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物修复保护的一般步骤论文

浅析文物修复保护的一般步骤论文

浅析文物修复保护的一般步骤

任晓磊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要: 我国的文物种类繁多,每种文物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文物的安全长久保存,因此亟需进行文物病害调查及处置。对于每个种类的文物,其修复技术方法都不尽相同,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修复保护。通过梳理、介绍各类文物的修复保护步骤,详述其中的重点问题,对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者提供一些必要参考。

关键词: 各类文物;修复保护;步骤

我国地大物博,馆藏文物和出土文物种类和数量都极其巨大。由于文物修复保护人员人才有限,加之早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所限,以及一些文物保护单位保藏条件不能尽善尽美。从而导致一些出土的文物虽经初步修复,但如今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甚至成为了文物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亟需进行文物病害调查及处置。然而,对于文物的修复保护,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真对每种材质、种类以及各类病害的文物有相应的针对性的修复保护措施以及步骤,这就需要我们较为清除的了解各类文物修复保护的步骤。

一、各类文物存在的一些病害举例

对于玉石质这类本体较为稳定的文物,当前的主要问题出现在修复时使用的胶黏剂,胶黏剂的老化会造成失效的现象,使得这些文物随时有可能散开甚至崩塌,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此外,由于一些玉器在胶黏剂失效后为预防散开,不得不整体平贴在了有机玻璃板上。再次修复时还须考虑使用恰当的方法去除玉面上的大面积粘接痕而不伤及文物本体。

2.3 两组胎儿血流阻力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孕20周时胎儿S/D、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用药8周后胎儿S/D、RI、PI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陶瓷质文物的最严重问题也是胶黏剂老化。由于陶器普遍体大而质重,胶黏剂失效后已明显出现了开裂的情况,随时可能垮塌。

未经处理的铁质及铜质文物在出土后容易发生进一步的锈蚀。对于有铭文的金属器物,这些锈蚀有可能会进一步损害铭文。多种金属复合的文物其特殊结构容易造成电化学腐蚀,在其外部开裂后外界水汽氧气可自由进入侵蚀内部芯体,内部生锈时体积膨胀又进一步撑大裂口,如此造成恶性循环,如不加以制止,文物的命运堪忧。

竹木漆质文物主要的病害发生在脱水和吸水的过程中。由于竹木材各方向以及木质和漆层在不同含水率下的胀缩系数不同,造成了文物本体的开裂以及漆皮的起翘。个别器物,例如红漆盒底的表面出现了疑似的霉斑。霉菌的生长会使木质严重降解。此外,竹简在紫外线和氧气共同作用下,较出土时色泽加深。

例2 (2018年天津中考卷第24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5,0),点B(0,3).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

完善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已成立市县级专职水政监察机构52个、水利公安机构41个。2 816名水利员划转到县级水利部门统一管理,新建库房706处;选聘村水管员8 920名、库管员1 198名。建立了农村水利工程和资产村级档案、乡级台账和县级总账,并报市备案。

骨角牙质文物在干湿度变化时也会发生轻微的胀缩,造成文物本体分层开裂,以致逐层剥落。

二、各类文物具体修复保护步骤

(一)陶瓷器

由于采用的端部锚具类似于镦头锚具,预应力钢丝绳的下料长度要求较为严格,下料长度根据两端端部锚具的间距及预应力钢丝绳的工作应力计算确定。挤压锚头为铝合金双孔套筒式,钢丝绳在端部折成双股后穿入挤压锚头内孔。由专门设计的挤压模具、挤压机械对挤压锚头进行强力挤压,使挤压锚头与钢丝绳挤压成一体。

对陶瓷器表面沉积物进行清理。软质沉积物可用蒸馏水清洗,硬质沉积物需软化后再小心剔除。清洗过程以机械清洗为主,考虑到陶瓷器质地较脆弱,一般采用手工清理,对特别硬质且有危害的沉积物可采取打磨机或洁牙机清理。

② 脱盐

根据器物本身酥碱程度以及分析测试结果判断器物是否需要进行脱盐处理。在进行纸浆法脱盐前,需先对纸浆含盐量进行检测,确定其在安全值之下,方可将宣纸打碎,浸于蒸馏水中搅拌成纸浆。以纸浆敷裹住器物表面,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更换新鲜纸浆,直至纸浆浸出液的含盐量低于安全值或连续三次保持稳定。

断裂处可用丙烯酸树脂粘合剂粘接,残缺处需先行评估是否有补配必要,如确实有补配的需要,可以环氧树脂胶调合矿物颜料作为补配剂,填补残缺,但补配处需注意与器物原件明显区别。

对一般胶类粘接剂,小件器物可浸泡于丙酮溶液中,大件器物以丙酮溶液擦涂粘接处,以去除粘接胶;对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以环氧树脂去除剂涂布于粘接处清除[1]。除去后以丙酮溶液清洗岔口,保持断茬处清洁,以利于之后的修复。

基于氨基酸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在合成手性纳米粒子方面也很有用。Preiss等报道了基于氨基酸的具有可聚合片段的手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然后开发用于制备手性表面官能化的纳米粒子[164]。同时测试其作为成核剂(nucleating agents)的潜力用于氨基酸外消旋混合物的对映选择性结晶化(以外消旋的天冬酰胺为模型体系)。通过比较不同疏水尾的手性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粒子,结果表明只有由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手性纳米粒子才能够在对映选择性结晶过程中有效地充当成核剂。

2)给予研究组患者正畸治疗,在进行治疗前,牙科医生要告知患者相关的正畸治疗知识,以及其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首先对患者所有的牙齿都要进行清洁牙周清洁工作,将存在的不良修复体进行拆除,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颞颌关节、牙槽骨以及上下颌骨等进行检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治疗[2]。若是患者属于安氏类疾病,医生则要给予患者直丝弓矫正技术,对错颌畸形中的特殊状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对于缺牙以及牙齿散在间隙的患者,要将患者的集体情况进行结合来调整牙齿的位置,解决缺牙间隙以及散在间隙的问题,保证牙齿的排列整体,保证患者牙齿的良好咀嚼功能[3]。

④ 加固

以2%-5%的Paraloid B72乙醇溶液或低浓度的环氧树脂胶乙醇溶液对陶器进行加固。小件器物可采用浸泡法,大件器物可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

⑤ 拼对粘接补配

① 清理

将可以拼对成形的器物残片拼对粘接,粘接剂采用丙烯酸树脂粘合剂,补配剂采用环氧树脂胶+砂土或者滑石粉。补配时注意与器物原件明显区别。

大年初二起,妇女们要回娘家拜年。春节一直持续到二月二期间达斡尔族村屯非常热闹,亲朋好友除了相互邀请饮宴外,请有文化的艺人讲故事、唱“扎恩哒勒”和说唱“乌钦”;黄昏时分,小伙子们打曲棍球(Beikuo),姑娘们则三五成群在一起玩嘎拉哈(Sake)、剪制摆放形态各异色彩不同的小纸人(Hanieka)等游戏活动;夜晚是妇女们的天地,姐妹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今天到你家,明天来我家,边唱边跳,歌声不断舞步不停。

(二)金属器

① 除锈

对于铁器,如遇结构疏松的浮锈层,应尽量剔除,以防止其继续吸收水分对基体造成腐蚀,而对于质地坚硬、结构紧密的稳定锈蚀层,可尽量保留,以避免去除过度对基体造成损伤,无害锈的保留也对基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于铜器,应将表面绿色粉状锈及其下灰白色蜡状物全部剔除。

在清理金属表面锈蚀层的过程中,可采用手术刀手工清理,如锈蚀质地坚硬难以去除,可用洁牙机进行机械清理[2]

对于铁器,可采用纸浆法脱盐。将含盐量在安全值之下的宣纸打碎,浸于蒸馏水中搅拌成纸浆。以纸浆敷裹住器物表面,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更换新鲜纸浆,多次操作直至纸浆浸出液的含盐量低于安全值或连续三次保持稳定。

② 脱盐

对于铜器,以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以置换出有害离子,为加快反应速度,可使用超声波清洗仪,但在使用前应对器物的稳定性作以评估,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③ 缓蚀

以苯并三氮唑(BTA)作为青铜缓蚀剂,钼酸盐硅酸盐无机复配液作为铁器缓蚀剂,对小件器物采用浸泡法,大件器物采用喷涂法或敷涂法。缓蚀保护应注意使器物与缓蚀剂作用完全,需控制反应时间。

④ 封护

以2%-5%的Paraloid B72乙醇溶液作为封护剂,用软毛刷蘸取封护剂均匀涂刷于器物表面,封护操作过程需涂刷全面,避免遗留未涂刷处加速局部腐蚀。

⑤ 粘接、补配

① 清理

金属器断裂处可用丙烯酸树脂粘合剂粘接,残缺处需先行评估是否有补配必要。如不影响器物力学稳定性,可酌情不作补配,如对器物整体的力学结构产生影响,可以环氧树脂胶调合矿物颜料作为补配剂,填补残缺,但补配处需注意与器物原件明显区别。对于保存状态及基体铜质好的器物,尽量制作金属补配件进行补缺,以提高修复的耐久性。厚壁的青铜器可以采取石膏翻模,铸造铅锡合金的补配件完成补缺,补配件可以直接铸接在残缺部位,也可以粘接在残缺部位。而对于薄壁的器物,则使用钣金工艺将厚度适中的铜皮加工成造型合适的补配件进行补缺[3]

⑥整形

对于变形严重,影响器物审美价值、安全保存及展览效果的文物,采用模具夹持等整形工艺,使变形部位缓慢复原,不采用对文物破坏较大的锯解整形,使整形过程对器物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而对于器物上一些局部的变形,如小面积凹陷等,既不影响器物展示、也不影响器物的整体稳定性及长久安全保存,则尽量不进行干预。

⑦碎片的连接

主要通过使用粘接等办法,将破碎的器物残片连接起来,使用环氧树脂作为粘接剂。

⑧做旧

为了使修复过的文物能够更好地构建其完整性,不影响文物的审美价值及展示效果,经过粘接、补缺的部位需要进行做旧处理,模仿锈蚀物的颜色和质感,使修复过的器物有更好的整体性,恢复器物的生动气韵。然而为了修复过的部位具有一定的可辨识性,在器物底部、不容易看到的内壁,应该使修复痕迹能够较为轻易的被辨别。做旧使用传统的酒精漆片作为调色剂并使用矿物颜料粉进行着色,此外还可以使用硝基清漆等材料模仿特殊质感的锈层。

(三)竹木漆器

① 清理

对有表面污染物的竹木漆器,可以软毛刷或毛笔蘸取蒸馏水轻扫器物表面,以除去泥土、积尘等污物[4]。如器物之上有霉菌滋生,需在蒸馏水中添加消毒液。清理时注意沿相同方向慢慢拨扫,不可大力或来回清洗。

腕表搭载为配合腕表尺寸重新设计的微小机心,配备梵克雅宝与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合作研发的专用模块,具备40小时动力储存。

② 漆膜回贴

以5%的BA-154丙烯酸乳液作为回软剂软化漆膜,待漆膜回软后,根据实际状况提高丙烯酸乳液浓度至10%-15%,以此作为粘接剂将漆膜回贴于胎体表面。

③ 脱色

对于变色较严重的竹木器,将其浸泡于5%的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中,根据色泽变化控制反应时间,待脱色完毕以蒸馏水清洗。

④ 脱水

对竹木漆器保存状况进行评估,将需作脱水处理的器物以醇醚连浸法进行脱水处理。

⑤ 粘接补配

断裂处以环氧树脂胶粘接,对残缺处需先行评估是否有补配必要。若确实有补配需要,以竹木材补配残缺处,注意与器物原件明显区别。

(四)玉石器

此外,借助本次发布会,霍尼韦尔智能家居正式推出专为解决母婴人群痛点而设计的“爱之温度”即热净水机,并于京东商城全球首发。延续霍尼韦尔一贯“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该款产品以高效的净化科技、人性化的产品设计为妈妈和宝宝带来更安心、纯净的守护。

对一般胶类粘接剂,可将器物浸泡于丙酮溶液中以去除粘接胶;对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以环氧树脂去除剂涂布于粘接处清除。除去后以丙酮溶液清洗岔口,保持断茬处清洁,以利于之后的修复。

① 去除不当修复

② 粘接、补配

③ 去除不当修复

(五)骨角牙质文物

根据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利用AMEsim中的HCD(hydraulic component design,液压元件设计)库建立高频交变压力下先导式溢流阀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根据某厂家的DB型先导式溢流阀的物理试验数据设置先导式溢流阀的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

对骨角牙质文物表面沉积物进行清理。软质沉积物可用蒸馏水清洗,硬质沉积物需软化后再小心剔除。由于该类文物多见酥粉病害,因此清洗过程需特别仔细。

② 去除不当修复

对一般胶类粘接剂,可将文物浸泡于丙酮溶液中以去除粘接胶;对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以环氧树脂去除剂涂布于粘接处清除。除去后以丙酮溶液清洗岔口,保持断茬处清洁,以利于之后的修复。

③ 加固

不难知道,柱面坐标下三重积分的体积微元dv=rdrdθdz,因此可将一般形式的三重积分转化为柱面坐标下的三重积分,即:

采用5%的羟基磷灰石水溶液及0.5%的胶原蛋白水溶液作为加固剂,以浸泡法对骨角牙质文物进行加固。

④ 拼对粘接补配

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司法实践中,投资者权益遭受损害的案例屡见不鲜,商业银行忽视甚至侵犯投资者权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可以拼对成形的文物残片拼对粘接,粘接剂及补配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矿物颜料。补配时注意与器物原件明显区别。

(六)其它

在保护修复工作之前,需先进行保存状态评估,如保存状态较为稳定,不宜添加外界干扰,可进行简单的清洗、更换保存容器等工作。如病害严重,亟待保护,则根据文物实际质地、病害程度拟定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再进行操作。

三、结语

修复保护是认知器物信息、阐释并展示其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手段。通过文物保护与修复,使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得以体现,修复保护过程中,不得改变文物原貌,不得随意在文物上增减信息,更不能在修复过程中加入修复者的主观想象。通过修复保护处理,应使文物得以更加安全和长久的保存,并且修复过的文物要具有可再处理性。对文物的修复保护,要尽量做到最小干预。

修复保护处理不能给文物的长久安全保存带来隐患,要使用安全性、耐久性良好的材料。修复保护过程中要使文物上的信息尽量多的得以保存,以便器物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发掘及进一步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使用的加固剂、封护剂及粘接剂等材料要有良好的可再处理性,当材料老化后便于替换更好的新材料。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繁重的工作会导致施工人员不可避免的产生抑郁、焦躁等心理疾病,严重的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本工程通过定期的进行视频教育的方式,警示施工人员不执行安全操作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加强施工人员良好工作情绪的培养,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误操作,有效的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我国古陶瓷修复中修复材料应用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朱磊,刘彦琪.江苏东海县博物馆藏青铜器的修复保护[J].东方博物,2016(01):107-114.

[3]刘彦琪.薄壁残缺青铜器的补全工艺研究[J].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00):127-132.

[4]任晓磊,黄槐武,李永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罗泊湾汉代漆木器修复保护[J].中国生漆,2018,37(04):40-46.

作者简介: 任晓磊(1987-),男,陕西澄城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7级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

标签:;  ;  ;  ;  

浅析文物修复保护的一般步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