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与协同发展论文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与协同发展论文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与协同发展

□王 璇

【内容摘要】 图书馆对于高校的教学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对于辅助高校教学和营造学习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论述当前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措施,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关键词】 高等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图书馆改革

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存的问题

(一)智慧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智慧服务的开展需要依靠基础设施进行,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大多数高校为了尝试向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购买了一些智能外部设施,但是设施的数量明显不足,读者需要排长队才能够使用,导致很多人没有尝试智慧服务设施的机会;第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不够。很多基础设施只是一些智能终端收集相关数据,然后上报给图书馆的控制系统,距离真正的自动化、智能化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高校是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人才的主要场所。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他们也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在学校的教育理念中,如果强调礼仪教育,将不可避免地提倡礼仪教育,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注重礼仪的氛围。这种气氛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尤其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毕业后,他们肯定会向社会展示和传播这种行为和时尚,但不重视和倡导礼仪教育会适得其反。因此,每个青年学生的礼仪素养水平反映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成果。

(二)智慧服务的种类较为单一。智慧服务的种类单一也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智慧化道路中的明显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高校图书馆对一些常用的基础服务实施了智能化的转变,例如:增加了自主检索设备,可以根据多种条件进行查询,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想要的书籍。但是,其他类型的服务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第二,读者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尚未体现,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需要的阅读体验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但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过程中,尚未根据读者的个性化信息进行智能推荐。

(三)资源共享程度非常低。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知识的地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积累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知识和信息的量级呈现爆炸式增长。但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中,资源的共享程度非常低:第一,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交流和共享的程度比较低,很多图书馆依然存在封闭服务的情况,只针对本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不对外提供阅读资源;第二,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为了确保书籍知识的正确性,都是采用人工采购图书的方式,所以读者无法将自己阅读的优秀书籍共享出去,导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速度比较慢,影响了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发挥。

证明 假设为X的犹豫模糊反群滤子, 对γ ∈ P([0,1]),假定X( ≠ ∅.令(x → 1) →1 ∈ X( 则(x → 1) → 1) ⊇ γ.由命题2.2知, ⊇ (x → 1) → 1) ⊇ γ,则x ∈ X( 同理,若(x1)1 ∈ X( 也有x ∈ X( 由定义1.3、命题2.1并结合引理2.3知,X( 为X的反群滤子.

二、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视。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服务可以向着自助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服务体验。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型的角色,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所以,为了更好地优化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就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第一,高校需要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建设过程提供支持,包括资金方面、建设人员方面等多项支持,将智慧服务的优化工作提上日程,尽快推动智慧服务的建设和优化工作;第二,营造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推广氛围,利用校园文化这一纽带,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意义进行宣传,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智慧服务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可以更好地优化和完善智慧服务的内容;第三,采购足够的智能终端,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智慧服务的体验当中;同时,提高终端的智能级别,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京剧虽是国粹,但也不是人人都喜欢,不过受老陈每日熏陶,我对京剧唱腔也略知一二。老陈耳朵沉,他听京戏,总是把音量放到最大,这样几乎整栋楼的人都跟着他一起听。刚搬来时,我被吵得睡不着觉,就下楼找老陈。老陈耳朵沉,你说话,他总是指着自己的耳朵,说他听不见,耳朵有毛病。他一把年纪了,又不能和他吵,我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二)推动智慧服务种类的多样化。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智慧服务的种类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因此在优化智慧服务时,需要推动服务类型的多样化:第一,对于常规服务的智慧化建设工作来讲,可以通过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鼓励教师和学生对智慧服务的建设工作提出意见,表达他们对智慧服务的要求,建设人员认真听取并落实到建设过程中,能够推动智慧服务种类的不断增加;第二,对个性化智慧服务的建设工作来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收集,然后深入分析和挖掘用户的兴趣爱好,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推荐相关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体现智慧服务的个性化特征;第三,可以建立实时沟通的平台,让读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启发管理人员增加智慧服务的种类,认识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智慧服务的优化工作,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三)构建智慧服务的专业队伍。为了更好地支持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工作,需要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招聘具有智慧服务相关经验的人员,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对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工作进行指导,能够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智慧体系的构建,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使得用户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简单;第二,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表彰,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进程;对于不符合工作需要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能够对其他员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第三,建立智慧服务相关的培训机制:一是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智慧服务的流程、设备的使用等;二是宣传智慧服务的使用方式,可以让用户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并积极参与到体验活动中。

(四)智慧服务的协同发展。在过去,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阅读服务的场所,校外人员无权享受借阅服务。但是,随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不断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进行知识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借此推动智慧服务的协同发展:第一,不同高校的图书馆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除了线下的图书资源调配服务之外,还可以使用线上服务的相关功能,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智慧服务;第二,对读者开放资源共享的权限,一方面:对于纸质版资料来讲,图书馆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其中出现错误或者不健康的内容,审核完毕之后可以进行资源分享;另一方面:对于读者分享的在线资源,图书馆应该明确使用权问题,避免产生版权纠纷;而且由于网络中的资源质量差异较大,还需要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严谨性等进行考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过程中,智慧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智慧服务内容单一以及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都制约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提高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视、推动智慧服务种类的多样化发展,并在构建智慧服务专业队伍、提升资源共享水平的基础上,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与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继萍.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22:123~124

[2]赵苹.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5:42~48

【作者简介】 王璇(1982.12~),女,辽宁抚顺人;长春师范大学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标签:;  ;  ;  ;  ;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化与协同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