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质量是信誉的基础,信誉是市场的保障。质量和信誉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建筑工程行业是与人们的直接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建筑工程工地的质量将是整个建筑行业的灵魂。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依旧有着许多缺陷需要理性面对。
1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必要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管理处于重要地位。在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施工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稍有疏忽,项目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出现不合格工程的出现。“质量是信誉的基础,信誉是市场的保障。”质量和信誉是任何企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建筑企业,质量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因此,任何施工企业都应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靠质量取胜,靠质量和信誉打造优品工程。每一项建筑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形象的窗口。任何高质量的项目都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工程项目,抓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已成为关键。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四点:
一是人为因素。在建筑施工中,人为因素主要是指管理者的质量、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操作人员的施工水平。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越高,领导能力和领导能力就越强,就能够很好的掌握目标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质量规划等环节,进而还能更好的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操作员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将施工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
第二,材料因素。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条件是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不能达到有关标准。现在有非法建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在建筑中使用不合标准的材料,这也往往是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同时,还有采购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严格检查和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甚至向他们收取非法利益,这也给项目的质量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第三,环境因素。在建筑施工中,气候、水文、地质、劳动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可能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变的。时间、温度和天气都可能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施工方法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的组织措施、检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流程、技术方案等均为施工方法。部分施工单位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却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等到出现了问题才想到去解决。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为了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实时、有效的质量控制,必须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的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采取管理、组织和技术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3.1 施工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操作要点,通过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这样监理人员在以后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的人选,冈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的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建立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二是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进行检查,达到标准接收,否则拒收。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奖惩制度的实施,对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其职责在于质检员,要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使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2 操作型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大面积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几个作用:一是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二是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三是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是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引起大范围的返工。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对承包商在操作型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加以监控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督人员应注意质量控制的工作方法。事实上,如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是难以取得预效果的,因此,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通过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操作型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产品效果的评价和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是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在检查过程中应实行多层次的检查和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系统包括班组自检、质检员的检查、下道操作人员的检查、监理工程师的验收等。交叉检验制度是在产品完成后,各个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地发现问题。
总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取决于施工现场,这是一项复杂、细致、具体的任务。要获得一个理想的、符合要求的工程,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保证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施工现场的质量,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打造出一项项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涛,胡伯轩,宋广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4)
[2]潘光余,辜筱霞.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2(24)
[3]白春雷.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5(23)
论文作者:喻政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操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