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流失原因分析论文_田德才,龚雪梅

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流失原因分析论文_田德才,龚雪梅

田德才 龚雪梅 四川省宜宾县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644600

【摘要】职业中学的学生流失一直是困扰学校领导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尤其是地处偏远乡镇的农村职校更为突出,“流失”现象如何加以抑制,也是职教同仁们长期交流的话题。作为一名职校的班主任,更是深有体会,提高学生的巩固率是管理班级事务首要任务,使得流失率成为学校对班级甚至班主任考核的一个硬性参数。

【关键词】农村职校;流失;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1-067-01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

自1985年职教改革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改革初期的跃跃欲试,到现而今蓬勃发展的局面,有低谷,有辉煌,更多的是有创新和探索。职业高中教育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双重任务,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的流失率也居高不下。学生流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影响学校形象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

学生流失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部分。结合本人十多年的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体会,归纳起来学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目标和追求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底子薄,基础差,没学习目标,整天上课睡觉下课打闹,在家家长管不住,在校老师不愿管,胸无大志无所事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不是打架就是惹祸,老师失望家长伤心。由于受目前招生环境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基础很差,这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自我调节能力差,进入职校后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重。时间久了,在教室坐不住,旷课又要受学校处分,因此就萌发辍学的念头。

2.不自信,自我约束能力差,“及时行乐”思想

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前途缺乏认识,使得学习成为这些学生的负担,从而产生逃避心理。每年新生进校,我们都是按学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编班的,少部分学生是由父母代替选择或听从别人意见而选的专业,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选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不清楚所选专业的内涵,不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与应用价值,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负担,难以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加入辍学的行列。中职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是非观念淡薄,易受诱惑,部分原本想学习的人,看班级里其他学部分职校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一旦在激烈的竞争中败北,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爱看小说、电视、电脑QQ聊天、玩手机打游戏等已成为家常便饭,有的已达到如痴如醉境地。就职校生年龄特征而言,吸收新鲜事物很快,猎奇心重,学生耳濡目染,近墨者黑,一旦瘾发,迟到、旷课之类自然不在话下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学生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困难

从职业学校的学生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以农村学生为主,尤其是农村的职业学校更为显著,因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尽管从07年开始国家对在校中职学生每年发放了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学费减免,近年的扶贫政策和项目支持与减免,但也有的少数农村家庭经济确实特别困难,无法保证学生每月600元至800元的基本生活费用,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面临辍学,走入社会挣钱帮助父母养家。2.家长观念陈旧据调查,多数农村学生家长认为读中职无用,尤其是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家长观念陈旧,只算眼前的经济帐,不为孩子的长远前途着想,认为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一年为家里挣好几万块钱,而读书还要花几万元钱,实在不划算,加上孩子本身读书成绩又不好,再说读了中职还是一样要去打工,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三)学校因素

1.学校管理不严、课堂教学乏味

学校管理不到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力度不够,部分学生中不时发生偷盗、打架等严重违纪事件,更有甚者学生中还存在不良帮派组织,使有的学生感到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还有就是学生在校受到了他人的威胁、勒索、殴打等,迫于淫威不敢向老师报告,不得已而辍学。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有限,课堂教学不吸引学生;不少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听课的机器。现在的中职学生多数是文化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而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还仍然是以文化课为主,开设的理论课程偏多,实习实训课相对较少,基本技能训练无法得到保证。再加上少数指导教师本身技能水平不够难以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耐烦等情况。更有部分中职学校尤其是民办或私立职校基本没有什么实训设备,大部分还是在课堂 “黑板上教技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发现难以在学校实现自已的梦想从而选择辍学。

2.学校学习生活单一

我校办了三十多年职教,但与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无多大差别,早自习、晚自习、一天七节课,周六全天上课,除了每周有两节体育课,部分班级有几节实训课外,其余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听课,可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对这种生活早已厌倦,他们会想方设法,排除万难投身到校外多彩的生活中去。素质教育提倡多年,应试教育模式不衰。“升学”指挥棒依然规范着学生行为。这一切的一切,成绩好的学生已拼搏得筋疲力尽,咬紧了牙关,而差生对这种的生活,早已厌倦,强烈的自尊,过分的自卑,使他们排万难,投身到了校外多彩的生活中去。

3.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不融洽,自尊心受到伤害

进入职校的孩子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在初中时已提前尝到了嘲讽、呵斥、责骂,自尊心已严重受挫。进入职高后,大部分老师能关注学生的积极面,但总有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用一些不恰当的词语,讽刺、挖苦、责骂学生。职校学生的自尊心大都很强,只不过常用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盼望老师的理解、同学的信任、家长的支持,然而却往往得不到,有时他们心里已想改了,因为教师一吼、一罚,把改过的念头给赶跑了,甚至连学生也吓跑了。

“流失”现象在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其对社会、家庭、学校产生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遭遇学困生——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吴樱花).

[2]《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黎志新).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于泓).

论文作者:田德才,龚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流失原因分析论文_田德才,龚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