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探_珠海经济论文

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探_珠海经济论文

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珠海论文,实现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面对的困难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它既可以指长达几百年的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可以指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所达到的水平。尽管每个国家(地区)所要实现的现代化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但是就其核心内容来说,主要是指后进的国家(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逐步接近或赶上同时代的先进国家(地区)的奋斗目标和过程。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经济特区和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珠海除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 环境综合指数、城市居民人均陆地、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平均预期寿命等项指标接近或达到标准外,其他各项指标仍有差距,特别是人均GDP这一核心指标,差距较大。珠海要率先于2007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既要看到其有利的条件,也要正视其存在的困难,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第一,有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发展的优势。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同上第377页)珠海创办特区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除了借助国内外的有利条件外,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今后先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就可以保证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珠海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创办特区20年来,珠海一直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有关的配套工程,优化投资环境。珠海不但具备现代化的机场、港口和直达广州、深圳等地的高速公路等硬件设施,而且近年来扎扎实实搞好机关作风建设,加强依法行政,推动全市的民主化、法制化建设,使投资软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因而对国内外的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第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珠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初步建立起具有特区特色的市场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必将增强珠海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体制保证。

第四,珠海既靠近港澳地区,又处在高速发展的珠三角黄金地带,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尤其是随着港澳的顺利回归,珠海与两地关系更加密切,也有利于对台交往。只要抓住我国即将“入世”的大好机遇,大力加强珠港澳台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必将有力地促进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五,珠海还具有上升期的后发展优势。珠海发展起步较晚,在竞争中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有利条件还是较多的。处在后发展的位置上,使珠海更有利于创新,更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更有利于做好环保工作,可以更好地吸引和借鉴别的国家(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择优弃劣,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更加有利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当然,珠海要率先于2007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也不是轻而易举的,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突出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人均GDP 还远未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珠海的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只有286亿元, 人均还不到3000美元,离2007年人均5000美元,仍有较大差距。要在8年内, 人均增加2000美元实在不容易。不千方百计增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就很难实现预期目标。

二是财力不足,从而造成教育和城市文化基础建设投入较少,严重地阻碍着珠海现代化发展步伐。珠海1999年的财政收入只有20.16 亿元,要应付各项开支,而且有些是预料不到的额外开支,因而在教育文化建设方面就难于有较多的投入,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很不适应。

三是西区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民收入较低,拖了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后腿。珠海西区有的农村还需要“扶贫”,不少农民收入仅能维持温饱,与珠海城市化水平反差甚大。只有认真改变西区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才能成为现实。

四是人才不足,给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造成了最大的困难。90年代初,珠海首创科技重奖,曾经吸引了大批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人才又流失了。尤其是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家、实业家和各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仍然比较缺乏。缺少高素质的人才,珠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珠海跨越式发展进程

珠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众所周知,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国家(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珠海来说,就是要落实在“科教兴市”,把发展科技与教育进一步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依靠高科技,促进产业化,是珠海今后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增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措施。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使珠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保证。珠海的经济发展基本上采用粗放型方式,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来增加产值,企业管理水平不高,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珠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不少,1999年投资占GDP 比重达38.6%,仅次于广州、深圳;而基本建设投资占投资比重达65.2%,远远高于深圳(49.9%)、广州(38.6%)。但从工业效益指标看,却比深圳、广州差得多。以1998年为例,珠海限额以上工资产值利税率只有3.99%,而深圳为8.9%,广州为7.88%; 限额以上工业每百元流动资金创造利税,珠海只有7.1元,深圳高达16.5元,广州12元。 由此可见,珠海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深圳、广州。只有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依靠高新科技,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大经济总量,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经济体制的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就企业自身来说,如果它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它就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集约型生产经营;就宏观环境来说,如果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企业也不可能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集约型经济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要靠不断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来提高效益。其主要途径就是向优化产业结构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加强环保工作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

加快珠海经济发展速度,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步伐,珠海完全有可能于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标签:;  ;  ;  

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探_珠海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