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发展要素聚力产业扶贫-思南县三道水乡深耕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发展提速论文

聚集发展要素 聚力产业扶贫
——思南县三道水乡深耕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发展提速

文_王青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思南县三道水乡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产业选择、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上下功夫,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特别是产业扶贫硬仗,实现集体经济壮大、群众持续增收、企业健康发展。

3月的一个傍晚,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陈薯生产公司,来自铜仁市及县、乡的10多位驻村干部正从一辆大卡车上卸下一袋袋红薯种子,旁边放着一直没有时间吃的盒饭。

近年来,三道水乡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产业选择、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上下功夫,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特别是产业扶贫硬仗,实现集体经济壮大、群众持续增收、企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乡共计调整玉米种植面积4011亩,集中发展红薯2000亩、辣椒3000亩、蔬菜2326亩、花椒1910.3亩。2018年,全乡人均年收入达到8860元,291户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优化产业布局解决“种什么”的问题

培育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红薯产业种植基地和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引导6个村(社区)种植高产量高淀粉红薯2000亩,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街道)发展红薯种植3000亩。

壮大扶贫产业。多举措扶持贫困户发展红薯、辣椒、蔬菜等扶贫产业,累计种植红益二号辣椒1500亩、二荆条辣椒1500亩、青花椒1910.3亩,发展蔬菜大棚368个。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公司负责统一育苗、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帮助农户发展好致富产业。

外引龙头企业。引入贵州省龙山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投入5000万元资金建成日产5吨红薯粉的加工厂1座、存栏1000头生猪养殖场1座,建设红薯高产高淀粉示范基地1000亩。引进思南华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500多万元资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建成蔬菜产业示范区1个和带动区6个。

筹措创业资金解决“钱哪来”的问题

发展配套产业。组建思南县鸿山河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购进4台山地拖拉机、3台旋耕机等农机设备。按照120元每亩进行翻土、收割作业,大大减少产业发展劳动成本。新建辣椒烘干厂,今年以来累计收购辣椒600多万斤,烘干包装后统一外销。

内培优势合作社。全面推行“村社合一”发展模式,18个村(社区)“两委”领办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贫困群众全部吸纳进来,推动集体经济实体化发展。永兴村集体合作社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成辣椒示范基地400亩,邓家坡集体合作社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连片蔬菜大棚基地9003平方米。引导和鼓励20名致富能人、养殖大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发展致富。双河村种植大户张羽高带动群众种植柑橘300亩,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

苍峄铁矿含铁岩系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上部,山草峪组发育在稳定陆源滨海—浅海环境,含铁岩系内火山岩不发育,为远离火山源的以陆源碎屑为主的沉积建造,其原岩为砂岩、泥岩夹少量中基性火山岩。火山活动间歇期成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13-14],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后成矿物质富集,为沉积变质铁矿床产于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并夹有角闪质岩石等岩层的铁矿。铁矿沉积后,受后期强烈构造-热液改造叠加,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向斜构造是矿体富集保存的最佳构造模式,接近向斜核部,矿体厚度增大,品位也有增高趋势(图3)。

突出党建引领解决“谁带头”的问题

0.1~12 GHz超宽带接收机采用对接收信号分段混频方案,对宽带信号进行接收。宽带信号首先经过限幅器与亚倍频预选滤波器的分段处理,经低噪声放大器后,低频段接收信号通过对应的混频支路变为高一中频f1(8.6 GHz),高频段接收信号通过另一混频支路变为低一中频f2(3.5 GHz),再经过二混频与二中频放大滤波电路将未知的频段或频点的信号放大到信号处理机需要的频段与电平,送信号处理机进行参数测量或采样转发。

党员示范带头。结合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创新“党员活动日”开展形式,广大党员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培训,重塑党群鱼水关系、血肉关系。12名党员率先带头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发展致富的干劲和热情。邓家坡村党员白朝顺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领困难群众建设蔬菜大棚基地,种植的大棚西瓜产值达20多万元,蔬菜产值预计达10多万元。川坪村党支部副支书袁华带领3名困难党员承包12个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辣椒,产值达6万多元。

党支部统筹引领。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强基固本三年攻坚行动和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将村级阵地打造成贴近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主战场。全乡18个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借力“人才+基地+经营主体+”产业发展精准服务,开展针对驻村帮扶干部、村干部、致富能人等的专题培训班共12期2000余人次。

本课程共有12名教师,全部为双师素质教师,专兼职各占50%,形成了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课程负责人是本校护理专业负责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研科研成果丰硕。

春晖使者反哺家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4名春晖使者返乡投资兴业,把春晖人士在人力、财力、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聚集到农村,支持家乡建设。截至目前,全乡18个村(社区)全部组建成立“春晖社”。周寨村春晖使者张诚先后出资300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万元修建水泥路1.5公里,设立“张诚奖学金”,发放60岁以上老人慰问金40万余元。新民村春晖使者杨飞投资50万元兴办思南县三道水乡飞杰玩具厂,带动52名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

扩宽销售渠道解决“怎么卖”的问题

组建产业专班。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乡长为双组长,各村下派领导为副组长,各村扶贫工作队人员为成员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每项产业设立一个专班,由1名班子成员负责指导和联系,通过跑市场、抓销售,稳定原有销路,开拓新兴销路。

争取各类扶贫资金。近年来,全乡累计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6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以及江苏常熟东西部协作资金299.6万元,用于全乡扶贫产业的提档升级。

紧盯三大市场。针对省内、省外和网络市场中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对应销售措施。和重庆、湖南、贵阳以及周边区县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每学期向全县3家蔬菜配送中心提供蔬菜200多吨,订单配送辣椒至四川、重庆一带。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将农特产品远销江浙一带。与多彩贵州集团合作,将红薯粉作为贵州特色农产品销售给外地游客。借助春晖使者在外成功创业优势,逐步打开贵阳、广州等省会城市的销路路径。与县电商办筹备建立网上电商销售平台,3家电商平台公司和中国邮政思南分公司协议签订,带领每个贫困村打造1个以上农产品定向直通渠道。

思南县三道水乡新民村春晖使者杨飞投资50 万元兴办玩具厂,带动52名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思南县委组织部供图)

打造地方品牌。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无公害种植,优选种植具备品质优势、品牌基础、市场前景、扩产条件的豫薯、二荆条辣椒和青花椒,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通过网络宣传、展览会等方式,强化产品对外宣传和品牌包装,采取多途径让产品走进消费者视野。目前三道水陈薯品牌已通过专利认定,干辣椒品牌已通过绿色认定。

本文以2005~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专利申请量来源于各城市每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湖北、湖南、江西3省的统计年鉴,2005~2016年其余数据来源于2006~2017《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来源于各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建立联结机制解决“怎么分”的问题

壮大集体经济。依托红薯产业,三道水乡周寨村每年获得8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累积,天山村每年获得0.8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累积。依托蔬菜产业,徐家坳、川坪、双河、邓家坡等村每年获得18.16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累积。

带动群众增收。引导800名群众将土地、资金等以入股、流转的方式,加入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300余名群众参与红薯加工、蔬菜、青花椒和辣椒管护,累计发放务工费用300多万元,入股分红56.92万元,土地流转费用80万元。

推动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土地使用、劳动力组织、政策支持等,简化企业登记办理等落地程序,让企业、村集体和群众形成利益综合共同体,同心同向推动产业发展,营造出重商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创业兴业氛围,实现多方共赢。

从研究视角来看,未来的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相关研究要紧密结合我国城乡发展实际状况,要把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回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要将讲述中国故事和国际学术对话相结合,参考比对国外城镇化过程的经验得失;要进行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研究,将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人口学、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交叉融合;要深度使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方法,重视循证决策原理,增强对策研究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要在概念、特质、类型等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就地就近城镇化方面的实际案例研究。

(王青单位 / 思南县委组织部责任编辑 / 哈文丽 )

标签:;  ;  ;  ;  ;  

聚集发展要素聚力产业扶贫-思南县三道水乡深耕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发展提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