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_人格心理学论文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_人格心理学论文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取向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在这过程中寻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幸福的各种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Shultz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1](pXVII)。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把这种人格研究倾向称为积极人格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的基本主张

1.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是以反思和批判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

人格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形成的问题,这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即一方面解决各种人格问题的技能、技巧日益成熟,而另一方面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或发展则一无所知。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究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当然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积极人格并不意味着人格心理学就是要忽视或放弃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它只不过是强调人格心理学要成为一种平衡的人格心理学,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的积极方面。

2.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会产生与它相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生理机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持久的,因而人格并不完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来决定的

“目前流行的人格心理学是在过分强调人的局限性而忽视了人的潜力的框架内进行的,在一些观点看来,人格由一些在不同生活情景中较少发生变化的先天遗传特质倾向所构成;另外一些观点则认为,即使环境影响能改变人已有生理机制的激活阈限,但人格总是由那些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结构和功能都不变的、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特定领域的机制所组成。”[2](p62)按照这种说法,人格的形成主要由先天的基因禀赋所决定,人们在生活、行为的自我导向上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积极心理学反对这种观点,它认为“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2](p62)生理机制既对人格产生着重大影响,但又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人格应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的一个合金。如在Magnusson[3](p232)等人的研究中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女孩子,其发育早期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经过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完全是由先天的生理机制(早熟)所决定的。通过比较,他们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女孩子和她们的同龄人比起来具有明显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关系往往包含有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有时候早熟的孩子由于认识和情感等发展的相对迟缓还容易曲解或误解这种价值观),正是这种带有特定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特殊人际交往关系决定了她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问题行为。因此,当这些女孩子在后期改变了她们早先的人际关系后,她们和其他一般女孩子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

3.积极心理学指出,外在的行为和社会环境对人的生理机制产生着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功能、结构等

积极心理学的这一观点已被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证实,Gottlieb[4] 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当人面临一个全新的行为方式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显示出相应的可塑性和变化性,期间人的荷尔蒙水平和细胞质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最新的ERP实验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学习的个体,其同一种知识在大脑中的脑定位也可能不同,如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等人的研究就显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学习英语时,他们的英语知识在大脑中的定位位置是不同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个体现有的生理机制既是生物体属性本身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起作用的结果。

4.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提倡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下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人外在活动的结果。而如果外在的社会活动要被内化为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那么,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强积极体验来习得。

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即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因为,既然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条件又能对人的生理机制起作用,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社会的良好环境来达到建构人的积极人格。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社会的良好环境,我们则又可以通过发展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具有了积极行为能力的个体,他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这样,一个人的现实能力(包括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能力、制定目标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计划能力等所有涉及到行为形成的能力)就被纳入到了人格的建构之中,并且成为了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也使人的各种积极潜力被纳入到了个体的人格建构之中,因为潜力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时就能被人意识到(也即上述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必定使个体的内在潜力得到表现),而个体的潜力一旦被意识到后,它就会表现出与现实能力同等的作用。正如Kagan在1998年时曾讲到,一块躺在湖底的大石头被人称为潜在的危险,但这一危险的意义并不是它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在它孤立时所能表现出来的。如果当它和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发生联系时,它就开始显示其危险的意义。因此人类在积极人格的建设过程中就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能力,也要关注人的内在潜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眼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仅仅只是对个体的差异做出描述,或者利用其理论对某些人的人格问题进行纠正,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来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人格。

二、三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

解释风格这一概念是塞里格曼首先提出的,它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塞里格曼发现自己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个体在不同的外界条件的作用下,会习得不同的归因控制点。个体的压抑等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习得了外部归因控制点,这一理论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以后,受到许多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确认。到了上世纪80年代,塞里格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他把修改和扩展后的理论命名为“解释风格”理论。塞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塞里格曼认为,每个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不是将其归咎于外部力量就是归咎于自己。“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因素、归咎于自己,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塞里格曼的这些观点和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理论。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主要应归因于他们投身于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保持了乐观主义的心态和以积极的价值观为生活理念,在这过程中,积极人格特质则为其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个体水平上就特别关注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心理学家们在不同的场合曾提出过许多种积极人格特质,就目前的统计来看主要有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对其中的一些积极人格特质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在此就三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做一简单论述。

主观满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有时候也称其为主观幸福感):SWB是积极心理学在多种场合中经常讲到的一个概念,SWB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它是积极人格的核心特质,SWB 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态度[5]。也即是主体在认知上和情感上对现在的自我生活状态及周围环境的内在认同,尽管不同的生活在质与量的方面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异,但SWB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并不完全是由生活本身的客观质量所决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SWB,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又会产生同样的SWB, 当然不同的生活对于不同的人既会产生不同的SWB也会产生相同的SWB。

积极心理学研究了影响SWB人格特质形成的多种内外在因素,首先,在内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SWB既是人先天内在气质特点的发展结果, 同时也是主体对外在社会生活适应的结果,而这种适应受个体的期望、目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如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了相应的SWB,但随着他自己的成就感的提高,他就开始不再对自己已具有的一切产生SWB,而变得习惯于这一切。同样, 从消极方面来看,当一个人刚碰到不幸时,他会产生不愉快感,但不久他也就会习惯于自己已有的一切,不再产生不愉快。因此,心理学家Brickman & Campbell认为,从长远来看,人类本身在快乐与不快乐的追求上总是存在着一种趋向中性主义的倾向。即从快乐与不快乐两个极点向中间靠近,这是一种人类的先天特性,也是SWB 人格特质形成的自然基础。

其次,在外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下面几个因素。第一,积极心理学认为SWB是主体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感受,经济因素对这种主观感受的影响不大。如Myers研究了二次大战以来的五十年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些国家人民的SWB之间的关系, 他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在过去的五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增长,而它们国民的SWB体验则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如果用10点量表来表示的话,基本上维持在6.75的水平上[6]。 积极心理学在这里其实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规律:经济与SWB之间存在有一个确定的阈限(一些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是8000美元),只要过了这个阈限,其对SWB就基本不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而如果在这个阈限之内,经济因素对SWB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朋友关系、夫妻或家庭亲情关系等社会人际关系,这是SWB 特质形成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第三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人的SWB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有些地方,宗教信仰导致违法和犯罪的增多,而在另一些地方,宗教信仰则又促进了人们SWB的形成。

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Ryan[7] 认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内在动机、社会性发展和幸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认知评价来得以实现的。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第一,研究了人的先天的学习、创造、好奇等本性在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形成中的基础作用。第二,指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必须以吸收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外在的生活经历为条件,只有把这些因素和自己本性中的学习、创造、好奇等品质相结合,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内在价值观之后,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才能形成。第三,个体自身在健康、幸福等方面的心理需要的充分实现是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形成的前提。其中人的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即胜任、交往和自主的需要是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形成的基本前提。

乐观(optimism):乐观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所存在的客观事物能产生一种积极体验;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如Lazarus,Beck,Taylor和Tiger[8] 等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然本性,而大部分积极心理学家则认为乐观虽然具有一定的天性成分,但人的本性只为乐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基准线。Seligman,Abramson,Peterson[9] 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它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9]。而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乐观人格特质,那他常常就会把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的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积极心理学还对乐观人格特质作了进一步的区分,把它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尽管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对个体的生活、身体健康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0],但积极心理学认为非现实性乐观人格会使个体忽视现实中所存在的各种真实危险,并产生一定的乐观性偏见(optimistic biases),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还是提倡培养现实性乐观人格。

Peterson[8] 在2000年对乐观人格特质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人格其实就是个体在外在的真实事件和个体本身对它们做出的解释之间的中介调节方式。因此,Peterson认为乐观的功能主要是起着一种中介调节的作用。他把乐观分为小乐观(如我今天晚上会找到一个方便的停车位)和大乐观(我们的国家正在取得伟大的成就),它们分别对当前的实际行为和将来的长远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但不管是大乐观还是小乐观,它们都包含三个因素: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动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乐观人格特质形成的最基本动力。一般说来,具有乐观人格的人常具有良好的心境、更高的坚持性,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积极特征,因而也具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但也并非所有带有乐观特性的行为都对人的发展有利,有些具有乐观特性的行为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垃圾食品”,它们只是消耗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能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带来任何营养,如玩电脑游戏,看恐怖电影等。

三、积极人格的形成途径

积极心理学认为,尽管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正是不同的人在后天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了不同的人格面貌,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积极心理学家们假设,每个人都存在有一条先天遗传的积极基准线,当一个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的积极基准线标准就会提高,也就是说个体会对自己提出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如Kenrick[11] 等人曾在1989年和1994年分别做过一个系列研究,他们发现当男人多次遇到许多有吸引力的女人之后马上让他对自己原来身边的女性进行评价,这些男人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也即这些男人对身边女人的评价明显低于正常情况下的评价);而当这些男人多次遇到许多没有吸引力的女人之后再让他对自己原来身边的女性进行评价时,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他们对身边的女人的评价相对会高于正常情况下的评价)。同样,女人在多次遇到有较高地位和较大成就的男人后也降低了她们对自己身边男人的评价和亲爱;反之,在多次遇到较低地位和较小成就的男人后,则增加了她们对自己身边男人的评价和亲爱。Kenrick 等人的这一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正好验证了积极心理学关于个体积极体验基准线上下变动的假设。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2](p266)的关于高峰体验和存在性认知之间的关系学说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这一主张提供了例证。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体验条件下产生的新要求主要是来自于个体自身的内部,是人对内部动机的觉知和体验,所以它更容易和个体的先天气质特点发生内化而形成某种人格特质。但这里就存在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什么是积极体验?快乐的体验就是积极体验吗?积极体验在量上的特性是怎样的?积极体验在外部社会文化要求和个体的内在先天本性之间到底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积极心理学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积极体验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所谓的感官愉悦。感官愉悦是指个体在保持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自我平衡时产生的积极体验,如饥、渴、性等的满足时产生的体验,这是一种满足机体自身张力的积极体验。第二种是心理享受,心理享受则来自于个体打破自己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时所产生的积极体验,即个体所做的超越了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体验。如运动员在比赛中超越自己而创造了新的纪录、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奉献了前所未有的最好表演、学生解决了某个百思不解的难题等。与感官愉快相比较,心理享受类积极体验常常与个体的创造和创新相关联,其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也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积极心理学以培养个体的享受类积极体验为核心。但在生活中,如果有机会对感官愉悦和享受做出选择的话,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感官愉悦,比如大多数人宁可选择看电视而不是去阅读对他们有用的书(电视常常是许多学生学习不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尽管他们知道看电视只是带来一时的感官快乐而看书则可以给他们带来长期的生活享受。因此,积极心理学在积极人格发展中也不忽视个体的感官愉悦,事实上,感官愉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个体享受类积极体验的获得。

如果我们想从量上对积极体验进行描述的话,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有意识地体验积极事件或积极结果的总时间量(Positive Experience Amounts简称PEA)减去其体验消极事件或消极结果的总时间量(Negative Experience Amounts简称NEA),这样得到的一个新的数量就是一个人的纯积极体验量(Well-Being Amounts)。[13] 即PEA-NEA=WBA,这个纯积极体验量的大小常常是评价一个人的积极人格状态的重要依据。

在培育个体的积极体验方面,积极心理学关注是什么导致个体在某一个时刻比另外一个时刻感觉更好,通过这种比较,积极心理学寻找到了影响积极体验的各种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分为二个方面:首先是个体追求积极的内在动机因素。人是自己发展的创造者,也就是说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来自于外在的适应和生存压力,也来自于他的内在动机,特别是追求积极的、有快乐体验的动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总是选择能使自己感到快乐体验的行为,如能胜任、有创造性、求得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等,这主要是先天性的。其次是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人的积极体验不仅仅受其本能的驱使,也受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文化观等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体的积极体验虽然是一种主观体验,但又不完全是一种纯粹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体验总是深深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因此积极体验不仅仅只是一种快乐体验,它也是一种集体或社会层面上的体验。例如:假定一个人驾驶汽车一小时和另一个人看一小时的书获得了相等的积极体验量,但驾驶一小时的汽车消耗了10公升的汽油,并骚扰了20个在路上行走的行人,那这两种积极体验的价值肯定是不相等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积极心理学在这里是把积极体验当作了人的本能天性和社会文化价值之间的中间变量(积极心理学称之为Agency),它的作用在于既不使人成为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也不致使人完全成为受外在刺激物控制的被动反应物。

积极体验在充当个体固有的内在动机和外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中介变量时,积极情感为其提供了动力。美国密歇根大学的Fredrickson[14] 提出了一种“积极情感扩建理论”(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她认为,某些表面上看起来分散的积极情感——如欣赏、满足、感兴趣和爱他人等,都能有助于使支配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进行思想和活动的指令系统得到增强和扩张(也即指令系统变得更具有积极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这些分散情感还能帮助个体建构起作用于人思想和行为的个人长久资源——从身体和智力资源到社会和心理资源,也即形成一种积极人格。

四、对积极人格理论的简评

1.积极人格理论的贡献

首先,积极心理学以丰富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在心理学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从人类的积极力量出发来研究人格,这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前期人格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更为心理学的人格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在过去过分强调了对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的研究,这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人类却也为此付出了更为昂贵的代价。正如Seligman所说:“现在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定义我们以前曾经很模糊的概念,如消沉、精神分裂症和酒精成瘾等,我们也了解了这些问题是怎么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过程以及引起它们的内在基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它们的心理学过程。不仅如此,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克服这些问题……但这种进步也让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我们似乎只学会了把人类从不幸或痛苦中拯救出来而不知道怎样帮助人类在良好的条件下过上幸福生活。”[15](pXI)

其次,积极人格理论强调情感在积极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为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之外的其他许多领域中的直接应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在教育、管理和临床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直接应用等。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积极情感体验的思想对研究当前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婚姻、国际交流、国际援助、宗教冲突和政治冲突等问题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再次,积极人格理论强调积极人格是人的生理属性、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比较符合当前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总趋势。

2.积极人格理论尚存在的问题

首先,积极人格理论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倾向。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积极人格时基本都是以成人为被试,我们都知道,成人基本上是一个已完全社会化的实体,其身上的社会价值味道特别强烈,因而其研究结果中外在的行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会变得相对突出。

其次,积极人格理论对人格特质的研究还相对不够深入,其理论不如“大五”人格等理论的描述更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同时,积极人格理论在描述积极人格特质时过分强调了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对人的内在生理因素考虑不够。如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信念、能力、目标和品行等是个体控制自己生活的主要因素,因此,人格的培养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人外在品质的培养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把人格发展过程混同于品德发展过程。

再次,积极人格理论在研究人格时有泛化人格概念的倾向,它把能力、潜力等都纳入人格的范畴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人格理论或许还该是一个打上引号的理论,但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解读却为当代人格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向,也许这才是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研究的真正力量所在。

标签:;  ;  ;  ;  ;  ;  ;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_人格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