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体会论文_靳昕,李霞

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体会论文_靳昕,李霞

1.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校医室 会宁 730799;2.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老君乡卫生院 老君 730799

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目的。方法 对156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术后采取正确保护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局部应用甲硝唑液冲洗等,对临床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中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2%。结论 谨记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减少创伤和手术时间,对手术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素,并充分冲洗腹腔,能有效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治愈。

关键词: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 of wound infection after appendicitis operation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in order to reduce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rates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objective. Methods a total of 156 patients ' right protection after appendectomy incision,peri-operative antibiotics,note that the operative techniques,local application of metronidazole rinse,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Incision infection results in 2 cases,the infection rate was 1.2%. Conclusion remember the principles of aseptic technique,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ion,reduces trauma and surgery time,targeted prevention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perioperativ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and flushing abdominal cavity,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appendectomy,raise the cure.

"Key words" appendicitis wound infection prevention

阑尾炎是基层医院的常见急腹症,手术切除是治疗兰尾炎最有效的方法,但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急性兰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很高,在所有腹腔手术当中,其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长期居于首位[1],一旦切口感染将给患者精神、经济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降低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Ⅰ期愈合率,是普通外科医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随机抽选了县医院2011.10-2016.6月期间收治的15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对本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并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临床处理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选我县第一人民医院2011.10-2016.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56例,其中男86例,女70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84岁。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53例(其中2例为肝下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3例。156例阑尾切除手术中,101例是采用麦氏切口,54例采用右腹直肌探查切口。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5例,坏疽性阑尾炎35例,穿孔性阑尾炎24例。

1.2切口感染标准

甲级: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为Ⅰ期愈合;乙级:愈合期有炎症反应,如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硬结、血肿,压痛、积液多,但未化脓;丙级:局部皮肤温度上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有脓性渗出物需拆线引流,在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穿刺有脓液或破溃流脓。拆线后切口裂开流脓,反复出现小脓点并有线头溢出。在本组数据处理中,乙级、丙级愈合被定性为切口感染。

1.3手术前后及术中切口的处理方法:

1.3.1抗生素的使用

手术前2—3h给予抗生素滴注,常用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类、氨基糖类加用甲硝唑等,兼顾厌氧菌与需氧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手术时间过长(>3h)可在术中加用一次抗生素,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对于阑尾炎穿孔的病人,术后多次采用氨卞青霉素、甲硝唑等联合应用,对感染较重的或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的患者,可选用更敏感抗生素,联全应用3—7天。

1.3.2谨记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减少创伤和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位置常规选择麦氏切口,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点便于显露及操作,异位阑尾炎及腹膜炎重术前无法确诊病例采用剖腹探查切口。本组2例采用探查切口,2例肝下阑尾,3例弥漫性腹膜炎术前无法确诊。切口大小根据患者腹璧厚度及操作情况决定,本组患者中最短2.5cm,最长10cm,平均4.5cm。

1.3.3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脓液较多时,腹膜先打开一小孔吸净脓液,避免流出污染切口,常规悬吊腹膜保护切口,术中操作避免粗暴,杜绝用手指进腹腔抠阑尾,阑尾分离出来后避免与切口接触。

1.3.4关腹前先将腹腔脓液吸净,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直至冲洗液清水样,再用100%的甲硝唑与0.3%的聚维酮碘(PVP-1)10ml混合液冲洗腹腔并吸净,随后更换手套及手术器械,污染重时更换敷料,在关闭腹膜后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手术切口,再采用PVP-1 5-10ml浸泡切口五分钟,使组织轻度黄染。显然,术中冲洗腹腔及冲洗切口极为重要尤其是对阑尾穿孔引起的致病厌氧菌均有明显的抵制作用,是一个抗菌谱广、具有强烈抗厌氧菌性、穿透性、毒性低、副作用少、价格便宜的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2]

1.3.5 腹壁各层均采用天然的可吸收外科单丝缝线缝合,腹膜、腹内斜肌、皮下脂肪采用3个“0”不加铬可吸收单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采用3个“0”加铬可吸收单丝线缝合。

1.3.6 少放置腹腔引流:需放置者不从原切口引出,均另打孔引出,引流管采用潘氏管,便于术后负压引流而管壁不塌陷,如无脓液引出可在72小时内拔除。本组病例放置引流的仅有2例,均为腹腔脓液多或阑尾残端水肿荷包缝合无法包埋者。

二、结果

全组病例出现切口感染的仅2例,发生率为1.2%,且均为75岁以上高龄阑尾炎。由于手术不及时致阑尾坏疽穿孔,腹腔感染重,脓性分泌物多,术后控制不当而感染,经换药、有效抗菌素,理疗后术后两周内愈合。住院时间最短4天,最长10天,平均6天,其中,4-7天77例,8-10天13例。

三、体会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阑尾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0%,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更高,其常见的原因有:

切口感染与阑尾炎的病理密切相关。当阑尾一旦化脓、穿孔使腹腔感染加重。腹腔内渗液增加易使切口感染,为此对急性阑尾炎应早诊断、早处理。在穿孔前手术可降低切口感染。本组1例切口感染者为老年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来院时已穿孔。

在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对于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的患者。

预防切口感染术中切口的处理最为重要,首先是加强无菌观念,注意保护切口,避免将手伸入腹腔寻找阑尾,污染后的器械及手套要及时更换,避免人为污染切口。其次是严格烧灼阑尾残端,包埋时缝针避免穿透肠壁,以免引起腹腔残余感染导致切口感染。我们主张尽量少放置引流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可能。在对化脓性阑尾炎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对腹腔内的浓液进行彻底的清洗,并充分冲洗腹腔,保证没有浓液的残留,避免术后切口感染几率的增加[3]。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常见形成瘘道、脓肿、线头反应、时有线头溢出形成伤口经久不愈合,最后形成较大疤痕,不适应现代化美容要求,影响患者生理、心理以至于日常生活。为此有学者采用抽线缝合法、不缝合腹膜法等关闭切口办法,虽明显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但因腹膜不缝合存在有切口下粘连和切口疝发生的问题。然而我们采用天然可吸收单丝线分层缝合腹壁各层取得同样效果,也避免了切口下粘连和切口疝的问题。我们认为传统丝线为编织线不吸收,编织网孔遇水后的增大,使细菌残留网孔中吞噬细胞不易将其杀死是造成切口迁延不愈,是线头反应的主要原因,而单丝线无网孔解决了此问题。另外不加铬天然可吸收线的吸收时间为7-14天,吸收后变成水和CO2不易引起腹腔粘连,而加铬线吸收时间为3个月,用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刚好符合肌腱愈合的特性,且可吸收线不会造成异物存留,即使感染后也容易处理,本组1例感染者短期内伤口经治疗后愈合。

总之,我们认为在阑尾切除手术临床治疗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处理残端,少放置引流,反复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切口,特别是术中使用碘伏溶液冲洗腹腔,浸泡切口,切口采用天然可吸收单丝线缝合可明显降低切口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张富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J].大家健康,2012;12(6):14—15.

[2]丁水平,曾日明,甲硝唑液局部应用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58—159.

[3]张二勇,张春军,黄海峰,等.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58-660.

论文作者:靳昕,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体会论文_靳昕,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