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论文_何新梅

谈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论文_何新梅

何新梅(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友邦小学 广东 梅州 5140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09-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只有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应用题教学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素质也将会在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因此,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优化应用题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编制生活中的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客观分析教学内容,处理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编制一些应用题,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培养认真分析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的习惯。

1、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点,培养巧解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题中,有一些关键的数学信息点,抓住了这些数学信息点,就象拿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例如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下列一题:某人计划要加工200个零件,结果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照这样计算,加工这批零件只要用几天?

这题的一般解法要先求出2天加工的零件个数,再求出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最后再求出加工这批零件要用的天数。我启发学生找出这题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再问学生,从这个条件可以想到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很快能说出,因为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因此,可得加工完这批零件要用的天数即为:2 ÷2/5=5(天)。

2、加强联想训练,发展求异思维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利用相同的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可以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六年级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 1/10 ”,请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可启发学生提出下列的问题:

(1)、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2)、六年级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3)、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4)、六年级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5)、六年级女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

(6)、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但只要善于加强联想训练,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放手学生自主解答,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发挥较好,但一旦遇到新的类型就无从下手。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时间,并做到以下两点:

1、允许学生解答的个性化。

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应用题的分类,这样学生一拿到应用题就生搬硬套,套上一个类型,然后按老师的要求按步就班地解答。长期如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淡化应用题的分类,淡化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引导学生只要思维策略有效就正确,并让学生真正体现解题的个性化。这些学生的个性化解答,不但达到了我们教师教学的一定标准,而且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当然,这就要求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以较多的选择余地。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的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例: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 2/3 ,女生有多少人?

我引导学生用下列各种方法进行求解:

(1)用分数方法解:50÷(1+ 2/3 )=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X+2/3 X=50 或X(1+ 2/3 )=50 X=30

(3)用归一方法解:50÷(2+3)×3=30(人)

(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2 /3+2 =30(人)

四、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实践、拓宽教学时空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具有新背景的问题,但知识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因此,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教学的过程性,体现大数学教学观,这也是数学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实践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例如:我向学生布置下列一些实践作业:到银行了解存款中年利率、利息、本息、本金之间的关系等。将这些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经验,有利于解应用题的素材积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

论文作者:何新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谈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论文_何新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