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的社会整合_科技论文

论科技的社会整合_科技论文

试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但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却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完成的,而且科技的生产力和社会功能实现的程度如何,效果怎样,这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特性,同时它还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论述了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性质与功能,以及社会区位和社会心理对科学技术的整合等问题,意在强调通过社会整合来完善和强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使科技更好地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1 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性质

社会整合本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个从自然技术到社会技术的过程,因此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是指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区位环境和社会认知、情感、动机、态度等各种社会心理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使科技逐渐获得和完善自己的社会属性,并形成和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相互融合,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

(1)社会整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属性的获得和完善过程

科学技术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技术的自然属性首先表现在任何科学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科学技术是不存在的。其次,科学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过程,如能量形式的转换就体现了自然的必然性。

但科学技术除了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属性。首先,任何科学技术的目的都不是天然自然界所固有的,只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具有的。另外,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还表现为无论是科学发明或成果应用,它在体现自然必然性的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活动,受多种社会因素制约。还有某些科技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后果,往往是它的发明者当时难以预料或难以想象的(如原子能技术),这也是科学技术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虽然都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属性,缺一不可。但它们除了上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这就是自然属性是科学技术本身固有的,或者说是自生的,是科学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从它产生之日就必须具备的。离开自然属性、违背自然规律的科技成果是不可能降生于世的,象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定律,它就永远不会作为发明成果而被授予专利,得到社会承认。但社会属性却不一样,它并非都是科技自身原来所固有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是随着科技的产生而获得,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完善,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过程。

因此我们说,只具备自然属性而全无社会属性的科学技术不会在社会中存在,不过有了自然属性而社会属性不完善的科学技术虽然会存在,可是也难以在社会中发展,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样的事情在科技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如古希腊的希罗(Hero)曾发明了历史上第一部用蒸汽作动力的机械装置,这是最早出现的蒸汽机原型,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社会既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机械加以实用的需要,也不可能为它提供完善化的物质技术手段,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它是难以发展成动力机械,实现它的功能,而只能作为一种高级玩具供统治阶级欣赏,这就是古希腊对蒸汽机原型社会整合的结果。只有到了17世纪,纺织工业和煤矿工业的发展对蒸汽动力机的出现提供了现实需要,而当时的社会条件也为蒸汽机的出现提供了实际可能,所以蒸汽机才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标志而被载入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册。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社会属性的获得和完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实际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整合过程,即只有经过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整合,人们才提出发明以代替人力和畜力的蒸汽动力机这样的明确目的,并为它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各种社会必要条件,使科技发明的成果被社会所接受,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正是有鉴于此,所以我们才把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这样一个社会整合的过程,归结为科学技术社会属性的获得和完善过程。

(2)社会整合是科学技术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实现过程

科学技术的社会角色,是指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期待和要求。

科学技术的社会角色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所不同,所以社会对科技的整合在不同社会也表现各异。在历史上,人们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始终不睦,而且在17世纪的英国,宗教作为文化价值的表现也占有主导地位,但恰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英国的科学技术却得到了发展。是什么原因使得当时的科学和宗教获得了一致性,并使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有清教主义的色彩呢?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角色起了作用。这一方面因为科学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在当时是促进赞颂上帝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用一种令人信服的科学方式研究自然,以加深人们对造物主威力的充分赏识;另一方面,科学也与清教精神的“功利主义原则”合拍,即科学不仅在赞颂上帝方面起着工具性的作用,同时在扩大对自然界的控制方面也同样起着工具性的作用,而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生活变得更甜密,这在上帝眼里就是善行,上帝也是按照“功德善行”的标准拯救人类的。这样就使得一些神职人员也从事科学研究,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主要成员,他们同时身兼二任(科学家和教士),把实验科学当作宗教事业,把宗教价值和科学价值结为一体,以至最终使宗教以这种方式认同了科学,使宗教与科学一体化,这就是在17世纪的英国,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基本状况。

同样,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整合的结果使科学成为资本家的致富手段,正是这种社会角色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利用科学技术直接为生产服务,发明也成了一种特殊职业,使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与以往时代根本不同。与此相反,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整合下,科学技术的社会角色是“奇技淫巧”,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干,所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大多是失意文人和传统工匠,科学家和技师的社会地位低下,科技活动也不被社会重视,使得中国这块发明的沃土难以相容众多科技之花,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必然结果。

另外,科学技术的社会角色也与它的社会形象有关,即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期待和要求,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社会认知,这就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形象。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社会形象大致可归为三种:一种是斯芬克司式形象,即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希腊神话中带翼的狮身女怪,视科技为荒诞怪物;一种又把科技看成是宇斯式形象,视科技为至高无上、威力无比的巨人;还有一种是撒旦式形象,即圣经中的魔鬼,它带给人类灾难,使人性堕落。(见李伯聪:“略论科技的社会形象和对科技的社会态度”,《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8年第4期。)这三种社会形象描绘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特点。如中国古代的社会整合就使科学技术的社会形象如同斯芬克司一般,欧洲的近代工业社会又塑造了宇斯式的科技形象,而在现代某些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又转变为扼杀人性的撒旦式形象。因此,科学技术社会形象的建立和变化过程,就如同科学技术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一样,实际上也是社会对科学技术进行整合的结果。

2 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功能

科学社会学的功能学派曾利用功能分析法来研究某些事物或活动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某种事物活动之所以会在社会中造成后果,是因为它具有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三种:显功能,它是和人们目的直接相关,因而被明确认识到的积极功能后果;潜功能,它是人们未曾预料到,因而被忽视的潜在功能后果;反功能,它是和人们原来预料相反的一种消极消级功能后果。

社会整合作为社会系统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活动过程,它也具有上述三种功能。

(1)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显功能

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显功能是指通过社会系统的整合,提高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科技被人们所认同,被社会所接受,以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例如我们通过对科技发明过程的社会整合,使发明成果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成为被社会接受的潜在技术;通过对科技应用过程的社会整合,弥补应用推广过程中的“断层”现象,使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变为社会的现实技术;通过对技术改造的社会整合,使原有的成熟技术得到更新,更好地发挥生产力功能;通过对引进过程的社会整合,使外来技术被新的技术风土所接受,被新的社会环境所相容。上述这些都是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显功能。

(2)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潜功能

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潜功能是指由于社会整合一方面造成了社会对科技的相容性,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科技对社会的适应性。但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有时候就容易产生人们始料不及的社会后果。如过分强调发展中国家引进对社会适用性较强的“中间技术”,往往就会形成先进与落后国之间潜在的等距离追赶现象。另外过分强调科学技术必须得到公众认同以获得社会相容性,这也容易迁就社会公众的保守态度,增大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阻力,象西方国家的核电站建设就往往如此。

(3)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反功能

我们说社会整合的目标是通过社会系统对科学技术的整合,使科技与社会相互融和,并被社会所接受,实现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但是,社会的整合若使科学技术完全丧失了自主性,使之完全就范于社会的控制之下,那就会造成社会整合的反功能,即整合过度现象的出现,以至一方面使某些科技在社会中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却使某些科技在社会中竟超前发展。这些都和我们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整合的初衷大相径庭,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社会整合的反功能。

由于社会整合存在上述三种功能,因此我们在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其显功能,以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对于社会整合的潜功能,我们应注意不能片面强调科技对社会的适应性或社会对科技的相容性,仅对科学技术进行单方面的整合,同时还要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使社会风土更加适应科学技术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公众态度的调适,使社会公众更倾向于认同的接受新科技。所以我们强调一种双向、动态的社会整合过程。进一步说就是要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整合使之适用于社会,同时又要对社会进行调适,使之适应于科学技术。只有科技与社会双方的相互适应,才能更有效、更合理地使科学技术被社会所接受,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功能。

对于社会整合的反功能,即过度整合的现象应如何看待呢?一方面我们认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说,尽管社会对科技的整合使二者趋于一体化,但科学技术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留自己的自主性,保留自身发展内在的规律性,它不会完全就范于社会的控制。正象德国技术哲学家C.罗波尔所指出的那样,尽管一个社会可以成功地阻止某项技术的发展,但它却无法保证此技术在特定控制范围以外再出现。如SST 技术(超音速运输机)由于其噪音对人体健康有害并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美国政府、工业界和公众之间经过长达12年的争议后,最终于1971年5月被国会投票否决,取消其发展规划。但SST技术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发展,英法联合开发的协和式飞机使之获得了成功。这就是科技自主发展的逻辑力量之所在,所以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程度是有限的,整合过度并不能完全扼制科技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整合过度造成某些科学技术超前发展,人们在社会对科学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掌握社会整合的力度与方式,不能只根据主观愿望和需要而不顾客观现实和可能,一味追求某些科学技术的实现,这样过度社会整合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尽管在某时,某地可能使某项科学技术出现,但这样的“早产儿”其生命力是难以持久的。如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曾力图引进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此他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使伊朗在“三十年内前进十三个世纪”。但最终这项伟大的计划被浓郁的宗教氛围所窒息,不但引进的现代科技没能被社会所接受,其王室皇族反而被驱逐出境,难以在国土上立足。这样的经验教训就是过度社会整合的一个恶果,它是我们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应引以为戒的。

3 社会区位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J.K.贝尔纳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曾说过,我们可以在不同国家看到不同程度的科学发展,他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角度研究了工业国、新工业国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情况。德国科学社会学家P.万因加特也在论述技术变化的结构时阐明了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对技术的定向组合原则。日本技术论专家林武教授在《技术与社会》一书中也分析了空间地理和社会文化对技术的约束条件。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区位对科学技术的整合是有密切关系的。

所谓社会区位,是指科学技术的社会区域定位,它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所处的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条件,其中每种条件都是科技社会区域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科学技术的社会区位,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生存的区域环境是由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些不同社会区位所共同构成的,所以社会区位整合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自然区位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所谓自然区位,是指科技活动既定区域中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资源、能源、物候形态、地理特征等状况。我国最早的技术著作《考工记》中曾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就是说,工匠的技巧只有和天时、地利、良材相结合,才能造出技术产品。明代的大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曾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天工”相对于人工而言指的是自然力,“开物”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去加工蕴含在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而科学技术活动正是靠人和自然的协作完成的,所以科技若要在社会中实现它的功能,当然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区位对科技的整合,有助于实现科技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我们知道,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一直是“更大、更多、更快”,即大型化、多批量和高速化。但是要实现“大、多、快”的技术目标,则是以自然界的能源和材料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随着七十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战后的石油文明逐渐衰落,能源和资源危机日益明显,“自然资源有限论”使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变化,技术进步的主流开始从大型化,多批量和高速化转变到小型化,信息化和节省资源化的方向上来,国外某些专家甚至发出了“小是美好的”感叹。因此,由于自然区位的整合,那些必将取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新材料技术,以及打开潜在能源大门的新能源技术在新技术革命中迅速崛起;属于“脱能型产业”的微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独占鳌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象钢铁等某些“耗能型产业”以及某些有碍于环境的产业技术,其发展却步履蹒跚,甚至止步不前,这也是自然区位整合的必然结果。

(2)政治区位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区位对科技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国家主义与科技政治化”的倾向上。由于在当代世界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竞争中,科技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的功能超过了人与自然的界限,而更多地被用作政治斗争的工具,象军事技术显示国威,民用科技显示国力,它们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相互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其发展显示了国家主义和科技政治化的倾向。

当然,国家支持科技的发展并不是什么新鲜之举,古已有之。但以前国家对科技发展的研究开发一直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直到二次大战才第一次致力于有关科技的R&D规划, 如原子能和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如此。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它的需要已成为国家支持科技的主要原因。所以目前无论是把科技当作国家能力的工具,还是当作国家特殊的目标,它的发展都成为国人关注的中心,而且各国对科学技术R&D规划的支持也已成为政府永久和制度化的功能。

另外,在政治区位的整合下,某些科学技术的R&D 已不仅局限于科技本身的逻辑和自主性,而经常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这也反映了一种科技政治化的倾向。早在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就认为,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资本家与工人相互对抗的政治工具。在现代社会,科技政治化的倾向更多地体现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科技交往上。比如在原苏联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科技经济合作上,苏联虽然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发展同西方的交往,但同时它也兼顾政治利益的实现,即利用西欧对苏能源和材料的依赖性,分化瓦解西方同盟对苏维埃政权的扼制,打破以美国为首的科技封锁和经济制裁。而美国对原苏联的科技经济合作,则更直接把政治利益放在首位,认为“应当从政治上的代价和利益这个角度来考虑两国的技术经济往来”,“使同东方的经济关系符合美国广泛的政治目标和战略目标。”其实这个借科技经济之道所要实现的政治战略目标无非就是要在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实现“和平演变”,而苏东剧变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可以说是西方“科技政治化”战略成功的一个范例。

(3)经济区位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经济区位对科技的整合主要表现在经济需求对科技实现的制约上。恩格斯曾经指出,“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经济上的需求,这种经济需求会形成科学技术前进的强大动力。社会学家默顿在研究17世纪英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认为,在当时的英国,是经济需求带来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这就使社会形成一种共识,即只有那些能够帮助英国谋求经济统治地位的发明活动,才是最有价值的,他的统计结果表明,当时大约有60%的科技成果与社会经济需求密切相关。而李约瑟博士在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时也认为,由于中国社会缺少对科技发明的经济需求,因而影响了科技成果的社会实现。他指出,“虽然中国社会本身生来就是发明创造的沃土”,但是许多科技成果的利用却比应该得到的要少,“这是因为在一个官僚们决心要保护和稳定的农业社会里缺乏这种需要”。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承认和接受与经济需求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德国学者约纳斯在评价工业革命的起点时认为,虽然淮亚特设计的纺纱机比珍妮机在技术上要先进得多,但晚了30多年的珍妮机却推动了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发明较早、技术又先进的淮亚特纺织机没有成为工业革命的起点,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呢?约纳斯认为,因为淮亚特纺纱机不但制造昂贵,而且还要求机械力的推动;与此相反,珍妮机不但简单便宜,而且通过手动曲柄就可以运动。就这样,以工厂体系为前提的淮亚特机由于经济时机不成熟而被舍弃,而以手工方式为基础的珍妮机却由于适应了当时经济环境的需求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科技必须与经济需求相互匹配,否则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4)文化区位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所谓文化区位,是指在一定社会区域中,科学技术发展所处的文化环境,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不同文化形态,它们对科技发展都有很大的整合作用。

首先,物质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物质文化的大小或总量决定着新的物质文化的发明数量,换句话说,即科技发明数量随社会的文化基础规模而改变,因为文化积累具有指数级增长的趋势。所以,尽管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后来居上,但现代的科学发明,技术创新大多发生在物质文化比较发达的社会,这却是物质文化对科学技术整合的客观现实。

行为文化对科技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技术主体的导向上,即行为文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主体对科技的态度,这从中国、日本和英国三种不同社会的行为文化造就了儒士、武士和绅士三种不同的科技态度就可略见一斑。中国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的行为价值取向使许多有志之士热衰于科举考试,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对科学却不甚关心,视技术为奇技淫巧,这种科技态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实现。与此相反,日本在明治时代初期,很多工业家即是过去的武士,武士道的规范除了忠君思想外,它还使人们崇尚亲手劳动,因而“现场优先主义”使日本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以深入生产第一线为荣耀,这种行为文化的价值导向促进了日本企业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加速了技术创新的过程。英国的行为文化强调绅士风度,绅士式的文化教育使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受到重视,而工程技术人员则与工匠无甚差别,大学理工科学生之比为10:6,这就导致科学主体与技术主体发展的失衡,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所以,现代英国工业的衰落与绅士行为文化的整合也是密切相关的。

文化“滞后”的影响体现了观念文化对科学技术的整合作用。我们知道,技术等物质文化属于显型文化,较容易变迁,而观念等非物质文化属于隐型文化,变化较慢常滞后,这两种文化的滞差形成了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阻力。近代电力、铁路技术在中国由于受到“铲墓折庐”“有碍风水”等文化心态的影响而延缓了传播速度,现代某些中东石油国的工业化进程也由于宗教文化的滞后而受到制约。由此可见,通过科学教育和制度变革来缩短观念文化对技术变革的适应过程,有时甚至比技术变革本身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 社会心理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它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这些社会心理过程及心理现象行为。

在如何对待科技问题上,人们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取向,即形成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的科技心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科技心理对其整合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社会认知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科技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对科技价值的认同和评价。社会认知对科技的整合往往会影响其发展的动力、方向和实现程度等。

首先,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时代不同、社会各异,人们对科技的认知也就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如我国古代人们视技术为奇技淫巧,而现在却把科技当作第一生产力,这种强烈的认知反差不仅映射了科技观念的时代差异,而且也整合出古今中国强弱不同的科技发展动力。另外在当今世界,美国对科技的认同偏重于奇特、新颖,在新科技领域的开拓上一领风骚;而日本对科技的认同却倾向于改良、提高,科技产品的“轻薄短小”化已形成社会公众的心理意识,这种认知区别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科技认识的社会特点,而且也整合出不同国家的科技发展方向。

其次,由于科技的自身特点影响人们对它的认知,即科技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形象也各不一样,因而社会公众对其价值的认同和接受也就有所差异,这种整合的结果往往影响科技社会实现的程度。如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人们对衣食住行这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技术”比较关心,印象颇深,所以有关“生活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也就容易被公众认同和接受,能较快在社会中实现。相比之下,象探究自然的“理论科学”和某些工业的“生产技术”人们就比较陌生、比较冷淡,公众对它们的印象比较淡漠,知之甚少,这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科学”“生产技术”变革和创新的关注与认同,不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所以,我们应根据科学技术的社会认知背景及自身特点,来调适人们的科技意识和价值取向,使社会认知的整合有利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2)社会情感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我们所说的社会情感是指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一种内心体验、感受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一般说来,如果社会公众对科技的认同是肯定的,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承认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那么他就会对科技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取向,即赞赏、关心科技,产生科学崇拜及技术乐观主义的情绪反应。相反,若公众对科技的认同是否定的,认为科学存在异化,技术有悖于人性,那么它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情感取向,即憎恶、鄙视、疏远科技,产生反科学及技术悲观主义的情绪反应。

由于社会公众对科技认知了解后所产生的情感取向各不相同,所以社会情感对科学技术的整合也是不一样的。积极的情感取向有助于公众对科技活动的参与、推动科技的社会实现,象日本社会心理上的危机感就是如此。在历史上,美国舰队的入侵和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日本社会产生一种生存危机感,它们看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因此在明治维新后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促进了科技革命的社会实现。如今日本社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科技危机,即由于它目前已引进了欧美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没有了国外科技来源供自己开发,这就迫使它必须自己去创造新尖端技术,这种社会的技术危机感又促使日本在高新技术的创新上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由此可见,危机感作为日本民众的一种社会心理意识和社会情感,它的整合的确加速了技术的社会实现,推动了技术发展的进程。

但与此相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消极的社会情感取向虽也促使公众对科技活动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却往往形成科技实现的社会阻力,延滞社会对科技的接受。象二战之后日本民族对核能技术的“厌恶”情感,其强大势力迫使政府必须保持无核姿态,这就导致日本在核能技术领域始终是步履蹒跚、止步不前,这也是社会情感对科学技术长期整合的必然结果。

(3)社会动机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社会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趋向于科技活动及目标的内在动力、行为动因。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动机是人们参与的直接动力,它能够明确地反映社会公众普遍的共同愿望,标志着社会公众的客观现实需要,体现了科学技术目标的“人心所向”,因而它对科技的整合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不过,社会动机与科学技术行为之间的整合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一般说来,同一种社会动机可以整合出不同的科技行为。比如我国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个社会动机,它可以整合出多种科学技术行为,即第一,在基础科学的某些领域追踪国际先进水平;第二,在高科技领域上有所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第三,在传统技术领域进行改造,使技术更新换代;第四,利用技术引进提高我国的技术开发水平等等。可以说,人们趋向于上述几种科技行为时都可以由同一的社会动机整合引起,也就是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相类似,同一的科学技术行为也可以由不同的社会动机整合。英国学者威廉斯教授在分析英国公众接受新技术的社会动机时认为,对于新技术的发展而言,社会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政府是期望技术创新能使经济增长、税收增加,并增强国际竞争力;企业家则期望通过技术创新增加利润;工人期望技术创新能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维持就业;而消费者则期望技术创新能增加技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由此可见,尽管有时人们参与科学技术活动的行为是一致的,但同一的科技行为却可能来自不同的社会动机。

了解了上述科学技术行为与社会动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们在利用社会动机整合科技活动时就应对二者进行有利的调适,使不同的科技行为围绕一个社会动机,使不同社会动机适合于同一的科技行为,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并形成强大的内在社会驱动力。

(4)社会态度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社会态度是指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综合心理倾向,它主要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构成,上述三种社会心理取向决定了人们对科技的社会态度。

一般说来,如果人们对科技的社会认知取向表现出肯定性评价,社会情感取向表现出对科学技术的赞赏、亲近和关注,社会动机取向亦表现出对科技目标的趋向性,此时人们对科学技术就会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这样的社会态度对科技的发展就会产生强大的整合作用,如高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就是如此。因为人们现在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有所了解,对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高技术更是表现出很高的价值认同;另外,发展高技术对于急待摆脱落后状态,迫切期望能自立于世界科技之林的我国公众来说,在社会情感上亦容易引起共鸣;因此,现在我国的不同地区、社会的不同层次,都形成一股驱向发展高技术的热流,产生了推动人们趋向高技术的内在动力。正因为如此,上述的社会心理取向才促使我国公众对高技术的发展持积极的社会态度,这样的社会态度对我国高技术园区的建设、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高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等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整合作用。

但是在某些时候,尽管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有了良好的认知取向,即认识和了解了科技的价值,不过由于情感上的障碍和缺乏科技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人们对科学技术也会表现出冷漠、甚至是反对的社会态度,这样的社会态度就对科技活动产生不利的整合作用。比如在欧美及日本等西方社会,人们对核能技术的价值虽也表现出认识和理解,即知道核能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二战时所造成的核恐惧印象至今难以消除,形成了社会情感上的障碍,所以现在就很难激发起公众的技术热情,产生社会发展核能技术的内在驱动力。上述这些心理取向,亦就导致了西方公众对核能技术的发展,始终抱有冷漠、甚至是反对的社会态度。这种社会态度整合的结果不仅使西方社会公众的反核运动风起云涌,而且使核能技术在某些国家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延滞。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认知的整合调适虽十分重要,但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的整合调适更是必不可少,只有把公众的社会心理取向调整一致,才能形成人们对科技活动的积极社会态度,进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有利的整合作用。

* 本文受“物宝天华国际基金”资助。

标签:;  ;  ;  ;  ;  ;  ;  

论科技的社会整合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