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学困生寻求成功的体验论文_王蕾

为语文学困生寻求成功的体验论文_王蕾

辽宁省凌源市瓦房店中心小学 122505

摘 要:语文教师应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学困生做到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成功学习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工作 学习能力

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里,都有着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早出晚归地上学,风雨无阻,虽然老师讲的一句也听不懂,但凭借着坚强的“毅力”,一节课一节课地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们把鲜花和荣誉都给了别人,把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全留给自己——这就是学困生。

贾兰华老师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多种原因。班级授课制是造成学困生的一个主要成因,传统的课堂教育面向的是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无法完全照顾到基础比较薄弱、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困生。而一旦考试成绩下滑,对学生心理也会造成一定挫败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如此陷入一个恶循环,长期形成挫败感是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转化学困生,要让他们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识、智力劳动、创造的乐趣,应注重对“学困生”在情感方面进行感化。心理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问题浅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立足课堂教学,重拾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学困生学习语文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语文学科没有知识上连贯与系统积累的要求。语文水平的提高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提高途径是多方面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识字、书写的基础要求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好,一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来使学生重拾自信和自尊。如在课堂上,一些简单的不用经过深层思考的问题,可以请学困生回答,回答完毕后要适时地鼓励和表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因为奖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运用这样的强化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运用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重在启发引导,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为避免学困生过多盲目地思考,教师要重启发,落实引导。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由浅入深进行教学,让学困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去判断、去推理。在教师深入浅出的分析中,让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还能帮助学困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这样,也便于学困生对识记有误的知识及时进行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为了让学困生也能深刻领会该文的思想内涵,就可以做一个教学专题,列出小学阶段珍惜时间的文章。经过这样的教学与辅导,学困生的观察就更加敏锐准确了,记忆时也会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学困生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相应提高,也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丰富的材料。

三、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困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抓不住知识的要领,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这样能强化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他们学习的知识变得系统化和结构化。这样,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便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转化与提升。

四、充分挖掘潜能,给学困生以心灵抚慰

当与学困生接触时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对待一些上课不认真的学生,教师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谈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学生自然和老师就亲近了,慢慢上课就会认真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其身上的潜力便可以发掘。作为老师,要客观对待学生,学困生虽有不少缺点,但他们也有很多的闪光点,需要教师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不能鄙视他们,要通过寻找其闪光点,对其充分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平时课堂上,教师也要多给予他们一些“你真行”、“好样的”等鼓励话语,也许就是这些很寻常的语言,但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学困生,会是一次心灵的抚慰与震撼。

五、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成功的学习总会带来愉快的感觉,可以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他们感兴趣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与他们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用这样的目标来激励他们,在实现这些目标时,从中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作文是最复杂、最高级的语文能力之一,作文的本身融合了“听说读写”。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把要求放到最低。如开始可以写一句话,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即可,或者对身边的人与事做简单的描述,甚至对某一个电视节目进行评论等,最后,再慢慢地提高要求。习惯的养成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困生一定会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语文教师应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学困生做到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成功学习的心理体验。

论文作者:王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为语文学困生寻求成功的体验论文_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