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危机论文,中国物流论文,特征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至今,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政府一揽子应对危机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物流市场一改前些年高速增长、规模持续扩大的态势,开始进入稳定增长与结构调整阶段,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一、物流市场总体规模与区域结构特征
1.物流市场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增速明显放缓
从2008~2009年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以及全国物流业增加值几项总体指标的统计数字看,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市场产生了严重冲击,各项总体指标虽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社会物流总额从2007年的75.2万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96.7万亿元,但增速从2007年的26.5%大幅回落到2009年的7.4%,且2009年增速还创下近10年来的新低。
社会物流总费用从2007年的4.54万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6.08万亿元,增速也从2007年的18.2%大幅回落到2009年的7.2%,且2008、200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均为18.1%,表明两年间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2008~2009年期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也呈现出类似态势,两年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从2007年的1.70万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31万亿元,但增速从2007年的20.3%下降到2009年的7.2%,占GDP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17.6%下降到2009年的16.1%。
2.区域物流市场发展差距开始出现缩小趋势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制约,中国东部、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四大地区①物流市场一直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在市场规模、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物流产业发展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地区。
2008~2009年期间,在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加快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开始发生分化。东部及东北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中外资外贸比重高,深受来自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危机的压力,增长有所放缓;中西部则因获得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大力支持,加之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例如200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GDP增速分别为21.4%和21.7%,超过东部地区4.8和5.1个百分点,超过东北地区0.8和1.1个百分点。2009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8.1%,高于全国总体水平5.7和8.0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12.8和15.1个百分点,高于东北地区9.0和11.3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近两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不仅扩大了区域的物流需求,而且大大改善了区域的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使其物流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开始出现缩小趋势。
物流市场需求方面,以货运量为例,200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货运量较上一年分别增长33.4%和23.3%,而东部地区仅增长了6.9%,东北地区则下降了8.3%,由此带来各地区货运量占全国货运量比重发生明显变化。2008年中部地区货运量占全国货运量比重由2007年的23.5%上升到27.6%,西部地区由22.4%上升到24.3%,东部地区则由42.0%下降到39.5%,东北地区由9.9%下降到8.0%。
物流市场供给方面,2008~2009年两年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开展了大规模交通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供给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例如,中部地区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2008年新增高速公路约1500公里,2009年湖南、湖北省又分别有14和15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总里程达2200余公里。西部地区2008年新增公路8.17万公里,2009年又新开工建设八项铁路重点工程。
二、物流市场需求发展特征
1.国际物流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物流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期间国际物流需求持续低迷。2008年,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9.2亿吨,增长7.0%,增幅较上一年回落5.6个百分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835万标准箱,增长12.2%,增幅回落9.3个百分点;2009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6.2%;沿海主要港口中除大连、天津、青岛等港口小幅增长外,其余均为负增长,上海、深圳等外贸依赖程度高的港口还出现了12.5%和16.5%的较大跌幅。
与国际物流需求低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经济政策大力推动下,国内投资和消费活跃。扣除物价水平影响,2008~2009年期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6.9%,从而使国内物流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国内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下,全国港口2009年前11个月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了9.2%;在全国机场2009年完成的945.6万吨货邮吞吐量中,国内航线完成625.1万吨,占全部吞吐量的66.1%,比上年增长10.85%,与国际航线320.5万吨的完成量和0.32%的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
2.扩内需政策驱动汽车家电等行业物流需求明显增长
受政府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驱动,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拉动,消费品行业中的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物流需求在2009年实现了大幅增长,表现突出。
经过多年经济增长,中国城乡居民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汽车消费能力。加之成品油税费改革、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这一消费需求终于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中国汽车生产与消费出现井喷,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379.10万辆,同比增长48.3%;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2%。汽车生产与销售的猛增使多家汽车物流企业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例如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2009年全年业务量增长超过30%,年运输整车达到300万辆。重庆长安民生物流有限公司2009年前3季度整车运输收入实现10.2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2.7%②。
在2009年年初家电下乡政策向全国推广,以及2009年6月开始试点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后,家电行业的生产与销售也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家电下乡中标生产企业累计出货量8184万台,发货金额1435.6亿元。九个试点省市仅在半年时间内以旧换新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360.2万台,销售额140.9亿元③。在承接下乡家电物流配送需求的企业中,一直十分重视农村物流市场布局与建设的海尔集团和中邮物流受惠最大。海尔集团早在家电下乡活动之前就开始大力建设农村配送体系,使海尔产品在整个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中占据了超过1/3的份额。中邮物流由于农村物流配送工作开展较早,网络比较健全,有十几家分公司赢得配送合同,取得良好效益。
3.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增长迅猛
随着电子商务法律、技术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2008~2009年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面向普通个体消费者的B2C、C2C网络购物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8、2009年全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200亿元和24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5%和93.7%,
在B2C、C2C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需求也迅猛增长。据淘宝网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日交易规模约为200万单/日,到2009年6月,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00万单/日,按75%的订单需实物配送计算,2009年全年淘宝快递包裹数超过6亿件。
B2C、C2C电子商务市场物流需求的迅猛增长也带动了国内快递行业的发展。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09年,国内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8.6亿件,同比增长22.8%;业务收入为4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3%,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速。
三、物流市场供给特征
1.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
近两年,在市场驱动以及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大力推动下,多家大型外资、国有及民营物流企业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结构调整机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延伸了重组企业的服务链,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2008年世界最大运输服务供应商之一耶路全球(YRC Worldwide)收购了国内大型零担公路运输企业佳宇物流。2009年3月,中外运与长江航运集团重组成立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外运的核心业务集中在物流、货代、海运等方面,长航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长江航运,合并有助于进一步延伸彼此的海运物流链。2009年6月,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和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合并有利于两家公司对同一城市的场地和设备等资源实现共享,为用户同时办理速递和物流两项业务,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为客户服务水平。2009年12月,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行业龙头企业新时代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完成了对国内零担货物和包裹运输领域最大承运商之一通成物流集团的收购,新时代物流通过收购将其业务领域拓展到国内公路运输市场,将国际货运代理、国内运输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综合于一体,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综合性物流企业。
此外,2009年福建交通运输集团、福建省物资集团、福建省商业集团合并组建了福建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内各地市十一家道路运输集团公司,以河北高客集团股份公司、沧州运输集团公司为依托联合重组,成立了冀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河北、山东和广西等地港口企业也进行了重组整合,加强了各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
2.外资物流企业继续加快进入新兴高端物流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国食品医药冷链、城市快速配送等新兴高端市场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增长依然明显,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市场利润也较为丰厚。但国内物流企业受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制约,目前的服务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外资物流企业则趁机加快进入这些市场领域。
例如,继世界速递(World Courier)2007年进入中国药品试剂冷链,2007年冰岛怡之航集团进入出口冷冻食品物流领域后,2008年澳大利亚太古集团进入中高端进口食品冷链领域,2009年北美最大的公众冷库物流供应商普菲斯在上海开始兴建占地面积2.6万余平方米的冷库,该冷库落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及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最先进冷库之一。普菲斯还计划于今后几年在中国战略性港口建立一个全面的现代冷库网络,为中国的本土及跨国食品企业提供优质的冷链解决方案。2009年6月,DHL在上海建立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该中心主要从事医药物流服务,核心业务是医药产品的国际空运与海运、仓储以及国内派送。2009年8月,日本最大的物流集团——雅玛多控股有限公司与上海巴士物流公司签约,合资成立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主攻网络购物、目录销售、电视购物等B2C或C2C类细分市场。
3.物流企业加大细分市场建设力度
在市场需求不振、业务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近两年一批物流企业开始放慢扩张步伐,转而通过加大细分市场建设力度,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来吸引客户和提高盈利水平。
例如,中远物流自主研发了大件货物滚装上下船计算机模拟系统、公路大件运输决策系统、全球货物跟踪系统等运行和管理核心技术,在大件运输领域树立了优异的品牌形象。开滦物流专注于煤炭物流领域,通过大力开展煤炭流通加工、物资仓储加工配送、运输服务、国际物流与贸易等,2008、2009年物流产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和27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达50%以上。此外,山东荣庆物流有限公司专攻冷链物流,目前已成为国内知名的以食品冷链物流为主的全国百强物流企业。浙江英特则专攻医药物流,目前除为母公司英特药业服务外,还拓展了九州大药房等十几家工商企业的药品存储及配送业务。安吉天地、吉林长久、重庆长安民生等已成为汽车物流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4.物流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我国物流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十分突出,近两年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开始有所拓宽,资金短缺状况有所改善。
首先,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家发改委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均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物流企业发展,为企业资金改善投入状况提供了机会。例如,国家发改委设立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资金;深圳市2009年将物流行业扶持资金总额增加到3亿元,是过去四年总和的1.5倍,以奖励、贴息和补贴方式对物流企业网点设置、兼并重组等进行扶持;福建省2009年新设立现代物流专项资金,重点对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项目进行扶持。一些物流企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促进了企业发展。
其次,更多风险投资基金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继2007年荣庆集团和九州通分别获得2亿元和6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后,2009年远成集团获得中国光大控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融支持,为远成集团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2009年资本市场创业板的推出为创新性的中小物流企业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本年度共有六家物流公司申请创业板上市,其中江苏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批准,成功上市。该公司此次上市共募集资金2.34亿元,用于公司保税仓库及供应链项目建设,预计该项目完成后将大幅增加公司保税仓库面积,优化网点布局,有效提高公司竞争力。
四、结束语
近两年,中国物流市场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结构调整的步伐也显著加快。未来几年,中国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变化仍十分值得关注。
注释:
①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海南等十个省、直辖市,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三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②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http://www.camsl.com/upload/hphn4a_CThirdQuarterlyReport.pdf.
③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ubject/xiaxiang/subjectn/200912/2009120671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