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_李俊

(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50)和对照组(n=250),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和甘露醇等一般用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辛伐他汀具体用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最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最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33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辛伐他汀具体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辛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36-02

最近几年,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越来越多,该疾病发病率正在呈现出一种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患者来说,其正常生活质量将有所降低,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来说,其生命安全将遭受重大威胁,会带来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多项研究表明[1],辛伐他汀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本文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获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里面有男125例,女125例,患者年龄38~80岁,平均61.5±3.6岁,对照组里面有男128例,女122例,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62.3±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治疗措施,医护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检查患者各项常规指标,同时认真准确的记录具体检查数据,按照患者自身病情予以合理药物治疗方法[2]。其中主要是通过甘露醇(国药准字号:H11020861,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减小颅内压,同时还应该配合实施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生产厂家: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具体用药方案,每次用药量为100毫克,严格依据医嘱要求每日一次,并且还应该采取依 达拉奉药物,通过静脉滴注方式将该药物注入患者体内。连续治疗一个月后,仔细观察患者最终临床疗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辛伐他汀具体用药方案,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每次予以其20毫克辛伐他汀(国药准字号:H19980054,生产厂家: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要求病人每天使用一次,并且用药时间只可以在每天晚上。连续治疗一个月是一个治疗周期,结束用药治疗后,仔细观察患者最终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最终临床疗效[3]。其中显效:结束药物治疗之后,给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病人这项指标评分降低超过46%;有效:结束药物治疗之后,给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病人这项指标评分降低处于18%~45%范围之内;无效:结束药物治疗之后,给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病人这项指标评分降低不到1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最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2%,明显高于对照组最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比较两组患者最终临床疗效[n(%)]

注:与对照组相比,χ2=8.332,P<0.05

3.讨论

多项调查结果显示[4],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里面最普遍,并且最亟待有效治疗的一种疾病。该疾病通常出现在中年群体以及老年群体中,主要是因为患者产生动脉硬化症状,使得其脑部产生血栓或者是血管管腔狭窄问题等,从而引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症,严重影响到病人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急性脑梗死病人产生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其和脑损害位置、患者脑缺血性血管规格、是否合并别的重要脏器疾病、缺血严重程度和患者发病前是否有别的疾病等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循证医学研究现实,如果患者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属于高危病人,就应该采取降压措施、降脂治疗方法、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并且干预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能够显著减小卒中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的时候,常用药物治疗方式主要包含有:他汀类药物、溶栓剂、抗血小板有效药物、抗凝剂以及自由剂清除剂。其中特别是他汀类药物,能够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带来比较理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荣钦锋,史鹏,王维和等.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25-26.

[2]陈泽超.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8):1101-1103.

[3]努尔比亚?艾海提,古次里娜.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4,(z1):195-196.

[4]杨琦.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J].医疗装备,2015,(16):135-135,136.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_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