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朱洁,曹晓萍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朱洁,曹晓萍

武警南京医院 江苏南京 210028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全面了解中药甘草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从甘草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特性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研究,在了解重要甘草的基础上,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配伍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甘草;化学成分;药理特性;研究进展

随着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以及科研设备的发展,甘草中主要含有的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性。本文通关对目前对中药甘草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探索其研究进展和临床研究水平,对研究理论进行整理和归纳,综述如下。

一、化学成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甘草的化学成分作了大量的研究。药用甘草质量与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积累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在目前研究的10余种的甘草属植物中,通过对植物的提取,其中发现了多达200余种的化学成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在甘草中发现和已经确认化学结构的有:三萜皂昔、黄酮、香豆素、甾醇、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搪类、氨基酸等,其中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是其主要成分,当前涉及到其相关研究也较多较为成熟。

二、药理学特性

(一)三萜皂苷类化合物药理学活性

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睢大员,陈满秋等[1]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三七皂苷、西洋参总皂苷在局部及体外均能防止动物心肌细胞局部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其主要机制是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的释放,减少心肌Ca2+的累积,防止过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和防止脂质过氧化。绞股蓝皂苷、麦冬皂苷、短毛五加总皂苷等对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萜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主要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抑郁、镇静催眠、镇痛等功效。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较为显著,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发现,通过大鼠实验得出,人参总皂苷有改善去卵巢所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2]。另外,人参皂苷能拮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抗肿瘤活性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一些三萜皂苷特别是具有羧基的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黄芪皂苷可抑制结肠癌的肿瘤生长,在实验观察期内,不给予结肠癌大鼠任何干预手段,只是介入黄芪皂苷干预,在实验期内,较好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4、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研究显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其中一些皂苷表现为有抗菌活性较强,一些皂苷表现为有抗病毒活性较强。在体外培植实验当中,研究发现通过对49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测试,其中C-27或C-28位有游离羧基的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的皂苷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3]。

5、降低胆固醇作用及其他活性

除了以上几种重要的活性外,降低胆固醇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药理特性,但从面前的研究来看,此类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发现降低胆固醇其作用机制是由于肠腔内皂苷与胆固醇形成复合体,使胆固醇很难再被吸收。

(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特点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主要的药理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发现,黄酮类化物在抗病毒感染、抗炎、抗过敏及促进血管舒张,以及抗氧化、抑菌和抗菌、肿瘤的抑制和治疗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抗氧化作用

具有抗氧化活性是甘草类黄酮成分的主要特性,其原理就是可以清除自由基。甘草黄酮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对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清除体内产生的O、OH等自由基,从而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殖[4]。

2、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有日本专家报道,在甘草中异黄酮类物质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3种黄酮类成分对于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同时,又有研究证实这点说法,甘草素与异甘草素的抗HIV病毒的能力更高,目前成为国内外重点研究的主题[5]。无论是国内研究还是国外文献显示,甘草中异黄酮类物质的药理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旷阔的前景和使用价值。

3、抗菌、抗病毒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在甘草黄酮化合物中,如甘草查尔酮A、甘草查尔酮B、光甘草定以及其他甘草素类物质元素等,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显著,但对酵母菌和真菌抑制较好,同时,还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6]。从目前研究来看,具体剂量及其使用方法以及与一些抑制酶的效果比较,有待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甘草黄酮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于溃疡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从中外的药典记载来看,甘草黄酮作为治疗溃疡,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药物已被广泛的使用。而甘草黄酮主要有以下一些黄酮单体为主要成分,例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等。研究工作者根据其特性,在对进行甘草提取物的实验中,得到了富黄酮组分,目前已被我国作为治疗溃疡病的二类药物。同时,又有研究发现,富黄酮组分同样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7]。

5、抗炎和抑制作用

对多种酶的抑制作用是甘草类黄酮的主要的功能之一,研究中发现:异甘草素、光甘草定和甘草西定等黄酮类化合物对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同时使一些蛋白产生变性反应。研究发现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成分为异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

参考文献:

[1]李焱燚;王永刚;刘学源;;β-七叶皂苷钠的研究进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年02期:32-33

[2]陈霁,贡岳松,张均田.17-β-雌二醇和人参总皂苷对去卵巢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8):522.

[3]左增艳,柳钟勋,李健蕊;康归胶囊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年05期,44.

[4]吴华璞,葛敏,於传斌,李守龙,程勇;MB-2的抗炎作用及胃肠道刺激性[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66.

[5]曾路,李胜华,楼之岑;国产甘草的生药形态组织学研究[J];药学学报;1988年03期,45.

[6]海春旭;抗氧化剂、抗衰老与疾病控制的研究进展[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4期,46.

[7]张世蘋;周翌婧;刘艳;甘草黄酮诱导肝癌SMMC-772细胞凋亡及其对相关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76.

论文作者:朱洁,曹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朱洁,曹晓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