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RDA认知调查结果_图书馆员论文

国内RDA认知度调查结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结果论文,认知度论文,国内论文,RD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调查的背景

2011年6月,RDA美国国家级测试的结果公布,RDA测试协调委员会(RDA Test Coordinating Committee)建议美国的三家国家级图书馆机构推行RDA的时间不早于2013年1月1日。自此之后,RDA的实施就开始进入倒计时[1]。在当月进行的ALA夏季年会上,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将从2011年11月开始部分采用RDA进行编目,使用RDA编目的数据将占总工作量的5%[2]。

而在今年3月,美国的三家国家级图书馆,连同合作开发了RDA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德国的国家级书目机构宣布了“RDA实施切换日”,也就是从2013年3月开始,这些机构将完全使用RDA进行编目工作。而国会图书馆也宣布了将在未来的10个月之内,对于其所有的编目人员开展培训的计划[3]。

在这样的背景下,RDA在我国的前景就成为一个迫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人在2012年2月28日开始进行“国内RDA认知度调查”,希望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国内编目员或者相关的图书馆员对RDA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于RDA实施中的各种问题的认知。

2 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全部内容见附录)从2012年2月28日上线,至2012年3月30日结束。调查采用了网络的形式,使用了“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①。调查最后共计收到182份问卷,通过后期的比对,判定两份问卷为重复问卷,因而共收到180份有效的结果。

这份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2010年美国图书馆员Elaine Sanchez所进行的一个关于RDA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将在下文中涉及)[4]。本人的调查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16题)为被调查者或者被调查者所在的机构对于RDA的培训、RDA工具包、RDA信息的获取,以及RDA未来等一般性的问题的实践和态度。第二部分(17题)则包含了关于RDA内容本身的28个文字陈述,要求被调查者选择有多支持或者了解这些陈述,以测试被调查者对于RDA文本的了解程度和态度。

3 调查总体结果

调查的第15题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工作职责,在本调查回收的180份有效问卷中包括:

●77人(42.78%)选择了“编目员/元数据图书馆员”;

●33人(18.33%)选择了“系统管理员/图书馆技术人员”;

●20人(11.11%)选择了“编目/元数据研究者”;

●16人(8.89%)选择了“馆长/编目工作管理者”;

●34人(18.89%)选择了“其他”,在用文字表明自己身份的22个被调查者中,有12名其他职责的图书馆员、5名图情专业的学生、3个被调查者曾经是编目员或者编目管理者,但是并未指明现在的身份,还各有一个人是厂商和编辑②。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1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职位;图表未经过实际结果的修正

第16题询问了被调查者的工作机构。其中包括:

●96人(53.33%)选择了“大学图书馆”;

●42人(23.33%)选择了“公共图书馆”;

●14人(7.78%)选择了“专业图书馆”;

●12人(6.67%)选择了“国家图书馆”;

●16人(8.89%)选择了“其他”,主要是来自图情领域的科研院所,也包括厂商和未在前文中包括的图书馆类型(比如中学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③。

在调查的正题中,第1题考查了被调查者对RDA本身以及RDA和AACR2差别的熟悉程度。这两部分的题目都是5点记分,1代表最不熟悉,5代表最熟悉。在“对于RDA规则本身的了解”以及“对于RDA和AACR2变化的了解”这两部分最后的平均分分别是2.36和2.34,这两个得分都是比较低的。

第2题考查了被调查者了解RDA的信息渠道。最多的选项是有108人(60%)选择了“博客”。有82人(45.56%)选择了“论文”。之后分别有68名(37.78%)和61名(33.89%)被调查者选择了“讲座、培训”和“RDA规则本身”。另外,还有52人(28.89%)选择了“工作中的讨论”。另外有18个人选择了“其他”,在选择“其他”的文字说明中,微博是提到比较多的选项;还有一个人选择了邮件列表,应该是英文的邮件列表。在中文世界中,博客和论文是RDA最重要的专业信息源。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2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单位;样本量:180④;图表未经过实际结果的修正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3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于RDA本身的了解程度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4 被调查者对于RDA和AACR2差别的了解程度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5 被调查者获取关于RDA信息的信息源

RDA和之前的规则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就是它使用在2010年6月上线的RDA工具包(RDA Toolkit)作为规则本身最主要的媒介。相较于纸质版的RDA规则,RDA工具包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即时更新等优势,因而势必成为RDA规则在未来最重要的格式。本调查的第3题询问了被调查者是否了解或者使用过RDA工具包。在回答了这道题的179个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不知道”(116名被调查者),只有17人选择了“使用过”。另外有47个人选择了“知道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6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是否使用过RDA工具包;样本量:179

第4题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机构是否会在未来一年内进行RDA的培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153人,85%)选择了“没有/不清楚”,选择“进行过”或者“一年内将进行”的人都不超过10%(分别是16和11个人)。在相关的第5题中,被调查者被要求回答“如果国图/CALIS进行关于RDA的培训,被调查者所在机构是否会参加”。在回答了问题的174名被调查者中,有略超过一半的89人选择了“会参加”,72人选择了“不清楚”,还有13人选择了“不会”。虽然这个回答仍然是中立的,不过对比于上一道题的答案,这说明,国图或者CALIS这样的强有力的机构对于推动RDA的发展将会是决定性的力量。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7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所在的机构是否进行过或者将在1年内进行RDA的培训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8 调查结果:如果国图/CALIS或者其他的机构有RDA的培训计划,被调查者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会派人参加;样本量:174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9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已经开始套录RDA数据;样本量:73

第8题只面向第7题中选择了使用“MARC21”的答题者(第7题中共有77人选择自己使用MARC21格式),询问被调查者的机构是否已经开始套录RDA数据。在回答了这道题的73个人中,有将近1/4的人(18人)选择了“是”,另外55人选择了“否”。当前,仍然只有一少部分国内的西文编目机开始套录RDA——无论是否对RDA数据进行修改,不过对于西文编目员来说,从明年3月份开始,RDA将全面进入日常工作。我们只有10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前期的准备,时间并不乐观。

第9题考查了被调查者所在机构对于RDA未来推行的计划。在回答了这道题的179名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123大)选择了“不知道”其机构是否会在未来推行RDA。有8个人表示其机构已经在使用RDA。另外分别有22和26个人选择了“会使用”和“不会使用”。这说明,我们离RDA在国内的推行——不管是西文编目还是中文编目——仍然还有很远的距离。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10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所在的机构是否使用过或者在未来会使用RDA;样本量:179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11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所在的机构是否购买了或者在未来会购买RDA规则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12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是否了解语义网/关联数据;样本量:171

数据来源:问卷星www.sojump.com

图13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是否了解FRBR模型

第10题询问被调查者所在机构是否购买了RDA的规则,以及购买的是哪种格式的规则——在线的RDA工具包还是纸质版。仍然有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知道”(180人中的115人)。分别有3人和5人表示其所在机构购买了在线的RDA工具包和RDA规则的实体书;表示计划购买两种格式的人分别是19人和14人;另外,表示没有计划购买两种格式的人分别是34人和28人。在这道题中,被调查者似乎对于格式并没有表现出偏好。另外,除非规则实现了汉化,否则即便购买了RDA规则,国内的机构很难使用这些工具。目前国图和CALIS即将根据纸质本来翻译RDA规则,这可以被看做是RDA汉化的第一步。

第11题是文字题,让被调查者写出其所在机构推行或者不推行RDA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经过简单的整理和归纳,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包括:领导和图书馆的发展政策(27)、图书馆本地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18,包括外包的问题)、人员的技能和认知(以及相应的培训)(18)、经费(12)、RDA在未来能否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16)、(与上面相关的)RDA未来能够被国内的图书馆社区和上级机构使用(14)。其他被提到的主题包括技术和系统、新规则使用的便利性、读者需求、RDA是否能够实现本地化等。也有大量被调查者提到了他们对于RDA本身还并不了解。

第12题询问被调查者对于“RDA和语义网/关联数据的了解程度”。结果和第1题相似,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仍然选择了不熟悉。本题的平均得分是2.29。第13题的主题是被调查者是否了解FRBR模型,本题的得分略高于第12题,是2.45。FRBR模型自从1998年被IFLA批准以来,不仅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也得到了系统性的介绍,因而在编目社区中是一个相对比较被人了解的概念。FRBR模型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图书馆数据打开了通向未来——也就是语义网和关联数据——的大门,而后者虽然是图书馆目录需要到达的“彼岸”,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是RDA未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14题也是文字题,让被调查者写出对RDA总体的激动和担心。比起第11题,有更多的人提到了对RDA不了解。除此之外,提到最多的主题是RDA的现实可用性——比如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以及学习、RDA编目本身以及规则转换的成本等等。

第17题涉及了关于RDA本身的28个陈述,采用5点记分的方法,以考察被调查者对于RDA文本的了解程度和态度。总体的结果是正面的,对于关于RDA的正面陈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给出了偏向正面的评价,反之亦然。结果如表1所示。

4 管理者、编目员和编目研究者的调查结果

4.1 管理者

如上文所述,本调查的第15题识别了被调查者的工作性质。根据这道题的结果,我把被调查者分为“管理者”、“编目员”和“编目研究者”三个范畴,考察他们对于RDA的认知和态度的差别。

在这道题中,有16人选择了“馆长/编目工作管理者”的身份(以下简称为“管理者”)。这16个人中有4人来自公共图书馆,12人来自大学图书馆。

管理者在第1题中,对于RDA本身的了解以及对于RDA和AACR2的差别的了解,得分分别是2.5和2.38,和总体的得分基本一致。在调查的第3题中,有一半的“管理者”使用过RDA工具包或者知道其基本情况,高于总体被调查者的35.2%的比例。

管理者可能会更加熟悉本馆对于编目的政策。在第4题中,只有2个人(12.5%)选择在本馆进行过RDA的培训,或者可能会进行培训;但是其中有13个人(81.25%)选择会参加其他大型机构的培训。前者低于总体的得分,后者则高很多(总体调查中这两个比例分别是15%和51.1%)。另外在第9题中,各有2个人选择了图书馆在未来会推行RDA和不会推行RDA,其余的选择了“不知道”。

管理者对于语义网/关联数据以及对于FRBR模型的了解都低于总体的得分,分别是1.94和2.06。这似乎说明管理者更关注RDA本身的议题,而不是这个规则面向未来的方面。如上所述,RDA更大的意义在于编目的未来,而如果我们的编目工作想要走向未来,领导者的认知是最为重要的,因而这个结果是让人担心的。

在第17题对于RDA内容的评价中,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介于中间的“3”,这或许说明管理者们对于RDA的态度更加平衡,或者也是更加不确定。

4.2 编目员

共有76个人把自己识别为“编目员”。在第7题中,其中52个人说自己使用CNMARC(以下简称为“中文编目员”),42个人使用MARC 21(以下简称为“西文编目员”;但是其中有21人同时选择了两种格式)。在第16题的被调查者机构中,编目员中有8人(10.53%)在国家图书馆工作,19人(25%)来自公共图书馆,41人(53.95%)在大学图书馆工作。

在具体的结果上,编目员对于RDA本身的了解和对于RDA和AACR2的差别的了解,得分分别是2.47和2.43,对比于总体结果的2.36和2.34,得分基本相同。其中西文编目员的两个平均得分是2.5和2.42,中文编目员是2.44和2.38,西文编目员稍高,但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只有37%的编目员使用过RDA工具包,或者知道其基本情况。这个数字只是略高于总体的被调查者(35.2%)。

在第16题中,编目员对于语义网/关联数据以及对于FRBR模型的了解的得分分别是2.37和2.84,两个数字都略高于总体被调查者的打分(分别是2.29和2.45),编目员对于FRBR模型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的被调查者。

在第17题中,关于RDA的认知情况,编目员的组群并没有对RDA的各方面表现出、迥异于总体被调查者的看法。而西文编目员和中文编目员的观点也没有显著差别。

对于RDA在图书馆未来的推行情况,比起馆长/管理者来说,编目员同时有更高比例的人选择了会使用和不会使用;另外也有5个人选择了图书馆正在使用RDA,这应该反映了这些图书馆实际的情况。

4.3 编目研究者

共有19个人把自己识别为“编目/元数据研究者”。

编目研究者对于RDA本身的了解和对于RDA和AACR2的差别的了解,得分分别是2.95和3.05,得分都显著高于平均的被调查者,也显著高于管理者和编目员这两个群体。

有58%的编目研究者使用过RDA工具包,或者知道其基本情况,这个数字显著高于总体被调查者(35.2%)。同时,编目研究者对于语义网/关联数据以及对于FRBR模型的了解的得分分别是2.53和3.00,也均显著高于总体被调查者。

在第17题对于RDA诸多问题的评价中,编目研究者相对于平均的被调查者,表现出了明显更大的信心和积极的评价,在关于RDA正面的陈述中,他们的给分几乎全都高于一般的被调查者;而反之亦然。比如:

●“RDA将取代AACR2”,平均被调查者的给分是3.34,而RDA研究者的平均给分是4.32;

●“FRBR化的目录呈现方式,是图书馆目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编目研究者和所有被调查者的打分分别是4.05和3.46。

总体而言,在上述三个组群中,编目研究者是显示出最强特点的一组:编目研究者普遍对于RDA有更好的理解,并且对于RDA的未来有着最大的信心。而编目员和平均的被调查者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中文编目员和西文编目员对于RDA的看法和了解程度也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个现象可能是需要解释的。同样的,管理者对于RDA的认知程度,在本次调查中也并没有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别。

5 结论与思考

5.1 本调查与2010年美国RDA调查结果的比较

2010年Elaine Sanchez的调查范围面向的是全世界的图书馆员,但最后结果中有91%的被调查者为美国人,因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在2010年——RDA推出之前——美国图书馆员对于RDA立场的一个很好的汇总。

这个调查最显著的结果就是[4],在当时,美国的图书馆员对于RDA是高度不了解和不确定的。在这个问卷的第6题中,有62%的被调查者用“不确定”描述了他们对于RDA的感觉。而在后面的问题中,不确定的态度也反复出现。比如在涉及RDA培训、RDA经费等多个关于实际的问题的时候,回答最多的答案都是“不了解”。

此外,由于当时RDA的文本还未公布,人们只能从第二手的渠道来了解RDA,因而人们对于这个新规则的知识也并不丰富。在关于被调查者对于RDA基础知识了解的问题中,对于RDA并不了解反复成为了被选择最多的答案。

此外,人们也对于RDA的未来并不看好。比如,在第14题中,从现实的可用性出发,有46.4%的人认为RDA对于本机构并不划算,还有将近1/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只有6.1%的人认为是划算的。而另外一个主题是人们对于AACR2的坚持,第22题则问道:如果AACR2不再被官方维护,你是否支持另外一个机构来维护AACR2?最多的33.9%的人选择了是,19.1的人选择了不是,另外有超过1/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经济危机的时期,人们把现实性放在了未来性之上,因而对于RDA做出了并不符合设计者预期的反应。

作为对照,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我们社区中的成员对于RDA的不了解以及不确定。比如问卷第一题,所有被调查者对自己对于RDA了解程度的打分只有2.36。而对于RDA的不了解也出现在了第16题的文字题中,这道题要求问卷的参与者写出他们对于RDA最大的激动和担心,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并不太了解RDA。而对于机构未来对于RDA推行的打算,绝大多数人也并不了解。这需要我们未来用更大的力气来普及RDA的规则。

同样,在第14题和第16题两道文字题中,有很多人从现实的角度表达了对于RDA前景的不确定。在这个现实的角度上,一方面,虽然美国已经进行的RDA国家级测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但是在我们的编目社区中的测试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对于RDA的了解程度和认知与美国这两年的情况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5.2 调查的不足和后续

本调查只收到了180份的有效问卷,相对于国内的编目社区来说,这个数字是很小的。原因可能在于RDA在国内目前仍然没有被重视起来,或者也许是本调查的宣传的问题。无论如何,这个数字可能并没有很好地代表了国内编目社区对于RDA的真实看法。

本调查的许多结果是在被调查者普遍对RDA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因而,其中的一些结论可能并非是国内编目社区对于RDA的真实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地了解国内相关图书馆员的认知,以便未来进行决策,我们可能需要在我们的社区对于RDA更了解之后——比如2013年RDA开始正式推行之后——进行后续的调查,以便得到更加及时、而且或许是更加贴切的信息。

附录:RDA认知度调查

1、您是否了解RDA规则:(请选择您对RDA的了解程度:1为最不了解,5为最了解)

□1.1对于RDA规则本身的了解 □1.2对于RDA和AACR2变化的了解

2、您从何处了解RDA规则:(多选)

□RDA编目规则本身 □论文 □博客 □讲座、培训 □工作中的讨论 □其他

3、您是否了解、使用过RDA工具包(RDA Tookit):

□曾经使用过 □知道基本情况 □不知道

4、您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有系统的RDA培训计划:

□进行过 □一年内将有 □不清楚

5、如果国图/CALIS或者其他的机构有RDA的培训计划,您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会派人参加:

□会 □不会 □不清楚

6、您本人主要使用的规则(非编目员可以不填,多选题):

□AACR2 □西文文献著录条例 □中文文献编目规则 □其他

7、您本人主要使用的编码方案(非编目员可以不填,多选):

□CNMARC □MARC21 □其他

8、作为西文编目员,您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已经开始套录RDA数据?

□是 □否

9、您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有计划在一年之内或者2013年英美实施RDA之后推行RDA:

□已经在使用 □会使用 □不会使用 □不清楚

10、您所在的图书馆/机构是否有计划购买RDA的内容(多选题):

□已经购买RDA工具包 □计划购买RDA工具包 □没有计划购买RDA工具包

□已经购买RDA规则的实体书 □计划购买RDA规则的实体书 □没有计划购买RDA规则实体书

11、哪个/些因素是贵机构决定推行/不推行RDA的决定性因素:(文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是否了解语义网/关联数据:(请选择您的了解程度:1为最不了解,5为最了解)

□ 1 □2 □ 3 □ 4 □5

13、是否了解FRBR模型:(请选择您的了解程度:1为最不了解,5为最了解)

□1 □2 □ 3 □ 4 □5

14、关于RDA您还有什么其他的激动和担心的地方?(文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您的职位:

□馆长/编目工作管理者 □编目员/元数据图书馆员 □系统管理员/图书馆技术人员

□编目/元数据研究者 □其他

16、您的机构:

□国家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其他

17、请选择您有多赞成/了解下面的论述,1为最不赞成/不了解,5为最赞成/了解:

□RDA将取代AACR2

□RDA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RDA应该成为我国的国家级规则

□RDA将成为我国的国家级规则

□FRBR模型将成为我国未来国家级规则的模型,无论规则是不是RDA

□FRBR模型对于目前的编目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RDA的数据结构让RDA数据比起AACR2来更容易被分享

□RDA采用FRBR模型,让RDA能够更好地表达实体之间的关系

□RDA的词汇表和元素集,使用了前后一致、完整的术语,表达了元素之间的关系

□FRBR化的目录呈现方式,是图书馆目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RDA“如实著录”(take what you see,accept what you get)的原则对于用户是更加直观的

□RDA“如实著录”的原则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因而产生管理上的问题

□AACR2或者当前的中文图书编目规则依然受限于卡片的编目环境

□AACR2或者当前的中文编目规则已经足够用了,没必要换到RDA

□RDA过多地依靠编目员个人的判断了,会造成数据上的不一致

□RDA放弃了“3原则”,能够更好地呈现资源

□RDA不再使用拉丁文缩写,打破了语言的限制,更好懂了

□RDA不再使用拉丁文缩写,降低了目录的可读性,增加了小语种编目的复杂性

□RDA是更加世界性的编目规则

□RDA比起AACR2更有效率

□RDA比起AACR2能够更好地处理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

□AACR2比起RDA来说在传统资源方面是有优势的

□推行RDA会降低工作效率

□所有编目员都应该为RDA做好准备

□FRBR和RDA都太难懂了

□RDA不适合中文资源

□CNMARC或者MARC 21是推行RDA的障碍,因而需要更新

□CNMARC或者MARC 21应当被更新的格式所代替

①http://www.sojump.com/.

②这一部分的数字都经过了实际内容的修正,有两个被调查者虽然把自己选为“其他”,但是根据他们的文字描述,仍然分别属于“编目员/元数据图书馆员”和“编目/元数据研究者”的范围。

③这一部分的数字也经过了实际内容的修正。有一个被调查者实际上属于编目员的范畴。

④如未说明,下面图表的样本数量均为180。

标签:;  ;  ;  

中国RDA认知调查结果_图书馆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