不同休克程度产后出血患者DSA影像表现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23(5):412-416.

[2] 颜建英,黄科华,刘青闽等.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CX43表达与产后出血关系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7):565-570.

[3] 刘先保,张春芳,詹鸿等.右美托咪定在产后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免疫及肺保护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2,33(8):1053-1056.

[4] 刘小华,程蔚蔚.孕晚期部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检测对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J].检验医学,2013,28(6):492-495.

[5] 罗方媛,陈锰,张力等.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五种止血手术疗效的比较及止血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9):641-645.

论文作者:谭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  ;  ;  ;  ;  ;  ;  ;  

子宫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运用分析论文_谭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