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于秋威

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于秋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的规模得到明显的扩大,数量也得到明显的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混凝土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有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实现工程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建筑业朝着安全、建筑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指将水泥、水、石、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进行均匀搅拌,然后进行振捣密实成型并进行必要的养护硬化处理而形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结构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符合人工材料。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被运输能力,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进行搅拌处理,到施工地点可以直接使用,节约施工时间。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良好,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耐腐蚀性较强,不容易受到破坏。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好,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做出各种不同形状,充分满足使用需求。混凝土结构原材料比较常见,价格低廉,可以大量生产。混凝土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很好,能够容易与其他材料进行综合使用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硬度。

二、目前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现状

1.混凝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与坏,一旦混凝土材料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房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在目前实际的房屋施工中,某些施工单位受经济利益的诱惑,所购买的混凝土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对于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存在严重的影响。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体系较为庞大,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而施工单位为节省施工成本,大都使用已经拌合的混凝土材料,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对水灰的比例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下降。若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水、砂石、水泥等材料进行比例混合,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却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使得混凝土质量不达标,为房屋建筑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2.施工工艺存在不合理之处

即便是施工材料达标,然而若施工工艺存在不合理之处,依然会对房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安装模板时并未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使得模板加工出现质量问题,对混凝土浇筑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二,诸多企业为追赶工期,并未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予以重视,使得混凝土配比出现严重的不合理,加之由于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使得混凝土材料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在建筑房屋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安全事故。第三,对于混凝土振捣施工而言,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缺少相应的施工工具,使得振捣部位出现不合理,对混凝土振捣施工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三、产品的检验程序控制

施工单位应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合同及设计强度要求的强度等级对出场的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出场检验,其主要性能指标必须考虑到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损失。

运送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车宜在1.5小时内卸料,商品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必须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商品混凝土离开商品混凝供应厂及进入施工现场后严禁私自加水及二次运转和搅拌,并不得将超过初凝时间的商品混凝土用于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格履行商品混凝土现场的交货、验货,在商品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生产厂家应会同监理单位,对进场的每一车进行验收,签字确认相关记录。

四、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进一步控制

1.在选择供应商方面

施工总承包单位在选择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企业时,宜选择资质及信誉度高的商品混凝土企业,并考虑其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是否满足施工高峰期的供应要求。商品搅拌站试验室人员在计算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坍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取值。施工现场与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应加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及运输路线,以保证商品混凝土出场直至运至施工现场的质量。

2.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

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减小管理阻力,提高施工过程质量。

3.在施工操作方面

严格各项施工程序,杜绝提前加载影响混凝土强度。新浇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之前,禁止集中堆载施工材料;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可采取增设方木垫块,以减轻对楼板混凝土的冲击和影响。

4.在施工工艺方面

在建筑场所中往往会看到一些混凝土固化的情形,这是由于混凝土水化反应造成的,因此在浇筑后的初期要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来应对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这些措施被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事实上,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大,在比较寒冷的地区,温度的骤降也容易使浇筑的建筑体形成裂缝。因此,应该对浇筑完的混凝土采取覆盖棉毡或蒸汽养护等保温措施。根据温度应力学理论的要求,要想达到保温效果,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减小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尽量避免出现温度梯度,进而出现裂缝;第二,避免将混凝土放置在较冷的地方,应尽量使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对混凝土的养护,目的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佳的品质,避免冷缩和干缩,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及抗裂能力。

5.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

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而过早地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既而损伤混凝土。过早的拆模,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从而无法有效地与钢筋结合。振捣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重要,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够密实,而振捣的时间过长,将会引起大量石子沉淀、利息、水泥浆漂浮在表面上等现象。对于那些钢分部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如不加强振捣,极易引起混凝土蜂窝、空洞、漏筋等现象,影响到工程实体结构的安全。影响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它是技术性和管理性的综合体。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诚信建设和质量指标评价综合考核制度。结合各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生产质量要求、原材料检测使用、验收等过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确保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连续性、稳定性,切实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6.关于混凝土的养护知识

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尽管施工的质量完全达标,但是后期的养护做的不到位或者是干脆不进行养护,这些都会给建筑工程的使用带来麻烦,甚至是缩短建筑的使用年限。因此,在楼板的混凝土完全凝结之后要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并且保证薄膜内有一定的凝结水。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把薄膜揭下来,然后对其进行浇水养护或者是覆盖草帘养护。若气温较高可以选择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必须超过七天;如果气温较低的话就要选择草帘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含量。

结语

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有效的措施,有效减少混凝土建筑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混凝土建筑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施工、材料、检测等各方面进行控制,并提高控制技术和技术管理水平问题上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预防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天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221.

[2]张晓梅.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150-151.

[3]胡永杰.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86-87.

论文作者:于秋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于秋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