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川,姜道新,王楠,马得旅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采用电针技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究脑出血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Barthel指数、心理状态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Barthel指数、心理状态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出血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采用电针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使脑出血患者身心的治疗效果都明显提升。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电针;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134-02

脑出血疾病患者的病情起病较为急骤,程度非常凶险,临床死亡率水平较高,经过积极的救治之后,一些能够存活下来的患者的致残率水平也非常高,对其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2]。本文主要研究脑出血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采用电针技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出血后(未手术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脑出血病史1~9个月,平均4.2±0.5个月;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出现时间1~5个月,平均2.3±0.6个月;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46~81岁,平均58.7±6.5岁;左侧肢体功能障碍18例,右侧肢体功能障碍22例;基底节出血17例,枕叶出血11例,额叶出血7例,颞叶出血5例;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病史1~11个月,平均4.6±0.8个月;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出现时间1~7个月,平均2.8±0.7个月;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3~86岁,平均58.1±6.0岁;左侧肢体功能障碍16例,右侧肢体功能障碍24例;基底节出血19例,枕叶出血10例,额叶出血8例,颞叶出血3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①常规药物治疗;②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技术进行治疗。头针:在患者患侧的运动区、足运感区、患侧感觉区施针,在得气之后与电针仪连接;体针:首先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主要选取肩髃、臂臑、手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患侧下肢主要选取髀关、伏兔、委中、足三里、绝骨、解溪、太冲等穴位,施针得气之后,与我院现有的电针治疗仪连接。选用疏密波模式,波幅的大小要求有生理性动作或对抗足内翻、足下垂等动作出现,每次治疗30min左右,每天进行一次治疗[3]。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肢体功能有显著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心理状态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肢体功能有一定改善,生活部分能够自理,但需要他人照顾,心理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肢体功能没有任何改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心理状态存在明显异常[4]。

1.4 观察指标

电针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Barthel指数、心理状态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研究对象在电针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Barthel指数、心理状态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为重大疾病,患病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恢复产生严重的影响。康复医师实施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5]。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应用传统中医的针灸技术,对脑出血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实施电针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该项治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使治疗效果提升。在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同时,能够使患者尽量快的回归家庭和社会,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毅,陈红伟,吴茂春.CT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9):526-527.

[2]任红岗,陈轶雄.经外侧裂一岛叶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8(3):160-161.

[3]张显柏,袁知富,董明,小骨窗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4):28-30.

[4]朱成明,姚文华,王贵富,等.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3):1318-1320

[5]陈勇,黄岩松,王兵.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4-46.

论文作者:谢川,姜道新,王楠,马得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电针治疗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川,姜道新,王楠,马得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