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的探讨论文_王学刚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的探讨论文_王学刚

山东景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 2621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城市的可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但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减少,对生活、对经济、对社会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通过改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措施

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号召下,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给排水系统的能源消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降低给排水系统的使用能耗,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及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并且对保护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1节能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水资源是否能够永续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建筑过程各个环节尤其是给排水工程中每时每刻都消耗着大量的水资源,如果不采取节能节水技术,可能导致水资源大规模短缺,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节能节水技术的运用刻不容缓。

1.2建筑给排水节能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加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利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合理利用了水资源,还减少了有关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3节能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依赖生存的基础。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使得部分地区用水十分紧张。节水节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在目前现有条件下,充分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环节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极为重要,排水管径大小、坡度高低、管材选择、清扫口、检查口的规范设置等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在实际排水系统设计工作时,有很多设计人员只是为了画图方便,而不去对住宅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致采用污废合流统一的方法进行排水设计,如某小区多层建筑设计时没有考虑将底层污废合流排水单独排出,底层排水支管与立管出户垂直距离未达到规范要求,没有考虑到对有害气体进行隔绝,导致一层住户经常被堵,臭气熏天、污物遍地,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2.2管道的渗漏问题

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管道渗漏问题,而造成管道渗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会受到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影响。如在进行PP-R/PVC管材热电熔连接施工时,如果施工人员初次操作,或没有经过培训学习而专业知识缺乏,加之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连接质量就存在很大漏水隐患;其次,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会由于墙壁与预留孔洞之间的距离不满足相关规定,以至于靠墙壁的孔洞出现填充不实的现象,导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接口不严密而造成管道的渗漏;此外,还会因管道本身的材料质量较差,存在砂眼、管壁粗糙度/厚度不符合承压要求等,而出现渗漏问题;最后,许多户主在进行房屋装修时,对房屋的内部格局会进行变更,在拆卸的过程中,会对管道的接口部分造成一定的影响,会造成接口不牢靠的现象,导致运行中漏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废水不能有效利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还有各种生产活动增多,造成了各种污废水量的增加,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废水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会破坏环境,而且还会严重地浪费水资源。特别是我们生活的生产废水的排放,排放量都非常的大,这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影响是非常大的,水资源浪费也很严重。如果我们对于污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这样不仅仅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还会大大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对中水没有合理的利用。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节能措施探讨

3.1使用节能节水型的阀门和管道材料

在建筑排水给水工程中,阀门是一个常用的配件,其质量和类型会对水质量产生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用节水能力更强的阀门。另外,管道的耐腐蚀性能、管壁粗糙性及其卫生性对其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科学推广新型给水排水管材的创新运用,禁止将镀锌钢管用于生活用水,比如可以用复合管材、塑料管材等,以达到节水节能效果。

3.2科学利用雨水与中水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对雨水的运用,主要是防止雨水的径流污染。雨水的利用要求构建包括雨水渗透、截污、雨水集蓄及利用雨水系统在内的,对雨水进行综合控制,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径流污染以及城市防洪。我们可以将集蓄的雨水用于路面喷洒、绿地灌溉等城市用水。雨水的科学利用还可讲建筑物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导管引入屋顶雨水至地下雨水沉沙池,通过沉积令其流入蓄水池,并借助水泵输送至杂用蓄水池,经过一系列的加氯消毒处理后最终输送至中水道系统中,科学合理的解决了酸雨和降尘等污染问题。中水普遍被称为再生水,中水的水质在自来水和污水之间,对中水的科学开发和合理的运用,对城市和农村的利用价值都很大,建设再生水厂,可以将中水净化后成为符合国家标准并可运用于一定范围的非饮用水,比如像老百姓的一般生活用水以及城市的景观用水,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中水的利用价值有利于水资源的节能有效应用。

3.3进行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置

通过对管网末端压力表的利用,实现水泵转速的控制。通过对不同建筑场所及使用条件的分析,实现给水用水量计量的强化。建筑物住宅需要进行分户水表计量用水模式的开展。在建筑物节能改造模块,需要进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的设置。公共建筑需要进行各种操控系统及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的设计及安装应用。无论是游泳池补充水、水景补充水等都可以进行水表计量模式的开展,至于一些独立计量的管道系统可以进行水表计量方式的开展。在建筑设备及材料的选用模块,可以进行节能、节水型产品的选用,进行优质建筑配件的选择。

3.4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应用合理有效的工程材料

工程施问题则是给排水工程中管路渗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施工进行严格的控制,应用有效的设计办法,采用适合的施工材料,使工艺得到保障,考虑多方面的施工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大大的降低管路渗漏的情况,从而节约利用水资源。针对管道节点、阀门处渗水的情况,应用高科技工程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和氯化聚氯乙烯等新型的材料,这种材料对管道连接的漏水现象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有效减少管道漏水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要了解它的重要性,我们只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对其中的重要环节问题,并制定有效节能环保措施,整体提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建筑水平、以及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节能优势,推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完善和进步,以便满足我国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稳定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韩颖.对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15(5)

[2]张丽园.浅析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12)

[3]林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剖析[J].中国标准化,2017(08)

[4]严礼响.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1)

论文作者:王学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的探讨论文_王学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