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及措施探究论文_袁旭

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及措施探究论文_袁旭

新宾满族自治县公路工程处 辽宁抚顺 113200

摘要:我国运输部门的发展有助于加强我国经济,也增加了道路运输的压力,加剧了结构性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了道路的使用。因此,为了预防交通事故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本文研究了道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尽最大努力确保施工水平,巩固道路施工的质量基础。

关键词: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对策

在开展公路的施工质量控制任务的时候,施工的技术在整个建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影响质量水平的核心环节,但是伴随现代新型公路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入和应用的方面,一定要加强对现在公路的施工工程建设状况的分析,从客观具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科学地选用相应的施工的技术,特别要重视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现代新型技术之间的相协调,这样才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防止因为技术应用不正确而造成工程建设受到损害。

1路基路面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

1.1路基路面工程质量的内涵

工程项目指一定施工时间内调集资组合,为取得特定成果开展的系列相关活动。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是通过各种技术规程及相关的合同文件使产品质量满足施工验收规范。道路工程项目主要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与单项工程。道路工程质量评价主要从功能与使用价值进行分析,从项目工程的适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评价。路基路面工程质量特征主要表现在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适用性指路基路面工程项目满足其使用目的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路面抗滑功能及结构性能等。耐久性指工程在使用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续仍能满足功能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指工程建成后使用中保证结构正常使用。公路产品结构的安全度等能否达到特定要求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经济评价重要的指标是投资收益率,工程经济性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使用成本与施工成本之和。

2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

2.1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主要是因为路面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充分压实,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不断渗入水分,致使基层软化;或者是因为施工时沥青拌料的温度不够均衡,压实过程中各个区域的拌料间隙不均衡,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进而出现网裂等质量问题。沥青拌料中的蜡会导致其拉伸应力逐渐减小,应力在面层集聚,路面脆性提高,温度敏感性增大,从而导致横向裂缝。

2.2沥青混凝土路面侧向变形

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侧向变形,粗集料之间的空隙过大,甚至出现离析的情况。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车轮反复碾压,粗集料、混合料在高温加碾压的作用下逐渐压实,沥青混凝土路面载荷力不断降低,路面流动变形不断累积,从而形成车辙。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调整好粗集料之间的空隙率。目前,部分公路建设工程一味追求平整度,导致孔隙率过小,从而出现质量问题。

2.3材料使用不正确

公路施工的主要的材料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不同的施工材料在被使用到具体的施工环境中,会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对于路面施工的质量来说,对混凝土本身就有一定的要求,能够减少施工所需要的费用和所花费的时间,所以比较少出现裂缝的现象。另外,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过程中,不合理不正确的材料也一定会影响建筑的周期。总而言之,会受到季节和严格施工条件的影响,会影响之后施工的开展,而且会带来较多的问题。

2.4路基路面的渗水、排水性能低

长期雨水冲刷会降低公路的整体排水性能,尤其在发生大暴雨天气时,公路路面因为受到雨水长时间的浸泡,导致路面被侵蚀,影响路基的平稳性,破坏路基路面的质量,还降低了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所以倘若想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期限,就要提高公路路基的渗透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公路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3.1严格控制公路施工材料的质量

公路的施工材料在公路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相关人员一定严格管理和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相关参数以及强度符合国家所规定的公路的建设标准,可以通过视密度和压碎值等判断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路面的含沙量和粒径,确保公路的稳定和抗压,从而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

3.2严格控制道路施工中的温度

要想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还要严格控制道路施工中的温度。在所建设的公路里面,有些公路的建设方式是将沥青混凝土和路面结合,因此温度的改变会对沥青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温度。如果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太高,很容易导致沥青受热而出现溶解,进而损害路面或者使路面变形。如果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太低,路面可能会产生沥青胶或是拉沟,从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

3.3严格控制路面的压实度

公路路面的压实度会影响公路的质量,所以在开展公路填料和路面碾压的工作的时候,要严重控制路面的摊铺质量以及碾压的技术,把控好路面压实的速度以及力度,确保公路路面的科学碾压,确保公路路面的压实度符合所设计的要求。

3.4沥青的拌和与运输

通常来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越长,其混合也就越均匀,在拌和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矿料颗粒都裹覆沥青。在烘干后,集料中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混合完成后,拌料需均匀分布,不能出现离析、结团等现象,且加热时间不得大于6h,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材料老化。

拌和设备在卸料过程中,应该分为前、后、中三个卸料层次,有序卸料,以此来保证卸料的温度,避免沥青污染周边环境。如果运输的距离比较远,就需要在运料车上加盖篷布。在运输车厢中刷涂一层油水混合液,可避免沥青和车厢粘连情况。为实现连续摊铺,现场的待卸料车要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3.5沥青的摊铺

在摊铺之前,需要清扫摊铺工作面,如果现场工作面灰尘或者泥泞过多,则需要用水枪冲洗,并在晒干之后才能进行摊铺。如果下层路面已经受到行车碾压,在摊铺之前则要应用粘层油进行铺撒,一般来说,粘层油的用量为0.5L/m。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约为165℃,如果温度低于150℃则禁止使用。

3.6路基路面排水措施

3.6.1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路面水的渗透,使排水不会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所以排出路面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分散排水,分散排水在西北地区以及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应用广泛,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加固路基边坡,施工人员还要在水位比较高的绿洲地带设置路肩排水沟,提高沟坡的排水能力,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上方植被对排水带来的阻碍,避免路面积水。

另一种是集中排水,要求施工人员在硬路肩外侧创建拦水带,另外要和硬路肩路面联创三角形集水槽流水,并在20~50m的范围内制造出互连的泄水口和路堤边坡急流槽,使雨水能更便捷的排到排水沟中。

3.6.2地下排水

路基施工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地下排水方式,通常包括暗沟、渗井和渗沟等,特点是通过地下渗漏进行排水,如果某个排水时间段发生水流量较大的情况,就可以选用渗透管进行渗透。另外,当前市面上有一种有钢圈、滤布和合成纤维的实用软式渗水管,比普通渗水管效果要好很多,因此施工时可以将其应用到地下排水中。

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我国交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关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要有全面的了解,对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在施工的过程中规范应用各项技术、材料,这样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混凝土沥青公路,为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忠文.在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0):30.

[2]邓军华.在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60-161.

论文作者:袁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及措施探究论文_袁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