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对外贸易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10)05-0019-05

一、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与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潘文卿和李子奈(2002)利用统计支出法、线性回归法检验1991~2000年间进、出口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8.7%和3.5%。[1]石传玉等(2003)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内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的,在长期内进口和出口共同作用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2]吴振宇、沈利生(2004)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结果显示进口的贡献率逐年上升,由1997年的9.03%上升到2001年的11.6%。[3]

Mazumdar(1996)利用索洛模型和资本积累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贸易结构决定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4]Levin和Raut(1997)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证实了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李磊(2000)对1985~1998年间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负相关,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正相关。[6]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进、出口贸易与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停留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并未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中所占份额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制造业进行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就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直接关系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拟从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入手,分析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就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期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二、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划分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活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和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本文将对外贸易结构界定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包括进口贸易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是指各种商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出口贸易结构指各种商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

产业结构是指各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构成方式,它既包括劳动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构成方式,也包括资产设备、中间要素以及技术等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构成。从量上来说,它反映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从质上来说,它反映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素质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本文侧重从量上即各部门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研究产业结构。

制造业是我国主要的贸易品,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因此,本文选取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国际上对贸易品的划分标准和对产业的划分标准不一致,需要对其统计口径进行统一。本文将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HS)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SITC)进行对照①,再根据盛斌(2003)的对照标准②,将贸易品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SITC Rev.2)归入制造业28个部门③。

Krause(1987)将贸易品在SITC在4位数的基础上分为四类,即资源密集型产品、非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但按照该分类方法,我国制造业大多数部门产品横跨两类产品。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将上述四类产品合并为两类,即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非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并将其与我国制造业各部门进行对照,将制造业28个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④,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为15个部门,资本密集型行业为13个部门,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⑤

三、数据说明及相关性分析

为确保贸易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本文选取1987~2007年数据为样本,以STIC Rev.2为标准,贸易数据全部来自联合国官方网站⑥,产业数据来自于198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1.行业相关性分析。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分别就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关性检验。考虑到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这两个重大事件使得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在对1987~2007年总体样本检验的基础上,将研究期限进一步细化为1987~1992年、1993~2000年、2001~2007年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行业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987~2007年间总体来说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均在90%以上,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而进口贸易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之间相关系数也很高,分别达到0.878和0.782。但是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进口贸易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变化很大。

2.部门相关性检验。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均包含了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比较优势、贸易条件、国家政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对部门数据进行加总可能抵消某些个体特征。因此,本文分别就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相关性检验。由于1993年我国工业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为保持时间序列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本文将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制造业,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制造业,制造业部门由28个缩减为26个。部门相关性检验如表3所示。

部门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1)在部门层面上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低于行业层面。大多数部门的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除纺织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外,其他各部门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远低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外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结果发现(见表4)在各部门的中间产品投入中,同一行业的中间产品投入比重高于其他行业的投入比重⑧,表明行业内部门间联系更为紧密。行业内不同部门间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必定存在相当大的交叉效应,即行业内其他部门的进口商品可能是本部门的中间投入品,这种交叉效应导致行业层面上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高于部门层面上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2)劳动密集型部门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较高,如食品加工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其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均在50%以上。从图1可以看出,1987~2007年间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依存度一直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平均高出11个百分点。部分资本密集型部门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也表现出很高的相关性,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98、0.792和0.977、0.977。这主要是由于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中,这些部门的国际生产基地转移到我国,对外贸易与其生产紧紧相扣。

图1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依存度

(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表现出高度负相关。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言,这主要是因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涌入和本国产业政策的扶持使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其产值比重由1987年的4.27%提高到2003年的8.90%。⑩ 由于该部门产品的国内需求非常大,其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增加幅度大于其产出比重的增加幅度,使得其产出比重提高的同时而出口比重下降;另外,随着国内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国内产品对进口商品的替代导致产出增加的同时进口比重也随之下降。机械制造业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其产值比重由1987年的12.36%下降到2007年的8.30%。在机械制造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同时,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比重增加,而国内产出对进口商品的替代,导致其进口比重下降。因此,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表现为负相关,而与进口贸易结构表现为正相关。

(4)资源密集型部门的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性较低,有的部门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甚至表现出极不合理的高度负相关。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其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都不高,特别是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下;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橡胶制品业等部门的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则表现为高度负相关。由于资源密集型部门中间产品投入中自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其产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资源的可得性决定的,而自然资源大多数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属于初级产品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以内,因此,资源密集型部门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直接相关性很弱。受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限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产业结构变化幅度不大,而国内外需求结构的变化成为影响其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的重要因素。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例,其中间投入品中非制造业投入品比重达到0.879(见表4),1987~2007年间其产值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由3%上升到5%,但由于这一期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对该部门产品需求急剧增加,导致其出口比重由3%下降到0.9%,使得其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表现为负相关。此外,由于资源和能源等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国家对其产业的发展及开放度有较强的控制,因此,其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的相关性必然很低。

(5)进口贸易结构对资本密集型部门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一般认为,进口对产业的影响体现为弥补国内供给缺口的互补效应和引入竞争所带来的替代效应以及引进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一般来说,进口商品与国内产品差异性越小,替代效应越大;国内外技术水平差距越大,产品技术含量越高,技术外溢效应越大。从检验结果来看,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外,资本密集型行业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表现为正相关,表明进口的技术外溢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部门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则表现为高度负相关,表明其进口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

(6)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但少数部门的对外贸易仍主要是其国内供求缺口的弥补手段,其进口贸易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表现为较高的负相关关系。这些部门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部门,主要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等,其出口贸易结构与进口贸易结构的相关系数为负数,即出口比重提高(该产业国内剩余产品增加)则进口比重降低(进口需求减少)。

四、主要结论

1.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非常高。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均显示出很高的相关性。但是不同时期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经济联系弱,进出口贸易额小,对外贸易主要是作为国内供求缺口的弥补手段,扮演着国民经济附属品的角色,国内产出结构和需求结构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的结构和形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对外贸易逐步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2.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密切。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战略定位导致我国注重出口而忽略进口。长期以来,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过分强调出口的重要性,重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口贸易结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结构失衡,贸易顺差巨大,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大量贸易摩擦等。但无论是从行业层面还是从部门层面来看,虽然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略低于出口贸易结构,但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同等重要,并且还在不断增强。相比之下,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更强,资本密集型行业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也很强。因此,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应放在出口贸易结构上,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结构进行调整的重点应放在进口贸易结构上。

3.在进行结构调整时必须注重协调相关部门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从整体上来看,劳动密集型部门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更强,就劳动密集型行业某一部门的直接政策效果较资本密集型部门显著;而资本密集型各部门的交叉效应更为明显,仅就资本密集型行业某一部门的直接政策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必须上升的行业层面,并注重对其前后相关部门的协调。

4.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特别是FDI的流入)和国内、外需求结构变化成为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大量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基地转移到我国。FDI的流入不仅迅速提高了我国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对我国国内产业结构造成巨大影响,并在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内需求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国内产出的变化而且影响着进口贸易结构的变化,而国外需求的变化则通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这一渠道影响着国内产业结构。

5.资源密集型部门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性不高。虽然本文在对产业进行划分时没有将资源密集型行业作为单独的行业进行研究,但从部门层面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很低,并且对外贸易往往仅作为国内经济运行的附属品发挥着补缺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0-01-25

注释:

① 分别在HS 4位数和SITC 5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对照。

② 盛斌(2003)以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HS)为标准,将贸易品归入工业各部门。

③ 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将我国制造业分为30个部门,为保证时间序列的完整性,本文选取其中28个部门。归类结果见表1.

④ 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往往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将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归入资本密集型行业。

⑤ 本文在SITC Rev.2 5位数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归类,归类结果详见表1.

⑥ 网址为comtrade.un.org.

⑦ 本文以各序列对数形式进行相关性检验。

⑧ 金属制品业和非金属制品业按要素划分法的结果除外。

⑨ 投入—产出表对部门的划分方法与统计年鉴划分方法有所差异,但并不影响行业归类。

⑩ 因其他部门发展速度更快而略有下降,2007年其产值比重下降为7.77%.

标签:;  ;  ;  ;  ;  ;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