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观察论文_赵惠丽

(上海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800)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将社区医院近3年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为(120.32±11.21)mmHg、(75.32±4.58)mmH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心理疏导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256-01

高血压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受到多环境因素、多基因因素的影响[1]。心理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心理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本研究对社区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9年1月,由社区医院专业的医护人员收集此时间段到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按照其治疗方法的区别以对照组、观察组区分,每组各5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中男病例、女病例的人数分别为30例、20例,年龄为60岁~85岁,平均年龄为(75.65±15.32)岁;患病时间为1年~30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6.85±5.86)年;对照组研究对象中男病例、女病例的人数分别为25例、25例,年龄为62岁~83岁,平均年龄为(75.99±15.42)岁;患病时间为2年~29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7.52±6.52)年。观察组、对照组病例资料对比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社区医生将高血压治疗预后、治疗方式、发展以及发生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患者对理想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根据医院的要求开展疾病健康教育干预。

观察组常规干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且联合心理疏导,具体如下:(1)通过分析病例个性特征、遗传素质、所处环境、文化程度、文化背景等区别,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建立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疗法”进行干预。(2)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社区医生应该和病例开展交谈,对于患者的心理感受进行了解,对详细资料进行收集,并了解导致患者出现负面心理的相关因素,站在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的角度出发,指出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问题并和患者仪器讨论,使患者能够有所领悟。(3)定期要求患者到医院开展集体心理治疗干预,采用和医护人员解答疑问、互动性讨论、讲座等措施,确保患者对自我情绪能够有效调节,与周边环境的沟通技巧有所适应,采用集体治疗的方式确保患者可以互相矫正、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互相启发以及互相关心,并将疾病康复的效果向病友分享[2]。(4)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通过对自己行为进行控制达到治疗的效果,主要是为了在放松人体肌肉组织的情况下,将外界的影响因素全面排除,采用多次训练的方式,将负面因素全面排除。社区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将放松训练的方法详细告知患者,确保患者能够在轻松、安静的状态下接受治疗。随后指导患者开展吸气训练,要求患者闭眼之后开展慢、深的呼吸动作,首先作深吸气,然后再慢慢的作呼气动作,多次重复。最后教会患者如何方式,告知患者在作吸气动作时需要确保肌肉在紧张的状态内,呼气时肌肉在放松的状态内,通过交替的方式开展训练。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对照组、观察组经过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完成两组患者的数据分析处理工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在接受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疾病的防治、预后以及转归也会受到心理与社会因素的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心理治疗干预主要是使血压得到明显控制,促进并发症概率明显延缓或者减少。社区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情绪障碍得到有效缓解,采用改变患者认知的情况,使负面心理影响躯体状态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对病理生理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从而使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心脑血管供氧、供血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对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促进的作用。观察组通过心理疏导后,其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侯萍.浅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7(03):61-63.

[2]于凤霞.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7):217-219.

论文作者:赵惠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观察论文_赵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