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模式初探论文_许聪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模式初探论文_许聪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011

摘 要:培养高质、强能、实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有效培养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培养企业首选毕业生的重大课题。高职院校必须将“人格本位”说和“技能本位”说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实践“模块递进、双线提升”的素质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模式

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素质(态度)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问题颇有争论,概括起来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格本位”说,强调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持续性”,目标是提高“基本素质”;二是“技能本位”或“就业本位”说,强调培养的学生要“职业对口”,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目标主要是养成“职业素质”。这种争论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甚至是知与行、情与理的矛盾问题。

一、综合素质、基本素质、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总体概括为综合素质,可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职业素质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即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方面,或者说基本职业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所谓个性,就是指某种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当然,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其素质表现是结构性的,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不好分门别类的。

二、高职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教育难度大。高职学生来源于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录取分数线与本科学校分数差距大;受高考志愿填报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高职录取学生分数差距大,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100多分,部分学生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选拔考试的被淘汰者,大部分有自卑心理。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综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绝大多数职业理想模糊,缺乏学习的动力,不少学生文学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历史知识贫乏,对哲学思想的接触认识有限,艺术修养比较肤浅;有的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缺少团队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2.素质教育意识不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教学模式构建上只是单纯强调职业人才所需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素质教育放到附属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位置,没有将素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蜻蜓点水、凤毛麟角;在教学中,将教书与育人这一辩证统一体割裂开来。大多数的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只管90分钟教学以内的事情,不注意课堂以外学生的教育,甚至片面地认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生管理部门或辅导员的工作,与任课教师无关。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上,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割裂开来;从时间分配上把课内与课外分开,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应有的效果与合力。

3.重职业素质教育,轻基本素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不仅要进行职业素质培养,也要进行基本素质培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受实用主义的思想影响,认为高职教育仅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甚至认为素质教育不是高职教育这三年所能作为的;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许多学生只重视在特定职业中的实用理论、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不重视人文知识学习,其结果成为技术纯良的“机器人”,忽视创新精神培养。美国人的创新意识较强,与美国的“通才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而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企图通过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这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人文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全面开展以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队伍建设,积极开拓素质教育阵地,创新素质及有效载体,坚持职业导向、创新德育、服务学生,科学地发展“素质教育”方针,强化素质的内化与形式的延伸辩证统一,进而探索出一条富有成效的素质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翰华 夏苗芬 王和平 高职院校《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中实施的素质教育[J].中医药导报,2010年,02期。

[2]曹叔亮 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职业环境及其辩证关系[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年,04期。

[3]孙淑艳 周德春 耿丽华 高职学生应然素质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08期。

论文作者:许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模式初探论文_许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