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_资金管理论文

论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绩效论文,资金管理论文,军队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军队资金管理贯穿于军队资金活动的全过程,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是军事经济运行安全、有效的关键所在。作为维护军事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军队审计必须履行好保护军队资金安全、提升军队资金使用效益的职责,促进军队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当前,军队资金管理审计已成为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审计层次还停留在项目审计的微观层次,审计目标未突破真实合法性范畴,审计方式未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审计效果也远未达到维护军事经济安全的要求。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笔者认为应引入绩效审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运用,既科学、合理地给出对审计对象资金管理状况的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又为宏观层次的军队资金管理状况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在制度机制体制层面为加强军队资金管理提出建议。

一、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

构建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做指引。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分为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其中,直接目标是根据绩效审计评价的目标及原则,将军队资金管理绩效解析成分层次、有权重的指标体系,为得出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结果提供科学工具;最终目标是通过将军队资金管理工作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有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的具体审计评价指标,为军队资金管理的实际工作提供标准和指引,保障军队资金安全,促进军队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绩效的提升。

二、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可代表性

可代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具有独立性。每个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清晰、用词准确、不含糊其辞、便于理解和掌握,在时间、空间、隶属关系等方面有明确的范围,同一层次各个指标间不重复,不存在因果关系;指标的体系必须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紧紧围绕评价目的层层展开。二是具有全面性。选择的指标要尽可能覆盖评价的内容,如果有所遗漏,评价就会出现偏差。比较全面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具有典型性,所选的指标确能反映要评价的内容,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其典型代表,能反映核心内容。

(二)目标性

目标性主要是指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的目标指向性强,无论军队资金管理方式如何变化、审计方法如何改进,目标必须明确且始终如一。审计评价的目标包括过程性目标、约束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应当以军队各级资金管理目标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以军队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保证审计评价工作不偏离目标。从审计评价的内容来看、所选取的审计评价指标必须能反映军队资金管理的相关内容,反映程度是另一类问题,但决不能选择与评价内容、评价对象无关的指标。

(三)动态性

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是对军队资金管理动态运行的整体监督和评价,既要符合军队资金管理当前的需要,又要有适应持续发展的可能。在进行审计评价时,要注意军队资金管理的动态分析和所处环境的动态分析,未弄清军队资金管理和所处环境变化前的审计评价是缺乏现实基础和依据的。因此,指标设计应当考虑动态性,根据军队资金管理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为军队资金管理提供更合理的导向。

(四)可测度性

可测度性主要包括指标的可度量性和数据的易获取性两方面。指标的可度量性,即指标能够直接被度量或通过一定方法间接度量,尤其是定性指标,它所反映内容的优劣在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帮助下能够得到评判,这是指标体系具备操作性的保证。数据的易获取性,即指标的数据来源能够事先得到明确,获取的成本不会超出审计部门的承受范围。如果部分指标对评价非常合适,但数据很难获取甚至是无法获取,缺乏可操作性,就应采用其他指标代替。

(五)以时间为基础

指标体系构建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时间基础。绩效与时间紧密相连,抛开时间基础对军队资金管理进行绩效审计评价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以时间为基础,一方面要将时间对指标的影响考虑进去,因为在同一年度的不同时段,同一单位的资金管理数据是不同的,需要通过对指标定义的进一步明确,才能将这种外部影响与指标本身所反映的绩效剥离开来。另一方面,要利用时间期限对被审计单位的资金管理状况进行分期,通过不同时期的比较来更清晰地反映出其资金管理状况。

三、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构建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关键在于指标的设计和选择,要综合考虑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我们通过对军队多个单位的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从事与军队资金管理工作相关的70余名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归纳整理了100个影响因素并汇总成调查问卷。通过访谈调查对问卷结构、内容及措辞进行了调整,然后借助该问卷收集了各指标的评价分值及重要性水平,共发放问卷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21份。在整理了问卷结果之后,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等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构建起具有通用性质的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指标体系共分为一个属性层和两个指标层。属性层是绩效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即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属性层的三方面是从军队资金管理的整个过程解析而来,是从不同角度对军队资金管理的衡量。如图1所示,经济性主要从资金投入角度来衡量,效率性主要从资金投入与产出关系来衡量,效果性主要从产出结果的角度来衡量,三者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要强调的是,由于军队资金管理的目标更强调军事效益和资金的安全运行,效果性是三者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四、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现以具体的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项目为例,对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流程和方法作一阐述。

(一)审计评价的准备

1.审计部门的准备工作。在运用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审计部门必须建立起审计专家库。由于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各个单位资金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的指标对某些单位而言是不可用的,所以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需要考虑各单位的不同情形,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在通用性质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起一系列专用性质的指标体系,这一过程既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数理运算能力,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的难度和耗费的精力都不是单个的项目审计组能够负担的。因此,审计部门需要在全军范围内遴选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精湛数理运算能力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和研究学者,建立起审计专家库。审计专家库专家根据特长,可分为多个小组,他们的主要任务有两项:①确定审计标准。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完成后得到属性层的测定结果并不能直接反映出绩效状况,必须要对比一定的审计标准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②确定指标分值()和重要性水平()。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构建完整的判断矩阵(如图2所示),厘清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权重()为审计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如表2所示,笔者利用之前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给出了指标体系(通用性质)的指标分值、重要性水平、计算权重以及计算过程。

2.项目审计组的准备工作。承担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任务的审计组成立以后,审计组要做好如下工作:①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根据需要选择通用性质或是专用性质的指标体系。②对指标进行筛选,剔除不符合被审计单位实际的指标。③根据审计专家库提供的判断矩阵,重新计算权重,并对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适用于该项目的指标体系。④从审计专家库获取相应的审计标准,并确定实施审计评价过程中所需的评价方法。

在本案例评价的过程中,将绩效审计标准对应的基础分值设定为3,在最终评价过程中将实际评价结果与以3分为基本分值计算得到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这样的设定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作为评价标准的值均处于中间级。实际操作可能出现以军队法规文件为标准,其分布可能高于或者低于中间值。

(二)审计评价的实施

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后,首先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状况,确保资金的基本安全。然后,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观察和审阅,对定性指标直接打分,对定量指标根据具体标准划分阈值区间,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归入不同的等级,获得与定性指标相同量纲和内涵的测评值。最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权重和分值,计算得到各层次指标的分值(如表3所示),再与审计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审计评价结果。

(三)审计评价结果的运用

在得到审计评价结果以后,审计组还需要做以下工作:①梳理审计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审计组成员的讨论研究后,提出针对性建议,提交给被审计单位党委,帮助其完善单位的资金管理制度。②撰写审计组审计报告,提交给审计部门,并由审计组长汇报审计评价的相关情况。③整理审计评价过程的审计工作底稿以及相关证据资料,编辑成审计档案,并及时归纳总结本次审计评价取得的经验,录入“军审工程”审计作业系统的审计经验库中。

审计组所在的审计部门在取得审计组审计报告并听取审计组长汇报之后,要做好如下工作:①在审计组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部门审计报告,在审计部门的权限内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责,并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对于违法违纪问题要移交纪检或检察部门,并配合他们对这些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处罚。②进一步分析审计评价结果,结合本年度和上年度开展的军队资金管理审计评价项目,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对一些异常情况要进一步分析探讨,对于普遍存在的制度、体制或机制性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上报本级党委和上级审计部门。③将审计评价得到的指标数据和评价结果上报上级审计部门,以便于宏观层面的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开展。

在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牢记构建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所在,着重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被审计单位资金管理的安全性。由于资金管理工作涉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安全性必须成为军队资金管理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安全性不能达标,绩效评价根本无从谈起。二是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依赖于数据,它的成效取决于数据的准确可靠,而且每一个审计评价项目的数据不仅仅影响该项目的审计评价结果,还会影响上级审计部门对宏观层面的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的结果,甚至会造成对全军资金管理状况的误判,后果难以设想。三是审计经验的及时总结。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是一项高专业技术性工作,并依赖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施初始必然会遇到许多障碍和困难,在不断积累经验后,才能找到最合理的解决途径,因此必须重视审计经验的及时总结。通过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项工作。

标签:;  ;  ;  ;  ;  ;  

军队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_资金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